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年轻的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的小伙子布朗》是霍桑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布朗一次黑夜林中之旅的记叙,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小说中,这种思考是通过主题象征、人物象征和场景设置象征等加以表现的。  相似文献   

2.
名字隐喻的含混、丝带意象的含混以及森林意象的含混,是霍桑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语言含混的显著特征,三者语言的含混性赋予文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有效揭示了小说“人性善恶结合”的主旨,究其语言含混的根源,来自当时霍桑矛盾的思想、复杂的乡土情结和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生代作家中村文则在其代表作《泥土中的孩子》中,描写了一位社会底层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其遭受心灵历练的过程。小说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精彩描写,刻画了一个经受童年家暴、成年后时刻为恐惧感所袭击的成年男子颓废消沉的内心世界,同时,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式小说,探究威廉·戈尔丁性本恶思想的渊源与局限性,指出西方的原罪思想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从野兽蝇王的胜利与善的代表西蒙的遇害所反射出的近代民主制度入手,分析童真的美好与人性的堕落之间的反差意义,试图深度挖掘原作所反映的人性本恶,以及在性本恶主题笼罩下如何品味故事结尾所赋予的人性向善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对福楼拜大加赞誉,认为《包法利夫人》堪称艺术品。而纳博科夫在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对多声部配合法以及预示法的运用都堪称是对福楼拜的模仿。在人物塑造方面,《黑暗中的笑声》中的主人公欧比纳斯与《包法利夫人》中的查理和艾玛也均有某些渊源关系,在欧比纳斯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查理与艾玛的影子;而两部小说中共同的浪漫主题的表达也不得不说是有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6.
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红字》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人性的理解。《红字》通过海丝特的人生之梦、丁梅斯代尔的救赎之梦和齐灵渥斯的罪恶之梦,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性丑恶的同时,对善良的主人公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肯定了人性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主人公布朗为了履行与魔鬼的约定而进行了一次森林之行,其实这是他为了探索人性世界真相的一次精神之旅.而从清教主义原罪论来看,这次旅行注定是痛苦的,因为他发现了人心深处的黑暗与罪恶.那么,死亡是否是他获得救赎的方式?这渗透着霍桑对清教主义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文学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现几乎贯穿全部,或是赞美或是批判."湘西世界"中生命、人性以自然自在的方式存在,而所谓都市文明社会中生命、人性却以畸形病态的变异生成.《萧萧》是这些作品中别具一格的,它把野蛮风俗与封建礼制压榨下的湘西人质朴的自然人性和人情之美从容舒缓地表现出来了.丑陋、残酷与宽容、豁达鲜明的对照之下更显人性之光的闪烁.  相似文献   

9.
小说《黑暗的心脏》完整地见证了20世纪西方文论风云激荡的过程。《黑暗的心脏》这部公认的文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立足人性批评、形式批评、后殖民批评和女权批评的多个角度对它进行的解读,拓展了我们的阐释思路。《黑暗的心脏》寓意深远,人性批评与语言形式批评充分揭示了作品的多元内涵,而后殖民批评和女权批评对于丰富我们对于小说的理解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的美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观、道德观、宗教观则大多继承了西方传统模式,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宗教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便是其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及命运的分析,探讨宗教对人性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威廉·戈尔丁笔下的《蝇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主人公之间如何从开始建立一个文明组织到最后变得一片混乱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人类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个性,一个是文明的、另一个是野蛮的。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利用背景、人物个性、和象征,详细地给读者描述了这些双面人。威廉·戈尔丁用《蝇王》告诉读者最危险的敌人是藏匿在每个人心中的邪恶,人们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不可忽视它。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自问世以来,因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新颖独特的叙事技巧一直高居文学经典之位.文章从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切入此小说,说明了通过巧妙地凝固叙事时间、并置以及采用印象主义手法来融合读者的感知等叙事技巧,康拉德成功地赋予了小说鲜明的空间感这一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康拉德独具匠心的空间叙事不仅提高了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含蓄性和作品题旨的多义性而且增强了小说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黑暗的心》是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评论界对该作品宣扬帝国主义思想还是揭露殖民主义的丑陋本质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定论。提出,文本中的矛盾性、不确定性凭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一个深刻而明显的寓言——摩尼教寓言高效地运转着。通过精彩的摩尼教式二元对立的书写和读者的注释性的参与,《黑暗的心》变得生动、复杂且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14.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也为现代人正确理解人性弱点从而改善人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黑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死水》文本的分析,探讨了闻一多面对黑暗的情感变化,包括闻一多在国外时的心史以及他在国内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分析了闻一多在诗中对黑暗以及丑恶进行艺术提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生存欲望,人类的相互依存、互助,生命的生生不息、坚忍不拔以及人类善良、仁爱精神的人性内涵,彰显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从而人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去剖析<慢人>的主人公--雷蒙特的心灵变化历程.作者库切运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本我""自我""超我"三概念把一位普通平凡的人物内心世界描述的微妙微肖,把心理学家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的淋漓尽致.从而揭露了一些生活中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人的潜意识中的"本我"使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它使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因此,主人公雷蒙特在他人生即将结束时才逐渐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在他年事已高、伤残无助时才开始向往一种健全、温馨的家庭生活.而代表积极向上的"超我"的伊丽莎白也有其弱点,这都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性弱点.  相似文献   

18.
在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黑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死水》文本的分析,探讨了闻一多面对黑暗的情感变化,包括闻一多在国外时的心史以及他在国内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分析了闻一多在诗中对黑暗以及丑恶进行艺术提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康拉德的小说以复杂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主题而闻名。阅读康拉德的小说时,读者时常有一种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阅读难度,挑战读者思维;另一方面奠定了小说昏暗、压抑的基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康拉德独特的写作风格,即给现实事物蒙上一层面纱使其变得模糊。这种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文章以《黑暗的心》为例,从复杂的叙事和场景的模糊两方面来揭示《黑暗的心》中的真实与虚幻,进而阐释出这种真实与虚幻的起因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湾》和《黑暗的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奈保尔的《河湾》和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出发,探讨形成作家不同个性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奈保尔是康拉德的继承者”,揭示出两者在殖民/后殖民文学历史上各自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