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人才培养要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特点。基于外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举,从国际性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型、市场型人才与需求接轨;复合性、应用型、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实现知识结构与市场接轨;外语教育创新思维观培养,融合人本位理念;拓展国际化视野,增强跨文化精神;重视本土化知识积累,培养兼具本土意识的外语人才;国际化和本土化和谐融合等方面,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进行具体探讨,为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办学旨在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国境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仍存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缺乏有效融合、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问题。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融合、确立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在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 ,必须要处理好与本土化的关系 ,防止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同时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应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二者不能对立起来。中国高等教育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以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材建设、ESP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方法等,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提高ESP专业教学质量,改进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受教育者语言和专业相融合的跨学科性。  相似文献   

5.
新外语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新文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要取得实效长效,必须有规划有组织地建构基于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思政资源体系。新文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体系的构建,必须汇聚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建构人力资源,尤其要建设一支认同课程思政理念并具有结合专业课程内容适时恰当地开展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师资队伍,深化其对新文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理念的认同度和践行度,促进知识和思想资源的科学收集、系统编选、创意开发,持续扩容并完善具有思政价值的新文科外语专业课程内容的知识图谱库,增加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思想资源存量,为培养能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多元文化的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教育国际化模式之一.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高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特点,并与国内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比较,给出了中外合作办学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引出了高等教育与非通用语国家的合作新模式。通过分析非通用语工程师培养的特点指出,一方面,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非通用语教学与中国现有的外语专业教学与第二外语教学都存在差别,另一方面,工程师专业课程非通用语授课也不同于国内理工科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针对非通用语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课程融合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来加强非通用语的工程师培养,旨在为中国非通用语国际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视域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基本表象,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的指向与关系,提出在制度、理论和行动三个层面分析国际化与本土化内涵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亦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外语教育中课程教学长期受西方理论的负面影响,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教育普遍欠缺,因此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尤显重要。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外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语言本体知识教学中要遵循语言习得整体式融合原则,在语言本体治理和语言运用治理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外语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能力,构建跨学科的“外语课程+课程思政”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群体系,引导学生成为本土现实自觉者,思政自我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IS09000标准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改革指导的培养目标定位、跨学科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层次培养方案的梳理与修订等不同特色院校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应立足于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对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等不同特色层次院校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应该渗透到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纵深推进,全球化进程催生了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个人、学科的需求分析表明"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大学英语应该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其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方位的变革,涉及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的多元需求,实现学习的预期收益,体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学英语教材的可操作性要强,教材市场要有序竞争。师资结构要优化,科研能力要提高,科研成果要倍出。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文化的本土化包含"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两个维度。在课程理论"全球意识"的观照下,以汉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依托,以本国的语文课程为基础,移植外域的先进理论,借鉴外国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话语体系、开展对话交流、注重实验实践、着力开掘创生等策略,生成具有汉民族母语特色的、原生性的课程文化,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这是让语文课程文化在母语学科方面的文化基质通过交流和融通得到凸显和锤炼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培养。本文依据"汉堡教学论模式",对社会环境、教学活动主体、专业学科性以及内容和方法的互融性、"自下而上"的自主选择性等四大要素进行分析,并以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改革为依托,对大连海洋大学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总结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潮流,它对各国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本身属性的必然反映,更是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而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则主要由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各国文化教育传统的多元化所决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看起来是一对矛盾,实际上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冲突,可以同时并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国际化,又要本土化,当前需要处理好四对基本关系,即吸收、引进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开放与保护的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在诞生之初呈现出了依附于蒙养院、依附于传统女学、依附于洋教习的特点,我国幼儿师范教育从一开始就在进行本土化、科学化的努力。通过对幼儿师范教育发展脉络的分析发现:幼儿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都必须加强政府立法,强化幼儿师范的专业权利;必须坚持中国化、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必须树立适宜的教育宗旨;必须规范课程设置,加强幼儿师范生的实习,增强其专业素养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面对信息时代社会快速增长的需求,文章通过构建大机械类专业大类培养与个性成长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范式,开展了既精通机械设计制造又擅长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用的学科交叉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以信息特色强化大机械类专业内涵建设,升级改造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新兴跨学科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文章将信息特色和实践创新融入通识必修,设计“学习-体验-养成-创新”四位一体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构建“机械+信息”学科交叉的专业基础,创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全程项目式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多路径选择”的课程体系范式。通过课程体系范式的组织实施,创新“大课程”项目引领式融合非技术能力培养、“大实践平台”真实场景式多路径培养、“金课”示范引领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模式,为课程体系范式实现提供有效保障并取得了显著培养成效,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统计学教育面对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国外发达国家统计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统计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法:(1)要在统计教育和统计科研两方面下大功夫。(2)要注重统计教育的国际化。即人才培养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评价和认证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