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一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13
社会法作为合乎发展规律的运行结果已涉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哈耶克在阐述私法公法化的社会进程时关于"社会立法"的论述与当前盛行的社会法的重要内涵极为相似,其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为我们反思惯常的法律观开放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何自荣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8):44-48
传统的公法体系和私法体系无法调整和规范现代社会中所有的社会关系,在此情况下兼有公法和私法特性的社会法应运而生,它以兼顾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利益为本位,以强弱鲜明对比的新型私法关系为调整对象,通过公权介入私权关系的方法来保护弱者,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对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协调中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公法与私法的二元划分学说起源于古罗马。学界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存在四种较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即利益说、主体说、权力服从说以及综合说。无论以哪一种标准划分公、私法,商法均具有私法本质。20世纪以来,国家公权力逐渐向私人商事领域渗透,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并支持"商法公法化"学说,但由于该学说本身语义上的误导性以及学者论证的不完备性,致使"商法公法化"理论缺乏准确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方旭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6):58-63
对功能主义的叙述习惯性不对其内部做严格区分,学界对费孝通功能主义来源和变化的认识始终模糊。一般笼统认为费孝通是在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并且始终追随。文章将费孝通对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分成几个阶段:留英之前费孝通功能主义的萌芽时期;留英期间是受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影响最大时期;文章重点落在费孝通回国后,由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朝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转变,并且深层次从五点分析了转变的原因。该转变的理论结晶是《生育制度》。由此,费孝通完成了对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终结和对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6.
王树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21-126
涂尔干、帕森斯的理论中蕴涵着一个理论取向社会学的功能分析与价值关怀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结构功能主义这一视角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运行过程中都面临着价值关怀的剥离危机.涂尔干强调职业道德团体能有效地缓解社会分工导致道德失范,他的理论揭示了一种缓解大学功能与价值关怀剥离的新角度,即强化价值关怀在大学功能运行中的制度性介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新校区建设热潮的掀起以及"大学城"的出现,高等教育功能区外迁于郊区的趋势在我国愈渐明朗。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郊区政府在面对优越的郊区化高校资源时往往不能发挥政府的建设性职能。分析高校郊区化背景下郊区政府对高校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困境,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郊区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发挥积极服务、参与合作、引导规范等三种功能来引导郊区化高校更好的为郊区发展服务,促进高校与政府间以及郊区社会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加快郊区城市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朱海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17-19
本期笔谈的四篇文章均来自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朱海波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在完善法治、追求和谐的进程中,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受保障程度是判断社会法治化、和谐化的标尺。由此,侧重保护社会弱者合法权益的社会法便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法的一项关键制度,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既有积极意义,也有现实不足,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予以改进,从而增进社会法对贫弱阶层的救济功能,实现法治与和谐。张鲲对社会法界定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社会法的本质不在于公共利益,用公共利益来说明社会法是错误的,并且运用私法哲学就何为公共利益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同时认为用社会权是不能够支撑社会法的,它难以成为社会法的基础;而且在性质上社会法不是第三法域,而仅仅是一种社会安全专题法的本质。刘伟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对社会法的概念及其立法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法是与公法私法相对应的法律,传统大陆法系的这种公私法的划分不能解决现代法律体系所提出的新课题,而要解决社会法的定位问题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理论来解决。功能主义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成熟的全方位的透视法,可以承担这种任务并且有助于我们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认识作为系统一部分的社会法的基本问题。丛晓峰教授在《社会法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文中对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做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王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153-156
概念,概念彼此之间关系是语篇要表达的基本内容,语篇概念的内容及表现形态决定语篇结构模式。语篇词汇的组合或聚合关系,在语义层面上是上义词与下义词的关系;在逻辑思维上却是概念的种类或属类关系。语篇概念因此具有语篇的结构功能,语篇研究的本质其实是研究概念、概念类型和概念运行规律的结构功能,这就有利于开拓语篇研究视野,形成运用概念的语篇功能进行翻译的实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许秀群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4):63-67
采取公法与私法二元划分法,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分为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旨在明确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界限,规范高校权力的行使,保护学生权利。在学生的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可寻求合理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法律的立法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3-45
我国的传统环境立法,在目的性规定方面往往表现为过分注重环境的资源属性及其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它环境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对我国环境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修改环境法时,应首先树立现代环境法目的,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自然的权利,确立生态本位主义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2.
卫生法的历史发展与社会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柏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164-167
卫生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科学,它运用法学的原理研究国家现行的医药卫生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医药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的法律现象.文章简述了卫生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概述了中外卫生法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卫生法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薇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8-32
以人为本是人类的职旨与永恒追求。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是我国立法制度革新的理论支撑。人本法律观的提出必将给我国立法主体、立法程序、立法监督制度的革新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滕琪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4-29
社会契约诸家理论的建构中,往往隐含着"自然"的背景支持观念.但是,"自然"的涵义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自然法的神性观念演变为启蒙思想解除形而上学的神圣基础后的世俗化自然法观念.卢梭试图重新恢复"自然"的神圣维度,进而借之建构社会契约论.卢梭理论中的"公意、公民宗教、良知"等要素都隐含自然法的思想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卢梭的起点虽然是古典性的"依自然立法",但其结论却已初现了现代性"人为自然立法"之端倪. 相似文献
15.
张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20-23
社会法无疑是近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社会法并不是新近的发明,但就国内社会法的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明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比如作为学科基本概念的社会法含义是什么,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有共识,这在其他学科中是难以想象的。单单这一点就能够折射出社会法的理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对社会法概念的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论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确定与立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1-111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对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影响,包括对实质意义上侵权一般法的影响和对侵权特别法效力判断的影响。《侵权责任法》是绝对一般法。实质意义上的侵权一般法包括适用《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两种情形。原有司法解释中侵权责任规范的效力取决于所解释的《民法通则》条文的效力。侵权特别法的效力判断分为法律整体判断模式和引致条款判断模式。如果行政法规上的侵权责任规范与《侵权责任法》有冲突,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侵权一般法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侵权特别法未来的立法空间和立法技术应该区分法律整体判断模式和引致条款判断模式。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继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
砖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个奇迹.不仅奇在形状上,更奇在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上.围绕砖茶的生产、长途运输和营销,形成了内地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长达上千年的砖茶之路.历史上的砖茶之路共有五条,从我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砖茶产地辐射向遥远的青藏高原、西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乃至俄罗斯.砖茶之路不仅创造了中国茶叶史上的奇迹,孕育了奇特的砖茶文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内地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构成、城镇形成、政治治理等方面,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国家监察法》是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具体职能、监察对象、行使职权的程序以及如何与党的机构和其他国家机关衔接等内容的法律规范.《国家监察法》制定的目的在于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机制提供法治保障.依据宪法制定、坚持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集中高效反腐、坚持正当程序、由人大组织与多重监督原则是《国家监察法》制定时应该遵循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汉字文化及其社会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志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4):39-44
汉字历史悠久,从它的形成、发展可以透视中华民族的传播思想和深层的文化渊源。对传统“六书”进行现代诠释,从汉字的结构揭示先民的自我传播意识,从汉字的使用展现华夏民族的原始文化底蕴和哲学观念,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汉字不仅凝聚着我们祖先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映射着民族感情和人文观念;汉字不仅以其平面具象特征给人视觉的享受和体现审美价值,还以其和谐的韵律传播字义文化;汉字不仅具有语素特点的独立性和功能性,还具有极强构词能力的超想象性和灵活性。汉字实际上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语言化石”。 相似文献
20.
《秦农》期刊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农》是在陕西近代历史上特殊时期创刊的农学科技期刊,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而且办刊特色明显,通过对其分析揭示科技期刊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现代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