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演进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分工与专业化,其目的是通过深化农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制度创新产生于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与农业市场化的矛盾。由于农户家庭小生产几乎包括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全部内容,其组织化程度低。组织效率差,制约了农民的市场参与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通过…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过程中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过于偏重大型龙头企业,轻视农户组织,片面追求规模经营,弱化家庭经营,过度专业化等一系列的理论或实践误区,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需要立足实际,提升认识,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就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户掌握运用科技成果的过程 ,是深化农户专业化经营、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即实现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过程。本文对影响农户科技接受率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实证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成长的动力来自劳动分工,随着劳动分工不断深化,农户职能不断分化、再分化,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再延伸.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模式取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基本条件,因为这些条件影响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的交易效率.由于长期商品契约条件下农产品交易效率高于短期契约条件下农产品交易效率,"公司+农户"模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形成是农业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它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单家独户或小范围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必然会受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制约,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分工深化与职业分化。只有在农业区域生产专业化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劳动者从中得到的收益增加,才会激励劳动者主动参与到分工与合作的进程中来。浪山村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形成专业化,主导产业选择正确,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斯密猜想"的困境就可能缓解,其潜在的收益会激励劳动者进行劳动分工;而生产专业化的同时,也需要农户之间进行合作来降低交易成本,这必然导致农民职业进一步分化。劳动分工与职业分化水平提升反过来可以集中投资,促进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意义和作用、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农民经济组织的演进、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抑制因素、农业专业化分工的非经济性问题四个方面对既有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从丰富和完善"现象总结-理论探讨-实证检验"的研究体系出发,认为现有农业专业化分工研究大多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缺乏对理论的深入探讨和检验验证,而且较少从农户微观层面进行农业专业化分工研究。为此,对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认为出于对农业专业化分工理论的验证并拓展研究范围,应从农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和测算,分析影响农户进行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因素,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经济组织演进间的关系和作用,对解决农业专业化分工的非经济性问题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集中论述了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形成是农业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它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等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集中论述了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形成是农业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它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等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重点对农业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稻大户与土地流出户--种稻小户的行为关系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在网络经济效应和产权明确的理想假设下,通过博弈论的逆向归纳法对种稻小户是否出租进行了推导;然后建立"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对种稻大户租种小户土地时租金的形成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相关结论与启示.通过这些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期望能够对种稻大户与小户间耕地流转的经济行为决策做出微观描述.  相似文献   

12.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和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我国的长期实践证明,不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解决了也还是要反复。现阶段我国急需解决的农民问题有四:一是农民人数太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二是农民太穷,农民太苦;三是农民太弱;四是农民日益边缘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就应该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要改革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建设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民数量逐步减少,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最终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则是经营这一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手段。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与生态农业存在天然的对抗性,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对规模农业的排斥;农业产业化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的破坏;当前农产品需求的严峻挑战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同时,农业资源的现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高度机械化、专业化。要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就要重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着力发掘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潜力,重视农民增收,在基本农产品供销上进一步削弱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它可使农户、农业企业和其它农业组织在自我约束、互惠互助的前提下,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行动,从而有效克服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文章在全面阐述当前加速培育和发展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立足于农民的视角,结合沈阳市康平县方家屯镇六个村的调研,从生产技术的科学性、生产过程的机械性、经营循环的市场性、生产组织的社会性和农业环境的生态性五个方面,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发挥政府职能的和增加农民收入四个方面探讨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结果认为,在一些以种植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劳动者女性化、高龄化和文化程度低层化的农村地区,农民离现代农业真的还很远,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支撑体系、内部动力体系和农民素质培训开发体系,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354个茶农,分析小农户作为理性生产者在农业标准化实施中采标行为的决策依据与获知途径;并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小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农业走上专业化,加快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在对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概念、发展特征、历史作用进行探析基础上,提出加快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危机的经济学研究及管理机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地综述了危机管理特别是农村公共危机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 ,深入阐述了加强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对“三农”工作和我国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从农村公共品供求关系模型 ,来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危机产生的经济学原因的新观点 ,着重于定量研究公共危机程度问题。同时 ,文章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农村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