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本文仅以舟山嵊泗黄龙乡为例,剖析海岛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应对的措施,找到破解基层文化建设难题的方法,使基层文化能够真正为基层群众所喜欢,使基层文化建设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蔡晓惠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6-101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空间理论从社会、地理、建筑、文化等方面革新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空间"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内涵的概念。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在空间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互动关系中展开:在空间理论的照拂下,文学批评更加关注文本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意蕴的阐释,文学文本中的景观、环境等空间因素作为象征系统和指涉系统,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空间理论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诠释方式,促使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村落更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新渔村规划进行了探讨,主张因地制宜,以旅游与休闲渔业为主要目标定位,分期实施,持续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渔村. 相似文献
4.
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1-5
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间展现的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的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纬度。本论文旨在透过“空间转向”这一特定的层面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5.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8
以明代卫所制为考察出发点,通过对古村落雄崖所的实地调研,探讨空间演变背后的社会动因:三次空间实践表明了国家权力对空间形态演化的导向作用。第一次空间实践是明代建设的雄崖防御千户所,推动了军事防御空间的形成;第二次空间实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雄崖所行政村;第三次空间实践是现在当地政府对雄崖所古村落的保护。现有的生态保护战略虽然试图透过空间实践和空间表现来还原以往社会共有的象征与概念,但却造成了某些记忆的断裂。 相似文献
6.
周艺灵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1):25-29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中"三渔"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村文化产业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以小嶝为例,梳理小嶝的海洋文化资源禀赋,进而探究厦门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海洋文化视角下厦门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3):42-45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出现的"空间转向"带来了对传统空间观念的极大挑战,文学研究是构成这一转向的重要组成.由此,"空间转向"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研究观念,文学研究如同文学一样成为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一种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8.
尤小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8)
批判社会学理论对都市空间的异质性、动态性分析具有方法论性质.这一新的解释框架带给人类学研究颇多启发,并改变人类学以往仅限于对村落空间与家屋空间等静态空间探讨的模式.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传统田野地点反思的基础上,开启了多点民族志的实践;再则是在批判社会理论影响下,出现了迈向多维互动的空间民族志. 相似文献
9.
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世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8-42
自勒菲弗与福柯以来,空间成了审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重要视域.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其最独特的贡献是将空间与空间性构造的生产综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因素,并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推进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高度.以此为基础,哈维对城市空间、后现代性状况、全球化与身体等现象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11.
传播与媒介研究长期忽视空间的概念.当下媒介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在邻里、城市、区域、国家等所有尺度上,都不是简单的观念,而是各种现象的综合体;也不只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社会的和媒介的.不同的空间向度既可被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也可看作是精神层面的多种建构,具有观念形态的特征.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广泛介入极大地推动了空间复苏和空间转向,使得人类的空间感由实境转向虚境,由亲身体验转向媒介体验,于是本来以呈现和表达社会为己任的媒介反而成为社会必须关注、使用和依赖的对象,否则会威胁到它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陆敏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1-5
文章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空间三元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进行了空间解构与重构,从空间实践角度研究其世界遗产区、遗产点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再现是从政府、开发商两个角度进行揭示,政府为空间生产的规划者、协调者,开发商进一步推进了空间的更新演变;再现空间则从沿岸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进行剖析,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需要保护沿岸居民的利益,同时,旅游者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空间的使用者,可以对旅游区进行空间生产.利用空间三维辩证法对大运河江苏段的空间生产机制进行解析,突出大运河江苏段千年运河江苏原点的精神符号,以期改善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抑制遗产地空间商业化氛围,使居民生活空间置换的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裴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6-131
20世纪以来的空间转向对当代的学术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并主要呈现出两个维度的理论取向。一方面,空间转向延展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空间转向呼应了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人本主义思潮,以体验的方式实现对主体心灵“第三空间”的追寻。同时,因为空间理论的主体性、自由性、体验性和学科互涉性,空间理论与美学理论出现了交叉渗透的景象,在二者的互动阐释中生发出崭新的空间美学。空间转向和空间美学直接促使中国现代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方法论原则的调整,经由“体验”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到“同情”的主体间性价值,再以“反思”实现美学的升华,构建出“体验-同情-反思”的美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15.
选取两幅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以及相关遗存图像、考古、田野、文献等资料,通过重构其图像仪式空间,将研究视角转到图像空间,对帛画图像重新进行解读和定义,阐明楚文化背景下凤舟仪式空间蕴含的意义.当今荆楚地域凤舟竞渡中的仪式符号与古代凤舟互为映射,是古代凤舟图像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裴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01-108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现代性在反思线性时间进程观的同时开启了空间转向,其生成也是直接伴随着文化研究和后现代性思潮。文化研究产生了空间转向,空间转向又成为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后期审美现代性和文学研究的焦点,尤其在个人的空间文化体验、文学审美空间和社会空间生产实践方面进行反思。文化研究在具体的文学研究方法论层面产生困境,而空间转向却在体验论、同情论和家园论方面提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法,进而回归文学前学科性质的诗性话语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文诺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6-71
当代空间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二十世纪后期的空间转向,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空间理论突破了文学研究过分注重时间向度的范式,将空间向度引入到文学研究中,形成一种空间化的思考研究范式。文学空间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理论的言说方式、开拓了文学研究的视阈、扩大了文学的研究范围,为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学术增长极。文学空间理论是对文学研究本体化、中心化的排斥,它不应再成为新的本质化和中心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赵奎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相比于前期把时间看成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海德格尔后期则把空间看成与栖居-体相关的问题,出现了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的转移.海德格尔的空间化转向,一方面表现在更加强调本真时间的同时性与时-空本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突出强调空间问题的源始性,并力图在与大道的关系中从空间本身思考空间问题.而大道是通过道说成其本质的.从大道道说观出发,空间是天地神人四方世界澄明、切近和自由游戏的场所,人的栖居也就是在四重整体中存在并保护四重整体.海德格尔这种与栖居相关的空间化转向联系着他对现代技术造成的新时代的无家可归状态的深层忧虑,对生态美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西方理论话语“空间转向”的出现将空间提升至显性的地位,逐渐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主要表征形式。空间的崛起颠覆了一直以时间性为主导的生存方式,人对空间的迷失感正在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对空间的审美需求。与古代以自然空间为审美对象不同,由于人的生产性实践的介入,自然空间变成了被生产的空间,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自我演化成以视觉为基础的生产性空间。但后现代中的空间体验与古代自然空间中审美体验的契合点在于空间美感的生成要求主体性的参与。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复归,才完成了空间审美体验的后现代的蜕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