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向"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睿 《江汉论坛》2003,(3):96-100
"纯文学"意识的确立在现代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和调整综合三个阶段,对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批判是其一以贯之的目的,但纯文学思潮在不同阶段仍然显示了对于审美和文学理想的不同理解.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纯文学思潮最终把自己的文学追求定位于"审美乌托邦",既坚持了文学相对于现实功利的独立性,也保证了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精神追求的严肃性.纯文学思潮丰富了现代创作关于文学的理解,也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和时代的限制,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仍然是一种不完善和未完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描述:"中国文学史"这样一种著述方式是伴随着古今文学的转型而产生的;现代的纯文学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对古今文学之异的清醒认识是编年体文学史兴起的契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古今"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即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活跃的批评术语,"文学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文学的自足性,与"纯文学"具有同构关系。进入90年代,"文学性"存在四重含义:一、文学的属性;二、"旁逸的文学性";三、"残余的文学性";四、文学审美特点。"文学性"作为一个批评术语本身并不具有严密性,其多重内涵出现的原因是:文学学科寻求独立性的理论"预演"与文学批评实践针对文学新现象开放"命名"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文学性"及"文学性"新建构——文学的人类学省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界所倡言之"文学性"作为一种文化舶来品,在新时期以及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并未得到充分审视和反思,大多数文学学者和作家想当然地将"文学性"普遍化、普世化,由"文学性"而至"纯文学",以这种带有西方话语霸权和历史局限性的文学标准来准则当下的中国文学作品,结果造成当代文学批评的"妄语"或"失语".因此,必须对已然十分僵化和保守的"文学性"和"纯文学"理念进行必要的修正,将"文学性"内涵实质从语言表现层面探源至文学作品的情感存在和情感生成层面,也即"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本体性存在层面.从人类学立场出发,我们将"文学性"界定为文学作品的3种质性,即1.文本的语言文字规定性;2.文本的人类情感性;3.文本的文学修辞性.  相似文献   

5.
刘邦奎  周丽 《船山学刊》2008,(4):186-190
20世纪四十年代的"民族形式"论争是抗战时期政治意识形态渗透下的一场非纯文学问题之争,它的兴起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和时代需要,同时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本文回溯论争要点,结合实践情况,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从追求文学民族化的视角总结和反思了四十年代"民族形式"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近15年,当代中国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文学边缘化的问题不在于失去"公众性",而是失去"公共性".20世纪80年代,曾经存在文学公共领域.文学工作者不仅关注公共问题,并且以文学形式把这些思考表达出来.但是近15年,文学逐渐与公共生活无关.文学公共领域的消失不能归咎于文学市场,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行政体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工作者无法摆脱道德永动机和纯文学的二元框架.道德永动机的原则,从深层来说是注重"信念伦理",忽略"责任伦理";从浅层来说就是以道德评判代替文学评判,它严重阻碍了文学公共领域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应该从20世纪70年代算起,而发展到1990年代,则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也标志着华裔文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冒现的文学"这一概念是针对新兴的文学而提出的.在冒现的文学中,总是充满了令人惊奇的内容,而且还在不断向霸权挑战.惟有当代华裔文学才真正触及到了沉淀在华裔中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依据"冒现的文学"的概念,对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进行简单的梳理的总结,探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兴盛的原委,认为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在经历了发展后,正在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黄开发 《学术研究》2022,(1):150-160
中国传统文章体制在近代受到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冲击而崩塌,以纯文学散文为本位的体类概念系统开始形成。根据现代散文的特点,依据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文体要素所占的比重,可以把现当代散文体类概念系统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作为文类概念的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第二级是文体概念,可分为随笔、记叙抒情散文、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三种文体;第三级是体式概念,每种文体之下都有具体的样式。提升散文的纯文学品位一直是现代散文艺术追求持续不断的内驱力。百年来,散文作家主要从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汲取资源,强化现代汉语散文的纯文学素质。但早在1930年代,散文的纯文学化趋势就引起了鲁迅、周作人的忧思。近年来,纯文学散文观念也受到了从事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研究的学者的批评和质疑。纯文学观念是促成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极大促进了人们对散文体类的认识,提高了散文的生产力和表现力,然而,如果依循一些"艺术散文"提倡者的设想来清理散文的门户,过度进行虚构,很容易降低散文的"即物性"与"逻辑性",弱化散文快速因应和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闫作雷 《天府新论》2012,(3):139-145
作为"纯文学"建构的主要环节,"文学主体性"在1980年代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它的出现是"文革"后整个文学突破的理论表达,也是当时整个社会语境在文学理论上的必然折射。建构"人的神话"的"文学主体性"与后现代文化不具有类比性,但是那种高扬的主体"自律性"显然已经离开了现实大地,虽然有一个绳子与外在指涉物相联系以说明自身,但是当时代语境发生变化,特别是1990年代中国市场化大力推进之后,这样的主体必然会在空中迷失甚至破裂落回地面,只不过这次面对的"现实"已经不是原来极力要逃脱的现实,而是某种与这个破碎的主体同构化的虚幻现实.  相似文献   

10.
罗执廷 《理论界》2012,(9):106-1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纯文学(或称"严肃文学")的处境日渐艰难。在原创文学期刊、报纸、图书等传统的纯文学载体不景气或作用不力的同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这类文选期刊却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它们不仅拥有强大的传播能量,还能带动其他传媒的追随,它们的大众传播有利于促进当代纯文学的大众消费,能够为纯文学的生存培育消费市场,提供发展动力,并且引领纯文学的生产(创作、出版等)。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是审视现实主义本质化和关系主义表达的有趣视角。"二十七年文学"指出现实高于语言,语言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但在文学本质主义的批判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文学反映现实"的正面形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纯文学和"无边的现实主义"对"二十七年文学"进行了反思,但在形式革新之余仍然坚持语言可以反映现实。可以肯定,这一时期的形式主义同样面临本质主义的危险,这表明现实和语言的等级关系并非文学本质主义的原因。话语理论时代的叙事观念改变了语言和现实的关系,这赋予"现实主义"关系主义的面目,而在特定的前提下,"现实主义幻象"的本质主义嫌疑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12.
"纯文学"观视野下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纯文学"观的确立,使古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它使古代文学研究范围纯粹化,使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得到认同.但是,"纯文学"观这种源于西方的现代文学观念虽使中国古代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却忽视了中国文学的实际发展状况,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其阐释话语有着明显的西方色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与三分文学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肃文学"、"纯文学"、"俗文学"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家分立的基本格局,三者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演进和发展.这种三分文学格局的形成与20世纪文化、文学的"现代性"指向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整体性的文化、文学的"现代性"指向,颠覆和再造了文学"雅"与"俗"的观念,并在一种"追求现代"的文学理念的主导下完成了文学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4.
《西藏文学》作为西藏唯一的一份汉文版纯文学刊物,它见证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变化。20世纪80年代,它以纯文学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民族文学的信心,培养和带动了一批藏汉作家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文学的发展。西藏新小说的发生、发展、辉煌无不彰显着《西藏文学》的扶持之力,它的兴起和繁荣与《西藏文学》的大力扶持与推介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一体化的20世纪50-70年代,认识论诗学占据了当代文论的核心.这一理论范式在外部受到政治工具论的文学观念的强大压力,在内部强调绝对理性对感性情感的主宰,结果严重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性.80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当代文论的审美自觉,情感本质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相对而言,前者更注重人的感性解放,后者更强调文本的独立自主.90年代之后,市场化进程导致了传统政治意识的淡化、启蒙思想阵营的分裂以及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的兴起,"纯文学"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于是作为超级学科的"文化研究"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新世纪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写作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而对中国儿童文学史写作的元研究则几乎无人问津.文章在全面系统考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以"童年作为一种文化假,设"、"儿童文学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一种文化文本"为契合点,论述了将"文化研究"引进儿童文学史写作的意义与方式.藉此不但超越"非文学"研究的政治框架,也超越"纯文学"研究的偏狭模式.同时以儿童规作为价值参照系统,尝试建构新的儿童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7.
京派文学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的价值实现却要受到时代的规约。京派作家坚守文学独立的精神,致力于人性探索和美的创造,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们与风起云涌的时代隔了一层,作品格局不大,风格偏于优美,少了点阳刚之气。左翼阵营批评它,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冷落乃至压制它,是它在"非常态社会"的一种必然命运。京派文学在1980年代被视为纯文学的典范而重享荣耀,体现了那时反"左"的时代潮流。受此影响,它的符合新时代潮流的内质被充分地放大,而它在历史语境中本来作为其特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缺陷反被掩盖了。新世纪,京派文学遭遇了世俗化潮流的挑战,它的超越性一面正逐渐显现出来。这是因为人心毕竟都是相通的,但在世俗化的时代守望文学的理想又是寂寞的。这意味着,京派文学所体现的标准在和平年代里也不是普遍有效的,它只能受到特定人群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生态与心态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社群(社团和流派),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整合的文化生态,而并非是单一的纯文学或社会政治的组织行为.同时,文学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作家聚散更有来自心理的因素和其精神的联系,并且这一聚散心理和精神联系直接影响着文学社群生态的平衡.现代中国文学社群作家聚散分合的心态与地域、教育、政治、经济四大现代文化生态形成了整体性互动关系.这是一种社团流派"文化场域"的透视,从而立体地考察作家人与事活动的聚散成因以及作家创作心理的背后表现出的群体文学倾向和文学风格等深层的主客体复杂因素,清理现代文学社群的"生态"与其作家的"心态"关系网络的线索.探寻其内在的生命纽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追溯80年代“纯文学”观念由怎样的知识表述构成,并分析这种表述方式的意识形态特性。论文把起点设定为对当前有关“文学性”问题的反省,认为首先需要区分“体系内批判”和建立在对艺术体制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批判”这两个层次。当前的文学常识主要是80年代建构出来的,因此,厘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是进行文学性讨论的历史前提。“纯文学”体制形成于80年代后期,并主要在三个领域内运行,其一是以“诗化哲学”代表的哲学/美学领域,其一是转向对语言/符号关注的文学理论领域,另一则是“重写文学史”思潮所代表的重构经典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论文详细剖析了三个领域中“纯文学”表述的特定知识谱系,及这些表述发挥政治性的方式。论文最后认为,90年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将那些支撑“非政治”表述的潜在的认知框架暴露出来,从而提供了对包括“纯文学”在内的整个80年代进行自我批判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