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有自己的创作规律和基本属性,对于微型小说来说,也同样适用。但是由于微型小说的篇幅短小,所以它又派生出了自己独特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微型小说是当今颇受读者青睐的一种小说体式。它篇幅短小,场景凝结,构思精巧,往往在微短的篇幅中安排下一两个道具,成功地实现小说情节的片断化和主题的小中见大。小小道具,有着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我国新时期的微型小说创作获得巨大发展,它逐渐从一种弱小的文学样式,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小说"四大家族"中颇具活力的一员.同时,微型小说作家,也从一种散兵游勇式的业余创作发展成为一支朝气蓬勃、令人刮目相看的专业队伍.一名真正的微型小说作家,不仅在生活积累方面,而且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才能完成自己的艺术使命.  相似文献   

4.
试论微型小说的立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小说是从80年代以来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呈迅猛发展态势的一种新型文体,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审美追求使其显示出强烈的时代适应性。本文从追求丰厚的审美意蕴、显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表现出深刻独到的人性思考等三个方面,对目前微型小说领城的一些创作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微型小说虽然篇幅极为有限,但完全可以突破文体的局限,追求一种丰厚、新颖和深刻的思想内蕴。并认为科学地体认微型小说的这种立意意识,对适应时代要求,繁荣文学创作,促进微型小说的蓬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型小说虽然篇幅短小 ,但也需要讲究结构的艺术 ,也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形态。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线式结构、场面式结构、对比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以及应用文式结构等几种微型小说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对微型小说结构安排上的一些基本表现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一生的创作在思想方面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与此相伴随,他的写作技巧渐臻圆熟,艺术风格也可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八五九年所作的《双城记》不但从思想内容上看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之_一,同时也最能代表他后期的创作风格。本文试图在一般论述已较为充分的悬念设置、人物刻划等问题之外,结合小说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探讨其艺术特色,以求有助于全面认识狄更斯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7.
一小说是一个家族。从篇幅和容量来说,这个家族的成员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比起它的大哥二哥——长篇与中篇来,它的篇幅微、文字少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与短篇小说的界限就不那么分明了。鲁迅的《一件小事》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相似文献   

8.
目前 ,微型小说创作中营构“转折式”结尾已成普遍现象。“转折式”结尾的确有诸多表达上的优势 ,但把它视为“艺术规律” ,人人转折、篇篇转折 ,却又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诗化结尾不失为突破微型小说创作中这种情节樊篱的另样追求。微型小说结尾应当依文势自然而结 ,走多样化之路 ,不可形成套路。  相似文献   

9.
微型小说选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小说是一种“简化”的艺术,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提炼与熔铸,是微型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人生片断、民俗事象和情感体验是微型小说的重要构成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一)高晓声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大致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问题小说”;(2)、“性格——心理小说”;(3)、“哲理——讽喻小说”。近年来,他的创作似乎又从“哲理——讽喻小说”的轨道上折回来,回归旧路。那种力图对生活作出高度哲理概括的抽象意味在小说的艺术形态上明显地减弱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微型小说的崛起得益于媒体的促进,它的发展一直是以媒体为中心的。然江苏微型小说已经完成从媒体中心向创作中心的主体回归,并正在成为中国微型小说的中心,这得益于文化底蕴丰厚的江苏具有宽松的人文环境,政府、政策、媒体对微型小说事业的支持,也在于江苏微型小说作家的不懈努力和江苏微型小说团队较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微型小说的文体优势,在于它能在咫尺天地间浓缩丰富的审美信息.读者能以极短的时间,从中获得速率审美刺激,具有瞬间的感染力.本文建立在信息论美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创造高效率的审美刺激的创作方法,阐述了微型小说创作的关键在于取材于有包孕的瞬间,寻求巧妙的艺术形式传达内蕴,制造有意味的情节,简化三者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3.
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小说创作是在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中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学在特定的时期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然而,新写实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的创作观念与法国的新小说派甚为相似,在创作的手法中,又汲取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些艺术技巧,使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迥异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在显示了现实主义的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本世纪初世界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也是新西兰民族文学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她在小说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归功于她在创作上不因循守旧,锐意创新的艺术实践,是她一生不懈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结果。曼斯菲尔德生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蓬勃兴起的年代。她在继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的同时,又敢于突破小说艺术的旧框架,勇于探索、大胆实验,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从而使她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那么,曼斯菲尔德的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微型小说创作中运用虚与实、藏与露所产生的积极的审美效果进行了剖析。指出,利用虚实、藏露手法,可以有效地拓展微型小说的艺术容量,促生含蓄多样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6.
《友谊》,是叶圣陶先生的最后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解放后唯一的一篇小说。它真实地再现了我国五十年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面貌,蒸蒸日上的教育状况,朝气篷勃的学校生活。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值得一读,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生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有益的。本文想从这篇小说在叶圣陶小说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及《友谊》的思想和艺术赏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速写体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种体式,至今没有得到关注,这跟它没有产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关。它有特定的文体特征:它是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边缘文体,篇幅短,时间跨度小,少历时性叙述;多场景化,少回溯、插叙等情节手法;多简笔勾勒,少精雕细刻。它无法用理论界流行的“散文化”来概括。它的兴盛与急速变动的时代和作家迅速反映时代的创作追求有关,也跟大众传播的兴盛分不开。  相似文献   

18.
微型小说是以微小的篇幅叙述细小的生活片断来揭示深刻的思想主题,善于以各种“审美场” 引起读者美感的文学样式;“审美场”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吸相引、相聚相合、相容相汇、同构同化的最佳审美现象与最佳审美境界。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是它的三个要素。而微型小说以审美场见长。  相似文献   

19.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若没有完整统一和谐的结构,便算不上是优秀之作。作为身小体微的微型小说仍然不能违背这条原则。由于它的内容的短小,这就更要在布局上巧于结构,方能更好地显现其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力。这正如一小小的盆景,虽其不及掌大,却疏密有致,有着“咫尺千里”的超时空的独到处,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它的奇处、妙处、新鲜处。 微型小说在情节安排上不可能象中、长篇小说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往往是只取一端,不及其余,而这小小的“一端”也不是那种见头便知尾式的单一铺排,而是有变化、有曲折、多层次的如“剥笋”式地展开。它能给人以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美感享受。如果只是为了图省力、图方便,只是按现实生活中原有的模式作自然的描绘,而不去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艺术的加工提炼并使之升华,是写不出高品位的审美之作的,那只能和小故事、小寓言、小幽默,小笑话等并无二致了。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微型小说篇幅所限,它的情节便不见得有多复杂,相对来  相似文献   

20.
从小说历史演进的逻辑进程、称量标准、批评界和读者的反馈效果三方面证明用“微篇小说”作为比短篇小说还要短的一大类小说的统合名称,要比采用微型小说、小小说等称呼更科学。在艺术特质上,它不宜专注于情节的曲折与结尾的非凡,而应该更多地倾注心力于作品内涵的演化或升华。就艺术规范而论,它完全可以在“故事+戏剧性”的模式之外,另走出散文化、小品化、诗化道路,走出戏剧体式、电影体式、寓言体式、神话模式等多种文体样式。它具有极大的统合性、包融性,可以大大拓宽创作与批评的艺术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