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悉美国亚洲医疗服务交流中心董事长卫笑心女士带队“义诊”回来,决心要采访到她。一路风尘,一身素装,一位朴朴实实的美国女性,这是留给采访者的第一印象。话题一切入这次到辽宁贫困地区“义诊”,卫笑心女士显得很动情,她深情地说,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要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努力工作。卫笑心女士说得动情,但做的更令人肃然起敬。卫笑心原名珀罗,现年48岁,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洲,出生不久就被生母遗弃,一对善良的德国夫妇收养了她,后来在日本冲绳长大,并熟悉了东方文化,亘古辉煌的东方文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刻下深深的迹痕,善良的养父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装磺一新的友谊馆大厅内,我们被告知李小林副会长正在接待外宾,要稍等。这让我们有时间讨论即将出现的这位被采访对象:年轻、女性、43岁担任全国友协副会长、其父为已去世的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所有这些要素足以让一个人与众不同。她会是什么样子呢? 随着一阵欢快的笑声,大厅的一侧闪出一行四人,其中看上去都在50岁以上的一男二女金发碧眼,正兴致勃勃地四下观看;另有一位身着裙装套服年轻优雅的中国女士为他们做翻译,她说着一口流利而标准的美式英语。不经意间,那位女翻译看到了我们,即刻冲着我们大…  相似文献   

3.
15年前,德国富商赫尔玛·阿·赛德尔女士,出资邀请10位中国知名作家访问德国。从那一年起,她就开始了对中国频频的资金赞助,至今已达数百万元。 赛德尔将祖上遗留的资金和自己一生的积蓄给予了从不认识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及贫困的个人,使许多人不解。胞弟说她是“疯子”,朋友说她是“理想主义者”。 2001年6月14日,在外交部苏惠民、龚荷花教授夫妇家中,我们见到了赛德尔。 81岁的赛德尔一头银发,浅蓝色的素装使她精神矍铄。她并不在乎别人对她不同的看法和称谓,只是风趣地说:“马克思和耶苏都是理想主义者,而我是…  相似文献   

4.
《爱是不会凋谢的》一书是根据外文出版社专家戴妮丝·李·勤布雷顿的法文版回忆录翻译的。在阅读这部异国情侣情真意切的爱情史的同时,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异国女性:她的心同中国人一起激动、迷茫、悲伤和振奋,她对中国的人民、制度、事业有着充分的理解和巨大的热情。她把后半生献给了中国。她嫁给了中国人戴妮丝女士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儿。  相似文献   

5.
谭傲霜,我早想采访的人。她,中国人,俄罗斯籍,有日尔曼(德国)血统。记者、翻译、运动员、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汉语教研室唯一的女博士。她,身世不凡、经历坎坷、命运多时,却终有所成。她,汉学界享有盛名,俄罗斯文化名人。 (一) 谭傲霜,祖籍上海。1931年出生在一个世代殷实的地主家庭。祖父是位开明人士,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早期的辛亥革命。在中国需要“医治”的新思想影响下,祖父母为儿子选择了“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其父,1921年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院,其后,由于战乱和“西学”盛行的原因,远赴德国…  相似文献   

6.
女性高级管理人员仍追随男性同业的足迹向前迈进,但就收入而言,女性同雇主的讨价还价则更为艰难。CarolBaffe女士是一个强硬的谈判对手,在1992年,她成为Antodesk公司的总经理、她甚至雇佣了薪资谈判顾问来帮助她制订一项合理的工资要求合同;她要求这间市值8600万美金的新公司支付她51.5万美金年薪和56万美金的股权。但当她到任后不久,就发现她的前任.一位男性经理要求了比她更高的收入。她说:就我的教训而言.男件更精于讨价还价。Bartz已经位列全美最高收入女性总经理名单。在美国,女性高级经理与男性高级经理的薪水鸿沟正在被…  相似文献   

7.
6月9日晚国务委员李贵鲜在友谊宫会见全美华人协会前任主席李秀兰女士及其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的十二位亲属。李秀兰女士向李贵鲜国务委员介绍了在她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主席期间为促进中美两国友好所做的工作。李贵鲜国务委员对李秀兰女士及亲属组团回国参观访问表示欢迎,赞扬了全美华协暨李秀兰女士在关心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作的努力。国家外国专家局马俊如局长等陪同会见。全国政协、国务院侨办、外交部领事司及北京市领导在北京分别会见了李秀兰女士及其亲属。李贵鲜会见李秀兰及其亲属  相似文献   

8.
女性求职遭遇性别歧视早有所闻,不曾想如今又冒出了个“裴姓女士求职遇阻”的消息。 据《扬子晚报》消息:长春一位走出校门才几个月的裴姓求职者想找一个营业员的工作。她首先到黑水路一家经营布料的商家应聘,刚开始老板时她很感兴趣,并初步有了用她的意思。可当裴女士说出自己姓裴时,老板的脸色陡然凝重起来:“你等着吧,我们需要你的时候再给你打电话。”这一等就音信全无。 裴女士随后接连找了10余家单  相似文献   

9.
在2000年9月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40岁以下富豪排名榜上,戴伟立和她的先生并列第21位,而戴伟立则是首位跻身这个排名榜的女性。此前,戴伟立和她的合伙人创建的Marvell公司成功上市,从而使她成为6.48亿美元的拥有者,进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这位有着一个男性名字、出生在上海的华裔女士,在精英云集的硅谷打造着人生与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一位清瘦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笑着对我伸出了手说:你就是夏悲女士吧,我和她的手握在一起正纳闷着不知道怎么去称呼她,然而这位女士却是:梁陈明任。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国会议员。她坐定后的第一句话就惊破了天地。她说:“我这个人很平民化。没有人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但是,我是。”她的开场白完了。简单明了,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她把我心里的问题主动地答完了。她看出了我的疑问?我,不得而知。第一次要采访的10个问题,我一起倒出来交给了她,她在回答完我9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非常清晰地说“还有一个问题,留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11.
飓风、暴雨、干旱、地震……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常常给人带来灾难,而一种执拗的心态,也常常使人们无奈地徘徊在职业介绍所的大门前。 在上海市南市区陆家浜路620号有一家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所。一天,来了一位妇人,看上去40开外,脸色虽显憔悴,但仍透出一股知识女性的气质。“是不是登记就职?”接待人员热情招呼。 “单位效益不好,我们厂女同志基本上都下岗了。”妇人缄默了许久才开始诉说,神情有些冷漠,甚至有些戒备,接待人员猜想她肯定是带着一种万般无奈百般委剧的心情来的.在接待人员真诚的询问下,她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她从小学直至考入上海科技大学,均是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马珍妮女士用自己的生命晚霞编织着美好的中国情愫;作为一名来华工作的美国文教专家,马珍妮女士为中国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她从1994年起开始来中国执教,先后在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担任英语教师。在任教期间,马珍妮女士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课堂上,中国学生内向害羞,不愿开口说英语,更不敢和外籍教师对话,英语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很多同学对英语都产生了畏惧和厌倦心理。而马珍妮老师自有办法让学生喜欢她的课。她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用在课堂设计上,每次都要拿出点小花…  相似文献   

13.
我很荣幸,因工作之便与日本著名女装专家佐藤典子女士成为朋友。佐藤典子女士是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的服装专家,现年68岁,为了贡献自己的“余热”,多年来她一直在世界各地辛勤地奔波着。她是国际志愿者,所有的指导和帮助都不收取任何报酬。在潍坊市人事局的引荐下,她每年都拿出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潍坊耶莉娅服装集团工作。从2001年起,我们相识,相知,想来已有两年多了。在共同的日子里,佐藤女士以她严谨、认真、热情、开朗的性格深深地感染了我。佐藤典子女士通过多年在潍坊进行技术交流,“无师自通”,掌握了相当一部分汉语。在工作中,她尽量…  相似文献   

14.
当成千上万的家长争先恐后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门之时,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作一为一位38年来把自己的身心都溶进教育事业的高校当家人,“北外”的校长陈乃芳是怎样用慈母般的热忱呵护着这所被称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的学校,而她自己又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确实,陈乃芳的生活节奏很紧张,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34所院校中的仅有两位女性正校长之一。虽然她身上比别人还多挑着一副党委书一记的担子。但无疑她是个事业上的核_仗者;而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职业_女性,她又是一位未曾会养中国女快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审视一…  相似文献   

15.
被东晋大文豪陶渊明赞誉为“桃源”里人家”的皖南黟县,风光秀刚,山月钟秀。祖籍系古黟西递的胡移风,1960年出生于上海,其父亲胡玲荪是原上海儿童福利剧院一级编剧.母亲王惠莉是原上海福利剧院导演。她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成为澳大利亚苏风翻译公司的总裁、高级翻译,是皖籍在澳大利亚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女性。 优良的环境,父母的熏陶,使胡移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她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胡移风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4年寒窗苦读后,她被留校任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室文学翻译。在大学读书时,她就开始翻译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女士,带着很重的行李,此时侍应生恰好在帮另一位客人搬运行李。一位西装笔挺的老外看到此景,马上暂停与别人的交谈,走过去接过女士的行李,领她进入酒店,一直陪着她办完了入住手续。这是波特曼丽嘉酒店一位普通员工的亲眼所见。看似普通的一幕,对他来说则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因为这位老外就是酒店总经理狄高志。  相似文献   

17.
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她有高高的颧骨,卷曲的金发,浅棕色的眼睛;她认真、勤奋、热情、开朗、充满活力。我第一次见到斯洛克姆女士是在1985年的暑假。那一天,我陪我爱人去一位外教家中参加一个小型Dinner(聚餐)。这次Dinner是他们那帮博士生为了密切同外教的关系而专门组织的,这位外教便是斯洛克姆女士。说实话,以往除了在电影中见过美国人如何做饭,如何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京都市的繁华街道上,有一家生意兴隆的烤肉店,店主是一名72岁的旅日韩国女士,她是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经常光顾她的烤肉店,还常和她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给人的感觉不像店主与顾客的关系,倒像是一对母子。  相似文献   

19.
我从报纸和杂志的报道中得知了奶奶那令我陌生的一面,她为《陈云文选》翻译了初稿,为伦敦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45万字的材料……在我眼中普通的奶奶也瞬间高大起来。在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里,有一位老太太正在照料她的花草。和很多中国老太太一样,她有着一头华发,久经风霜的面容,以及一口整齐洁白的假牙,只不过,她的眼睛是蓝色的,她就是我的奶奶,一位华籍美人——吴雪莉教授。熟悉:从国庆节、圣诞节到春节我对我的奶奶很熟悉。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  相似文献   

20.
在南京大学的浦口和鼓楼两个隔江而望的校区,总会闪现一个金发碧眼、苗条得有些单薄的忙碌身影。她总是背着那只白色环保布袋,嘴角上挂着一丝不经意的微笑,辛勤地耕耘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严谨而又不失温和。这就是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1999年推荐到南京大学外语学院任教的年轻的德国专家阿奈特(IsabellArneth-Yang)女士。 阿奈特毕业于德国著名的慕尼黑大学,主修DaF——对外德语教学。她来中国做德语专家,可谓名副其实。在南大,阿奈特是所在教研室唯一的外教,所以,她的授课对象囊括了本科的四个年级和研究生的三个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