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认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并行不悖地开展对游客的环境教育。通过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的问卷调查,了解游客获知保护区的途径,游客对保护区功能的认知,游客对保护区管理措施的认知,以及游客对自然保护观点的认知。从而发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和效果不足,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保护区的经验,运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体扩大对保护区的宣传。并且设计一些大众活动,使更大范围的群众参与进来,从而增强他们对湿地及鸟类的关注。同时,保护区还要根据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游客设计不同的宣教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经济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结构。研究结论: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既具有经济活动特征,也具有公益性特征;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者利益属性不仅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了公共利益;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者利益分析可以采用层次结构、利益矩阵和SWOT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扎龙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在充分调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因素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应强调管理者、当地社区、经营者、市民(游客)以至专家学者等各个关系主体之间的联系。本文运用利益主体理论的相关研究,根据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及相关背景资料的分析,确定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处、游客、大庄科村村民、旅游经营者为其利益主体。通过解析各利益主体各自特点以及两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优化建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进一步合作,规范经营环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树立保护区形象;以高质量服务赢得游客,用高级管理人才实现景区高效运作;管理处充分行使协调功能,各利益主体协作共事等。  相似文献   

5.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开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 ,但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保护区的特点及旅游资源的特征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应走生态旅游之路 ,这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不明晰,引发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群体的角度,进行了土地权属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了传统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的异同点,并对股东至上的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与利益相关者战略环境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补偿作为调节海洋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体系、利益相关者界定、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核算、补偿资金筹集方式、补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各效力层次的海洋生态补偿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确立多元化的海洋生态补偿主体,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评估制度、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制度、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相关管理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不能长期实行完全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制度.为了协调自然保护区中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宜引入保护区共同管理体制模式,即在林业与环境部门的指导下,设置由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包括所组成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委员会,并在遵循生态完整性、公平性与科学性三大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实施权力制约、民主协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设立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利益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力阊题不仅仅是因为法律的位阶低等因素导致的,而是保护区的立法未能较好地协调其背后的各种利益关系,没能有效地重新分配或确认这些利益关系。最后,提出了在兼顾环境利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与社区居民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为50637.40hm^2,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保护区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山脉、沟壑、湖泊、溪流、沼泽、湿地,为珍稀和地方性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栖息地。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包括一些珍稀和濒危物种。除了自然资源外,这一地区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在遗产资源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一地区的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整合,指出了本区的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诸如人类活动、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旅游发展压力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来自污染、筑路、森林火灾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威胁将会增加。其他潜在的问题还包括气候变化、酸雨、温室效应、泥石流和水资源危机。本文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综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文化景观保护、生态旅游规划等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生态负效应是指人类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因子及其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游客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极易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社区参与,建立生态认证制度和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长白山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从定义、目标和地理空间范围等角度明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实质而非形式视角界定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地位。以法律体系理论审视被列入立法计划的《国家公园法》立法,应当在法律体系中规划立法、在法律体系中明确法律部门归属、在法律体系中协整相关单行法的内在关联性。应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地法》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将《自然保护地法》界定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本法和政策法、确立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法定标准、厘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位与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纳西、白、傈僳、普米、彝、汉等民族世代生活交融的历史 ,是一个既单一又复杂的文化现象。保护区的建立冲击着古老的文化 ,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文化对自然的严重依赖 ,保护已经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也能为当地乡民更好地解决生存问题。如果加以合理的引导 ,当地有价值的的文化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对两个核心问题研究出发,利用利益相关者图解法,对农村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认定,并区分其属性,得出结论,社区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关键群体,树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观是实现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尽量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对社区旅游进行企业化经营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旅游价值。该文通过对衡水湖现存的自然、人文景观的考察,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方面,分析了衡水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衡水湖湿地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旅游为支撑,建立良性循环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主要特色及其科学价值,论述了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略述了该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以茅荆坝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游客数量的相关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数量的最重要因子。通过旅行费用法(TCM)计算出茅荆坝自然保护区2010年上半年森林游憩资源利用价值总和为197 194万元,其结果可为茅荆坝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