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基础与实际现状两方面阐述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依据,并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知名案例粗浅分析了我国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救济及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完善未注册驰名商标司法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标作为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已成为现代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重要客体之一,我国对商标注册实行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注册原则,本文从国际条约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入手,分析了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性质和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几种侵权方式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影响,提出认定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应结合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实践,按照国际条约对确立驰名商标制度的实质原则,在现实情况下,应从法律制度等层面完善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实施的是适度保护制度,这一制度现状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因素。通过对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保护典型案例的考察可见,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被侵权的类型主要有抢注或混淆使用、申请注册中文商标、注册享有在先权利的标识、抢注对方商标、注册未续展而失效商标五种。中国法院关于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有其自身特点:一是认定驰名的地域范围是在中国领域内;二是判定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含义时所持标准具有灵活性;三是在他人抢注与外文商标对应的中文商标这种典型案例中,中外文商标存在唯一对应关系是重点认定问题。2013年《商标法》修改后新增的若干针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制度,是中国商标法上对"使用"价值进一步肯定的结果,对于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标法》采取的是不注册使用与注册使用并行,但仅有注册才能产生专用权的制度。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则不以注册为前提条件。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按“使用原则”予以保护。另外,《商标法》第13条第1款:“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可见我国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仅限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而不涉及于不相同或不相似商品。但是,仅此一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完善、丰满的法规解释与其相配套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3):76-78
驰名商标的巨额价值属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往往易招致假冒、仿冒等行为的侵害.为此对驰名商标的概念、特殊属性、认定标准、方式和法律保护相关理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小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75-79
淡化行为是一种现代商标侵权。为满足驰名商标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潮流,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借鉴各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商标反淡化法律制度,对淡化行为依法打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灭商标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7.
解析与重构: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标法》依据注册与否,分别为注册和未注册驰名商标提供不同的法律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未注册驰名商标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良好的商业信誉与广为知晓的知名度是所有驰名商标获得特殊保护的根本与基础。因此,我国《商标法》应改变目前以注册决定保护程度的做法,为未注册驰名商标实行跨类保护,赋予商标权和提供多种民事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8.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建立,但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暴露出许多缺陷。为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驰名商标动态管理制度、第三方权利保护制度、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衔接制度、驰名商标权利人权利限制制度以及驰名商标认定后保护期限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对一件商标所具有的独特性的保护应构成商标保护的唯一的理论基础。淡化是通过将驰名商标用于非竞争性的商品 ,以至逐渐消磨或分散其识别性 ,破坏商标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的侵权行为。淡化与传统的商标侵权行为相比 ,具有潜伏性、长期性和救济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淡化行为主要有弱化、丑化、退化三种表现形式。淡化行为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 ,我国应结合国外有关反淡化的立法经验 ,制定专门法律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在立法中往往发生法条之间的交叉.在未注册商标保护、驰名商标保护及反向假冒行为的禁止这三个问题方面,我国的《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需要协调.根据其行为性质,将上述三种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驰名商标的保护已经商标权保护的核心,世界各国均给予驰名商标以特殊保护。我国现行《商标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但新《商标法》在驰名商标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针对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完善立法,更好地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是《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等国际公约规定的一种特殊的商标保护制度。我国从1993年《商标法》确立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开始,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已经运行了近二十年,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在实践中显现了诸如腐败、造假、不正当竞争等多种弊端,已背离了立法初衷。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亟待从立法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商业秘密保护作为竞争法规制重点。本文试图从竞争法的角度讨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自然债权又称不完全债权,是指不具有法律债权的全部权能的债权,它是欠缺法律债权效力之一而产生的。自然债权本来是脱离法律之外的债权,法律不对之加以规制。但是,基于公平、秩序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国家还是对之给予适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弱势群体予以保护的看法,本文对弱势群体的概念作出了界定,从法理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入世,把中国经济引入了世界舞台,能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影响市场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驰名商标的保护不仅涉及到商标所有人利益,更成为各国争取本国竞争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法定权利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结社权、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和助学金的权利 ,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等。由于现实中一部分高等学校及其教师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较差 ,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当前维护大学生法定权利需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增强教育法制观念 ,树立依法治校意识 ;二是大学生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法定权益 ;三是从严执法 ,严格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四是加强教育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的流失不仅使其拥有者因此遭受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如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在民法规范中增加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在《刑法》中进一步完善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范;参照国外《雇员法》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职工保守商业秘密法》;在有关法律中增加竞业禁止和财务状况的保密条款等。 相似文献
19.
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人人都应享有。但由于我国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未成年人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界限不清,以及受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等,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甚至遭到了践踏。鉴于此,应当加强对监护人、教师的法制教育,从立法和司法上完善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技术的长足发展,植物遗传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作为植物遗传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国,由于保护和管理力度不够,资源流失严重.要完善立法,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健全相关程序,加大保护力度;引入农民权的概念,加强保护农民在植物遗传资源上的权利;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化市场机制.中国应致力于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遗传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尽快建立我国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开发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