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1):155-160
青海回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发展进程中,在坚守主流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融摄周围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周围少数民族历史上信仰的萨满文化。萨满文化遗俗至今仍在青海回族,尤其是农村回族聚居区较为流行。这一现象可视为青海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融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普遍受萨满文化影响,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衰微,但部分乡村文化多有对萨满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萨满文化的分析,研究其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手法以及我国乡村景观的不足,提出利用萨满文化表达乡村景观中的文化性,凸显乡村的地域文化与景观的文化性,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是世界萨满文化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吉林省具有世界上保留相对完整、内容比较丰富的萨满文化遗存,有着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通过对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总结现阶段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萨满文化是人类童年时代遗留下来的活的文化层,吉林省满族萨满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萨满文化对满族先民及后代影响深远,体现在饮食、居住、生产生活、信仰与崇拜等多个方面;突出白山黑水的地域文化。吸收国内外发展萨满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与其他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强化市场宣传,满族萨满文化在吉林旅游活动中必将得到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在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信仰世界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民俗生活中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改革开放后,各地萨满活动和祭祀仪式明显增多。萨满文化对当代人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表现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但在开发利用萨满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保护萨满文化的本真性,注重真实,浓缩精华,强调知识性和观赏性,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正确区分萨满祭祀风俗和封建迷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已一千多年,然而在一元化伊斯兰信仰体系下,建立在巫术逻辑基础上的萨满信仰依然存活于维吾尔民间.如果对维吾尔族当前的萨满信仰进一步了解,维吾尔人的萨满信仰呈现出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本文通过来自田野作业的第一手资料,简单梳理了维吾尔族萨满信仰现状的“混杂状态”,并粗浅地分析了维吾尔萨满文化存活至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萨满神话是通古斯一满语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文化痕迹,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口头传承于该语族萨满之间,直到当代经一些学者采录、翻译、整理,才公诸于世。萨满神话的传承者和保存者是该语族的萨满。传承特点有二:第一是属于秘密传,上一代萨满传给下一代萨满。如满族萨满神话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只有德高望重的萨满或氏族。部落首领方可传讲,其在严感与神秘性一直保留到近世……以原始文化为基础的萨满教最忌泄漏萨满自身的秘密。”①因此,这些在氏族部落内单传、秘传的萨满神话,在过去一些史书文献中根…  相似文献   

8.
对于赫哲族口头说唱文学伊玛堪的文化构成,学术界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伊玛堪是巫术时代的赫哲先民求救于伊尔木汗(阎王爷),并从这种宗教情绪中创造出来的萨满教文化。 另一种看法认为:伊玛堪从整体上来说并不是萨满文化的一部分,而是赫哲文化的一部分。 笔者赞同萨满文化对伊玛堪的影响和渗透,在某种意义上说,伊玛堪早期是以歌颂萨满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民族研究所郭淑云女士撰著的《原始活态文化》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郭淑云女士多年耕耘的硕果。拜读后确实感到耳目一新。《原始活态文化》是一部北方萨满文库,是一部原始文化集成,也是一部多学科文化会典。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萨满文化作出了科学的诠释,它用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肯定了萨满文化的历史价值,它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萨满文化的内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崭新的力作。《原始活态文化》从萨满教思想观念与哲学思想、萨满教与北方自然科学的萌芽、萨满教预测、萨满的心理与药物治疗的结合、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民族多信仰萨满文化,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历来如此。作为原始文化,萨满文化在当下的许多作家笔下有所反映,在乌热尔图、迟子建、郭雪波、朱春雨、胡冬林等作家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再现了远古的历史记忆,刻画了萨满人物形象,并且对生态安全给予深切地关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吉林市社科联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 2 0 0 1年国际满族萨满文化研讨会于 8月 2 5日至 2 8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国际萨满学主席霍帕尔、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曲六乙等几十名中外著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就萨满文化的内涵、表现方式、表现艺术等问题 ,展开了专题讨论。大会主持人认为 :作为一种古老文化 ,中国的萨满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医药学、艺术学及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这…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陈汉军萨满文化以其传承中诸多特性绵延不息.作为文化传承者的陈汉军萨满,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环境中承载着神人使者的文化身份,并因之对文化和社会起到关键性的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萨满传统历史悠久,可以说,萨满传统在韩国人的内在心性和深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萨满传统由信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构成,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韩国萨满传统的信念体系与行为体系中既有原始的信仰,又有对现实目标的追求。本文在探讨韩国萨满传统的构造和造化思想时,努力超越地域的差别和时代的变迁,而关注其普遍性,旨在综述韩国萨满传统的一般特征,介绍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韩国文化现象。一、韩国萨满传统的信念体系韩国萨满传统并没有独立的组织和公认的经典,这种非体制性的特点使得韩国萨满传统只能借助其他文…  相似文献   

14.
鄂伦春民族的舞蹈被沿袭至今,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其本质没有变。原始的舞蹈风格是萨满祭祀的动作和曲调,掺杂了他们狩猎时的动作和生活生产行为习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车轮,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素质文化的提高,鄂伦春民族的舞蹈由原始风格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古伦木沓,一年一度的活动仍然被人们传承。鄂伦春民族舞蹈是具有独特性的,演变至今不仅含有传统的萨满文化风貌、歌颂优良道德,而且包含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弘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有着历史性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其内涵值得我们深究,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并传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满族语言与萨满文化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揭示出满语中蕴含的萨满文化因素,进一步印证满语语义与萨满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满语独特的文化意义,并为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客观例证,以推进深层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试析萨满癫狂术的心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的神灵附体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迷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萨满的发明专利,萨满只不过对这一古老的致幻术掌握的比较熟练罢了.萨满神灵附体和一般人神灵附体的区别在于一般人的神灵附体现象是偶发性的,萨满的神灵附体现象则是经常性的,它是萨满巫术所不能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神灵附体现象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生理、心理、文化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萨满教思想与达斡尔族习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习俗文化背后都有很深的宗教思想影响根基。因为信仰观念一旦形成,便会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当时的传统习惯和观念、道德风尚中,以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给后代民族的习俗文化以重要影响。古老的萨满教便是这样深刻地影响着达斡尔民族的。无处不在的萨满文化萨满教因其巫师“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原始宗教。历史上,包括达斡尔在内的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都信仰萨满教,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对萨满教的信仰甚至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以至于今…  相似文献   

18.
<正>9月7日,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贵州省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和贵州师范学院共同主办,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会具体筹办的第11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暨世界仪式人类学高级论坛在贵州师范学院召开,这也是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第2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19.
萨满跳神治病机理研究宋抵萨满能不能治病,能不能治好病,其治病的手段内在机理何在?本文拟从萨满跳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萨满跳神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场与自身生命场效应出发,对跳神治病这一重要萨满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不当之处恳盼四方同道赐教。萨满治病是...  相似文献   

20.
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萨满面具是萨满教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和特殊的表意符号 ,反映着信仰萨满教的北方民族的信仰、禁忌、思维心理和审美意识。本文论述了萨满面具所具有的神象征、通灵媒介、隐己屏障、赐福灵物和护魂盔甲等多重功能 ;并以傩文化为参照系 ,阐述了萨满面具的特征 ,揭示了我国萨满面具文化和傩戏面具文化迥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