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回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文献上,是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该书卷五《乐律》中有《边兵凯歌》五首,其四云: 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 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回回”的最早记载,因此,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处出现的“回回”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日蔚先生认为:“宋神宗时(公元1068年),对维吾尔  相似文献   

2.
"梦"的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的常用意象,北宋词人晏几道就十分擅长以"梦"作意象。他所著的《小山词》通过高频次的"梦"意象塑造了带有花间词风的类型化的多元风格和情感、想象交融的内涵美,丰富了"梦"意象的多样性,开创了"梦"意象的新境界,在诗坛上留下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事词》是清代词评家叶申芗所著的词话著作,辑录了唐宋金元词人有关词作逸事204则,是少有的专门辑录词本事的佳作,对研究唐至元的词有"知人论世"的重要参考价值。另外,叶申芗偏重以个人标准辑录处理本事,因此《本事词》带有作者浓郁的个性色彩,这也为研究作者的文学审美思想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叶申芗及其《本事词》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迄今为止尚无系统研究叶申芗的专著,关于《本事词》的研究文章亦很寥寥,且多是从单一层面展开的研究,无法全面宏观地透视《本事词》,对于研究叶申芗乃至闽派词学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在缺少可靠的研究资料的情况下,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应该是研究《本事词》的最基本方法。在《本事词》的"自序"中,叶申芗就词本事的取材、词本事分类、剪裁处理办法、词学主张等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因此"自序"可算作系统研究《本事词》的一个总纲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阅读了《藏族文学史略》(王沂暖、唐景福编写,1988年2月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受益甚多。但在书中评介《诗镜》的部分,提出了西藏学者米滂格累昂结(下简称米滂)对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做出了很大的具有原则性的发展。我觉得这是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6.
从《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入手,探讨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的泰译。通过对AMOON THONGSUK的《论语》泰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发现,译者多采取“异化”翻译策略,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向泰语读者介绍和解释文化负载词,以令《论语》文本在泰语文化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等值。作者认为,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异化”策略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文化翻译观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著有《清真集》。在词的创作中,周美成常以"清圆"二字点缀词篇,而这二字又与其词以富艳精工、广采集美为总格调的艺术特点有密切联系。本文从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周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苏幕遮·燎沉香》和《花木兰》入手,试探究"清圆"在其词的艺术表达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编写讲解词是一个专业讲解员从事社会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讲解词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解的成败,一篇生动的讲解词可以为讲解增色不少。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鸦片战争博物馆《鸦片战争》基本陈列为例,探讨讲解词的写作特点与技巧。此外,撰写讲解词还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讲解评估体系检验衡量讲解词是否专业,以便更快、更好地不断地完善提升博物馆的讲解服务。  相似文献   

9.
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梦溪笔谈》与《谱双》中的回回 回回为回纥,回鹘的音转 对反对音转说的评论 蒙古初期汉族文人对回纥、回鹘、回回诸词应用的含混 元代称伊斯兰信徒为回回 《元史》中杂出回纥、回鹘、回回诸词的原因 回回一词另一广泛涵义 撒儿塔兀勒、撒儿塔黑台,大食与回回 哈剌鲁和阿儿浑人——不称回回的回回人 钦察和康里人的信教问题 绿睛回回——信奉基督教的阿速人 结语  相似文献   

10.
北宋婉约派的"倚声家之祖"柳永,其词缠绵悱恻、凄美哀婉,极尽韵味之致,处处凸现着意境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归纳起来,集中地表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美学特征,韵味无穷的意境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古今词学著作、宗教文献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有关《莺啼序》的词集, 对词调《莺啼序》始于何人的问题作了考证。本文认为《莺啼序》的创调权既不属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吴文英, 也不属于比吴文英早三十多年出生的高似孙, 而是属于比高似孙早五十多年出生的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他创作了词史上最长的词调《莺啼序》, 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欲入教文人展示自己非凡的才学, 更是为了传道布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曲牌集大成者之《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下文简称《九宫大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释名,分析《九宫大成》在前人所著有关曲牌的文献之上,形成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并基于此,探讨《九宫大成》对曲牌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  相似文献   

14.
蒙元耀所著《壮汉语同源词研究》以身体部位名称、常见动植物以及日常事物等为研究对象,并由此旁涉壮语的构词法,运用音韵学原理和相关的语言学理论,通过语音和词义的对应,探讨了二百多条壮汉语常见词目的渊源关系,藉此追寻壮语部分词义  相似文献   

15.
李超 《世界民族》2011,(4):95-96
曾经有学者认为汉语"民族"一词是古汉语的固有词语,而且在《南齐书》中就已出现。本文通过对西晋王浚妻华芳墓志的解读,指出"民族"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晋永嘉年间,比《南齐书》中的实例早约200年。  相似文献   

16.
<正> 岳麓书社出版的由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张应和、彭荣德译释的《苗族婚姻礼词》(以下简称《礼词》),是一本深受苗族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丰富的苗族古籍。该书由原文、直译、意译,三部分连缀而成;其上篇为“订婚礼词”,下篇为“结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查阅英文词典时,就会发现nomad一词的意思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解释的。一种解释是在《牛津英文大词典》里所见到的,把nomad一词的意思解作:“游牧民族或部落的人”,这种解释是与来自希腊语的这个词的词源相符合的。另一种解释是在《韦氏国际英语大词典》里所见到的,在这里nomad一词的意思则被解释得较广,而且“放牧”也不必一定包含在其词义当中。这里我们将论及汉语、满语以及其他几种阿尔  相似文献   

18.
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汉语“民族”一词的起源 ,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是梁启超从日文中借引过来的。梁氏 1 899年所著之《东籍月旦》中 ,出现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术语 ,这是汉语“民族”一词的最早来源。① 第二种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虽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语 ,但汉语“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 1 882年王韬所著之《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② 第三种观点认为 ,汉语“民族”一词的出现时间为 1 9世纪后半叶 ,而其普遍使用是 1 90 3年梁启超将瑞…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不但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方式。文化交流离不开翻译,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文化负载词可以说是其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当前国产动画电影的大热,《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夺冠,国产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新的文化符号之一,本文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分析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一词的概念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十年代,我国史学界曾就汉民族的形成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但因大家对“民族”一词的概念理解不一致,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六十年代初,史学界又开展了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大讨论,讨论中同样反映出由于对“民族”一词的概念分歧而引起的混乱。1963年,林耀华先生在《历史研究》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民族”一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