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曲尼玛县夏桑、加林山岩画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 2 6日~ 7月 19日 ,由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办、那曲无人区科学考察办公室组织的那曲无人区科考队在那曲地区西部申扎县、尼玛县、双湖特别区、班戈县等地开展了综合考察 ,笔者在此次考察中主要承担对岩画点进行调查工作。我们在尼玛县夏桑和加林山新发现了部分岩画内容。对这两处岩画点 ,虽然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曾有西藏著名作家马丽华女士、① 吴雨初先生、② 唐召明先生 ③ 等人作过较详细的介绍 ,但对本次新发现的岩画内容 ,即车辆岩画 ,还未有人进行过介绍。这一新发现 ,将扩展我国古代岩画中车辆岩画的分布区域 ,以及填补西…  相似文献   

2.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3.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4.
2021年5月31日,笔者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的岩画专题考查团在宝石镇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内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岩画。岩画用赭石色绘制在宏阔的石棚内,并向左右两翼展开。经过初步辨识,岩画达百余幅。其内容表现出狩猎、舞蹈、献祭、生殖崇拜、巫觋、飞禽、鹿等众场景。迄今为止,这是大兴安岭地区所发现的较为丰富的岩画,为探索黑龙江流域岩画的分布填补了新的空白,更为寻找东北亚地域人类的迁徙与岩画发生的历史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曲嘎尔羌岩画(原称“恰克桑”岩画)地处西藏自治区阿里日土县多玛区所在地南面一天然岩洞外壁上(见图1),1985年由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发现并公布于世。由于该岩画所表现的内容颇有特点,自被发现之日起便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大凡有关西藏岩画内容的著述与文章总会涉及到它,本文也想就曲嘎尔羌岩画谈谈看法,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在15个省(区) 约70个以上的县(旗) 发现了岩画,遗址总数有数百个。其制作时间大约从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一直沿续到近代。岩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关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所反映,诸如狩猎、放牧、祭祀、舞蹈,战争、生殖崇拜、动物、房屋,车辆、民族文字等等。不同种类的艺术,虽然都是精神的一种产品,都是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但各自要有一个界定过的具体内容,因而也要有一种与其它艺术不同的即专门的艺术表现形式。岩画就是一种与其它原始艺术形式相  相似文献   

7.
中国岩画的文化坐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岩画因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西方原始岩画有很大差别.从本质上讲,中国岩画文化是独立于中原农耕文化之外,并与之平行发展的少数民族混合经济文化与游牧经济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在巴丹吉林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曼德拉山岩画群,其数量之多、密集度之高、延续年代之长、题材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巴丹吉林是一个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1986年11月,巴丹吉林岩画首先发现于阿拉善右旗曼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地区东起辽东、西抵甘肃的莽莽草原,历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息、驰骋的场所。历史进入清代以后,这儿在传统的畜牧业之外,出现了较发达的农业。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内蒙古地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旧的矛盾解决了,一些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而这一切变化的枢纽,是内蒙古地区的垦殖。现在,就让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清代内蒙古地区垦殖的历史,评说其间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0.
台州仙居,名山秀水,蕴含了大量的古老岩画。2002年首处小方岩岩画被发现后,近20年陆续发现新岩画,总计约3000平方米。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岩画群,做好考察工作刻不容缓,以便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此,中国·仙居岩画研讨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各地岩画专家赶赴仙居,对仙居岩画的整体风貌和具体图纹进行了考察、整理、分析和断代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岩画保护和内涵释读方面的建议,可谓是仙居岩画迄今最全面最新动态的考察、保护、研究三方面的现状阐述。笔者参与会议全程,并担当笔录工作,意在为仙居岩画留下朴质的一手综述资料。  相似文献   

11.
台州仙居,名山秀水,蕴含了大量的古老岩画.2002年首处小方岩岩画被发现后,近20年陆续发现新岩画,总计约3000平方米.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岩画群,做好考察工作刻不容缓,以便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此,中国·仙居岩画研讨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各地岩画专家赶赴仙居,对仙居岩画的整体风貌和具体图纹进行了考察、整理、分析和断代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岩画保护和内涵释读方面的建议,可谓是仙居岩画迄今最全面最新动态的考察、保护、研究三方面的现状阐述.笔者参与会议全程,并担当笔录工作,意在为仙居岩画留下朴质的一手综述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甘肃境内岩画从中国岩画分布格局上看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与新疆三大板块之间,其岩画主体归属于青藏系统,也有北方胡狄系统民族文化部分基因,呈现为"羌胡杂糅"的结合部特色,祁连山岩画亦成为青藏与蒙古两大高原衔接带与转折带。笔者以为中国岩画可大分为北方岩画、青藏岩画、西南岩画与东部岩画四大区域类型;其中青藏岩画系统的岩画制作族群正是古代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西羌"或"西戎",中国西北部的甘青地区及藏北羌塘的岩画主题有很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胡宝华  刘立策 《民族学刊》2017,8(3):76-83,121-125
花山岩画为先秦时期生活于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先秦时期,水稻种植已经成为骆越社会主要的经济来源,骆越社会由此形成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皆体现出稻作文化的特征.在花山岩画中,诸多图像元素体现出丰富的稻作文化特征,如"蛙形人""日芒纹"强调对青蛙、鸟的崇拜,"饰羽人"、行船图对太阳、江河的敬畏,以及人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祈愿.而花山岩画的作画地点选取,则直接与稻作生产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花山岩画本身就是一种稻作生产的祭祀仪式.这些稻作文化记忆,有的形成了民间信仰的仪式活动,有的衍生出了民族节日.稻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极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流域的群力岩画,地处牡丹江下游右岸海林市柴河镇所属的群力村附近的一处石砬子上。岩画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牡丹江水由此向右回转,并形成了一个江中岛,岩画就坐落在牡丹江回转的右岸的转弯处。牡丹江群力岩画,因群力村而得名。迄今为止,群力村至群力岩画所在地,必须乘船方能到达。岩画的北、东北、东、东南方皆为山高林密、绵延不断的锅盔山山脉,其西侧则为牡丹江的断崖,南侧濒临牡丹江。学术界有关群力岩画的年代、族属、寓意的研究,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群力岩画置于牡丹江流域整个地理环境空间内加以考察,并对学术界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群力岩画为西汉时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挹娄人所绘,岩画的寓意是祭师祭祖的场面。  相似文献   

15.
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速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是新形势下内蒙古地区民族工作的重心和核心。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呈现出新特点,对此,必须要充分认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17.
古象雄的"鸟图腾"与西藏的"鸟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7,4(3):45-54
西藏古代岩画目前可以肯定为古象雄人的文化遗存,其地理、年代、经济形态、明确的尚武性格,尤其是突出的象雄苯教文化的内涵,都说明西藏岩画的创作族群应当是生活在藏北(阿里、那曲)的古象雄部族。苯教文献记载,古象雄人是神鸟"穹"的后裔,古象雄的神鸟穹崇拜反映到西藏岩画里,便是西藏岩画中期(距今2000年前后)以后凸显出来的"鸟图腾"文化特征,岩画中后期大量出现的塔祭坛图形还显示出"鸟图腾"与古象雄的葬俗之间的密切联系。鸟葬形成的时期并不很早,其流行时期在11世纪以后,这也反映出北部象雄苯教文化对西藏民俗文化深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岩画”这两个字让我们联想起远古的事物,因为现代人很少在岩石上作画。岩画的出现就意味着那地方有人类早期文明的痕迹,对岩画的研究和哪个国家发现了岩画,也就意味着那里的历史之长和研究之深入。所以,直到本世纪初欧美研究家们还断定中国是没有岩画的国家。话外之...  相似文献   

19.
地处鲁南苏北的将军崖岩画,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岩画遗址,本文在对将军崖五组岩画简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将军崖岩画中的"太阳纹"进行了分析。首先将军崖岩画中的太阳纹与大汶口文化中具有太阳图像的陶文年代相当;其次将其与宁夏、内蒙古的太阳岩画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以太阳崇拜为切入点对将军崖岩画与东夷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方面说明了东夷史料在将军崖岩画解读中的适用性,一方面通过阐述东夷与先商之间的关系说明先商遗存在将军崖岩画考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记者周健伟、黄会清报道,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贺兰山岩画面积有多大、数量有多少、画种有几类,宁夏岩画工作人员经过近半年的全面普查,终于摸清了。 宁夏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的集中普查表明: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岩画相对集中在贺兰山口1000多米长的南北沟谷两边的岩石壁上,保护区内有单体岩画图3128幅,古代遗址34处。这次普查为贺兰山岩画保护区界线的划分提供了可靠依据。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单体岩画图案中,有人面画像776幅、动物图像1122幅、符号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