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建设中,主要就是采用木质材料进行建设。这些建筑极具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木构件和木质文物,我们需要采用现代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对古建筑木质文物进行保护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通过这样的处理,在无损的情况下,保护各种木质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建设中,主要就是采用木质材料进行建设.这些建筑极具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木构件和木质文物,我们需要采用现代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对古建筑木质文物进行保护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通过这样的处理,在无损的情况下,保护各种木质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古宅建筑类型丰富,这些恢宏大气的古建筑,不仅能够记录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必须要针对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和加固措施进行探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古建筑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
官渡古镇古建筑众多,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经过多年保护修缮,这些古建筑部分得到合理利用,为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古镇在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保护利用对策,使文物建筑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工业,在这个产业替代的过程中与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以及一些地段景观的再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山西晋华纺织厂为例,从空间角度对其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的再生利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意义与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构思方法。希望通过这些保护措施让更多人明白工业遗产是加深我们对于过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工业,在这个产业替代的过程中与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以及一些地段景观的再生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山西晋华纺织厂为例,从空间角度对其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的再生利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意义与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构思方法。希望通过这些保护措施让更多人明白工业遗产是加深我们对于过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7.
房卿阳  王一丁 《西藏研究》2023,(6):81-90+155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日益成熟,阿里地区境内的古建筑、古遗迹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其成果大部分以文献形式公开发表。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阿里地区建筑类考古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对文献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进行成果综述,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可以弥补阿里地区建筑类考古文献研究领域的不足,为今后阿里地区建筑遗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存有大量历史悠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主要包括宫殿、寺庙、楼阁、宅院、庙宇、古塔,其中陈列着大量的壁画、古代雕塑和文物,有着不可再生的巨大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同时,古代建筑也是旅游活动集中地,由于古代建筑结构特点,近几年来火灾事故不断频发,甚至造成古建筑的损毁。作为消防保护的重点单位,加强古建筑的防火保护措施,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古建筑火灾相关数据以及防火保护现状,对有效防火保护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存有大量历史悠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主要包括宫殿、寺庙、楼阁、宅院、庙宇、古塔,其中陈列着大量的壁画、古代雕塑和文物,有着不可再生的巨大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同时,古代建筑也是旅游活动集中地,由于古代建筑结构特点,近几年来火灾事故不断频发,甚至造成古建筑的损毁。作为消防保护的重点单位,加强古建筑的防火保护措施,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古建筑火灾相关数据以及防火保护现状,对有效防火保护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良户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当地的民居历史建筑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基本形制,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满足功能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人们更加注重对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追求具有可辨识度的地方特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良户村的古建筑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如何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促进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当代古建筑保护的案例研究发现,实行活化利用式保护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方案,即倡导保护与利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载体,是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能够保持传统的城市风貌,同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预防性保护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最后提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沿海殖民地建筑遗产的南北方比较,解读了不同的两种风格取向,并研究了国内殖民地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在较为成功的殖民地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沿海城市殖民地建筑遗产的创造性和可持续性保护原则及三个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载体,是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能够保持传统的城市风貌,同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预防性保护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最后提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西民居砖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山西文化内涵,广泛用于民居砖雕的制作当中,灵石县王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目前山西民居砖雕的宣传和展示方式较为单一,民居砖雕技艺的传承更是面临很大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王家大院砖雕为例,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如何与山西民居砖雕相结合,探讨传播的多种途径和形式,以及增强现实数字虚拟资源开发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在新的数字网络化时代,能为山西民居砖雕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也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并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这也是保护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等人出版的《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重点对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与居住习俗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室内环境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对古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还原、分析,能够切实了解建筑建造时期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并从中发掘出有效的传统文化信息。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古建筑室内环境进行复原和修复。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数字化复原技术在古建筑室内环境复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东阳懋德堂历经百年,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木结构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本文从懋德堂建筑的雕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懋德堂古建筑雕刻艺术特点,并将其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整体建筑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归结于对懋德堂等古建筑的保护上,以求通过本文的一些研究,让东阳懋德堂更为人熟知,受到更多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东阳懋德堂历经百年,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木结构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本文从懋德堂建筑的雕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懋德堂古建筑雕刻艺术特点,并将其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整体建筑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归结于对懋德堂等古建筑的保护上,以求通过本文的一些研究,让东阳懋德堂更为人熟知,受到更多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