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古典园林相比,现代园林无论是在服务对象、功能、形式上都有所改变.现代园林追求的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有创造性,并能为大众服务的一种新的空间格局,它表现的是自由、明朗、富有激情等多种艺术特性.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通过园林意境的创造及欣赏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3.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路被称为花街,它由各式各样的材质和图案构成贯穿于整个园林中的交通,也是园林中的交通纽带,并且负责各个景点坐标的联系。花街铺地是传统园林的优秀之作,但人们总是关注于淡雅的园林美景,却忽视了脚下走过的园路。其实,花街铺地和其他主要园林构成要素一样源远流长,本文在分析花街铺地特点的基础上,从类型、材质、纹样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对花街铺地文化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其对现代园林铺装的启示及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闫鹏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92-19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路被称为花街,它由各式各样的材质和图案构成贯穿于整个园林中的交通,也是园林中的交通纽带,并且负责各个景点坐标的联系.花街铺地是传统园林的优秀之作,但人们总是关注于淡雅的园林美景,却忽视了脚下走过的园路.其实,花街铺地和其他主要园林构成要素一样源远流长,本文在分析花街铺地特点的基础上,从类型、材质、纹样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对花街铺地文化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其对现代园林铺装的启示及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心里辅导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应用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治疗意义。本文探讨了新的艺术治疗形式"共游园林",分析了共游园林所具有的艺术治疗特征,并通过"共游古猗园"的案例进行实践研究,证实了"共游园林"的治疗效果,对于开发新的艺术治疗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存在两种思想阻碍我国园林设计的进步,一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论持抛弃的态度,盲目抄袭西方园林设计,还有一种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照搬照抄。明清时期的园林文献记载丰富,现存数量较多。本文结合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以及明清时期的造园要素,对明清时期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心里辅导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应用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治疗意义.本文探讨了新的艺术治疗形式"共游园林",分析了共游园林所具有的艺术治疗特征,并通过"共游古猗园"的案例进行实践研究,证实了"共游园林"的治疗效果,对于开发新的艺术治疗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存在两种思想阻碍我国园林设计的进步,一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论持抛弃的态度,盲目抄袭西方园林设计,还有一种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照搬照抄.明清时期的园林文献记载丰富,现存数量较多.本文结合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以及明清时期的造园要素,对明清时期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佛塔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达到了至美天成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建园艺术的结晶。文章仅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形式、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等方面简要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佛塔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达到了至美天成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建园艺术的结晶.文章仅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形式、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等方面简要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雷倩 《中国民族博览》2022,(6):62-63+132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浸润着精神内涵的物质景观,是东方审美情趣的融合,滋养着一种古朴典雅、独一无二的园林文化。王维首次把诗书画乐的艺术表现方法,与园林的审美相结合,使园林有了新的艺术高度,王维开创了文人造园的先河。从此,文人追求的意境之美,自然融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人在园林漫游,诗情画意便在心中生。苏州园林与昆曲相映成趣,她充满着诗情画意,拥有着别样的神韵雅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渗透着文学语言、舞台美术,戏剧情节的生成,人物的冲突与曲调的悠扬婉转。昆曲的文学之美,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等,这些文本都非常杰出。它们有的是戏曲历史上的名角,有的是文学史上的典型。也有人说昆曲像诗剧,你看舞台中的才子佳人,婉转唱腔就像那锦心绣口、才华出众的诗人,念白与唱腔含蓄典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昆曲是百戏之祖,留韵绵长,灵动的舞台表演就像水墨丹青的纵横潇洒。你看那姹紫嫣红的长袖,随着情节的需要不断挥舞,你听那咿咿呀呀的长歌,在诗情画意中婉转流长,虽无画却成为最动人心魄的妙境,写意的舞台布景,简约空灵,人物与园林相合相生。无花无木之处却让人不禁联想到春色如许,无波无涛之...  相似文献   

13.
古典园林中的理水及对现代的启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存及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森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太湖石常与园林相伴相生,不仅在园林中经常出现,在诗词和元杂剧中也是文人所经常描述与表现的对象。"瘦""漏""皱""透"是其相石标准又是美学原则。太湖石不仅在园林中真实可观,妙趣横生,在文学中更是充满了无限的联想与审美想象。从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太湖石形象中也可以深刻认识到文人与太湖石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15.
太湖石常与园林相伴相生,不仅在园林中经常出现,在诗词和元杂剧中也是文人所经常描述与表现的对象。"瘦""漏""皱""透"是其相石标准又是美学原则。太湖石不仅在园林中真实可观,妙趣横生,在文学中更是充满了无限的联想与审美想象。从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太湖石形象中也可以深刻认识到文人与太湖石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牢固树立"抓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已批复江华列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县,省级园林县城即将验收。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本文立足于推动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从人文音乐学、文化传播学、社会学领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将西方古典歌剧、中国民族歌剧等艺术表现形式作为研究内容,探讨歌剧艺术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如何结合积淀的"侨乡"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第一部研究戏曲发展的系统性专著,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前人评其"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全书以宋代、元代为主要分析对象,既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划定了中国戏曲史的分期,又提出了一些戏曲批评的独特理论。王国维先生将中国特有的美学传统与西方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把《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与西方的"悲剧"理论融入到戏曲研究中,从美学角度提出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批评原则,提高了人们对元杂剧审美艺术价值的认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