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唐代舞蹈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一个辉煌的篇章,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代舞蹈可谓是百家争鸣。道教舞蹈作为道教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唐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甚至对后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唐代道教舞蹈的发展及代表作,说明唐代道教舞蹈的辉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唐代舞蹈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一个辉煌的篇章,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唐代舞蹈可谓是百家争鸣.道教舞蹈作为道教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唐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甚至对后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唐代道教舞蹈的发展及代表作,说明唐代道教舞蹈的辉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达到了中国乐舞文化的高峰,唐代人不仅在国内各地区搜集民间乐舞的范围更加扩大,对外来乐舞的交流也更为广泛,他们在乐舞艺术交流活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唐代人吸收外来乐舞是有条件的,有选择的,吸收外来乐舞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音乐风格,发展自己的音乐传统。唐代文化艺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诗歌具有代表性,绝句是诗中最近于间乐的,在唐代能入乐歌唱,乐舞文化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的各种艺术门类,成为它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发出奇光异彩。唐代音乐的繁盛得益于统治者对音乐的喜爱和重视,为宫廷服务的音乐机构在这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大批优秀的艺人在音乐机构中施展才华。历史上诸多学者对唐代音乐机构进行了许多研究,笔者在诸多资料中发现,有关唐代音乐机构中音乐艺人的训练与考核的内容涉及较少。因此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整理和归纳,在本文中对唐代音乐机构以及机构中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进行三个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介绍唐代音乐机构的设置。第二部分,浅析唐代大乐署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第三部分,浅析教坊和梨园中有关艺人的训练和考核。  相似文献   

5.
张大利 《西藏研究》2023,(6):69-80+154-155
西藏、青海等地考古发掘出土,以及由私人或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吐蕃金银器及饰件,数量可观,已成为研究吐蕃社会历史与文化面貌的实物材料之一。以吐蕃金银器、饰件上所含有的狮子纹样为线索,根据特点与形态将其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与不同文化中的狮纹题材进行比对,可以观察到吐蕃金银器物、饰件上的狮纹在制作时参考、借鉴了唐代中原、西亚萨珊波斯以及中亚粟特文化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并且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艺术演变脉络。同时,吐蕃工匠在创制时并未一概照搬,而是融合多种狮纹样式于吐蕃金银器物之上,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也是体现吐蕃多元荟萃审美艺术特点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一个政治统一、文化快速融合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也为唐代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新的陶瓷制作技法和装饰形式的出现,使唐代时期的陶瓷业无比繁荣,门类众多,对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一个政治统一、文化快速融合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也为唐代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新的陶瓷制作技法和装饰形式的出现,使唐代时期的陶瓷业无比繁荣,门类众多,对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都兰吐蕃墓中镀金银器属粟特系统的推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四州都兰县的热水乡、夏日哈乡发掘了一批唐代的吐蕃墓葬。除大量的丝织品、陶器、木器、铁器、铜器、珠饰、木简牍、皮革制品以外,还出土一批金银器,因墓葬多数被盗,完整器和大件器不多,多系残损的小件器物。其中一部分器物较特别,具有浓厚的中亚地区粟特银器的风格。首先介绍出土物:  相似文献   

9.
拥有两千年发展历史的银器拥有着核心制作技艺体系和丰富优良的产业形态,并且制作技艺通过与现代化产业有机结合等创新方式调节、完善自身,正因如此银器的传统制作技艺在这片文化土壤才得以生根发芽。本文通过深层次、全面地对银器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进行调研,从银器手工艺的制作传承方式和对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入手,全面了解银器的制作发展历史和发展传承规律,为银器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创新方案。现代科技发展和古老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在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纹样丰富、工艺精巧的金银器除在出现贵族宫廷之中,也用于诸如外交、军事战争等活动中,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拥有两千年发展历史的银器拥有着核心制作技艺体系和丰富优良的产业形态,并且制作技艺通过与现代化产业有机结合等创新方式调节、完善自身,正因如此银器的传统制作技艺在这片文化土壤才得以生根发芽。本文通过深层次、全面地对银器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进行调研,从银器手工艺的制作传承方式和对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入手,全面了解银器的制作发展历史和发展传承规律,为银器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创新方案。现代科技发展和古老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在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纹样丰富、工艺精巧的金银器除在出现贵族宫廷之中,也用于诸如外交、军事战争等活动中,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刚杵纹考     
文章根据传世实物、图像及相关史料,对唐代至清代金刚杵纹加以考察,以厘清金刚杵纹发展演变基本脉络,阐明不同时期装饰艺术中金刚杵纹的基本特征。文章指出,金刚杵纹广泛运用于佛教建筑、佛经、法器以及瓷器、金银器、铜器、漆器、珐琅器、织绣等生活实用物品的装饰中,影响渗透到宗教以及世俗生活的诸多方面,其宗教色彩被逐步消解、淡化,装饰意味不断增强,真实地反映了外来艺术本土化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中外文化交流、汉藏艺术融合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古代回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对古代回坊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蕃坊和教坊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认为教坊是蕃坊中国化的结果,由此回回人也经历了从外来侨民走向独立民族共同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以及文教昌盛导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社会上层妇女还是社会下层妇女,因为法律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所以社会上存在很多妇女再嫁的现象。虽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唐代社会的妇女仍然处于男尊女卑的礼法约束下,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但是从皇室态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唐代前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唐前期较唐后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以及文教昌盛导致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社会上层妇女还是社会下层妇女,因为法律给予了妇女一定的婚嫁自由,所以社会上存在很多妇女再嫁的现象。虽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唐代社会的妇女仍然处于男尊女卑的礼法约束下,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但是从皇室态度的变化对比分析,唐代前后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变化,唐前期较唐后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以金、石、土、木、丝、革、竹和匏等制作材料来划分乐器种类,称为"八音分类法",后来就用"丝竹"来统称中国的民族乐器。丝就是弦,可见弦乐在民乐中的重要地位。任何弦乐都离不开造弦技术,古代琴弦制造技术十分成熟,具备完备的工艺和理论体系。受工业化材料和技术的影响,传统的制弦技术濒临失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保护传统工艺的行列,传统琴弦的制造也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琴弦的历史和古法制作以及国外传统的制作方法,让更多的爱好者了解传统琴弦之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时期,唐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标志着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白居易作为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与其说白居易是一个诗人,倒不如说是一位学者,本文将深入剖析一位深受儒家经典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与儒家经典之间的联系,将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探究清楚。  相似文献   

17.
旺多 《西藏研究》2010,(1):44-49
在古代,异地文化的吸收和传播常常把宗教作为一个重要载体来实现。佛教在西藏是一种外来宗教或外来文化,因此外来僧人在吐蕃佛教发展史乃至吐蕃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吐蕃时期佛教传播、佛经翻译、佛教本土化的重要力量。文章着重探讨吐蕃统一政权时期外来僧人在佛教传播及佛经翻译方面的贡献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时期,唐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标志着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白居易作为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与其说白居易是一个诗人,倒不如说是一位学者,本文将深入剖析一位深受儒家经典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与儒家经典之间的联系,将白居易诗学思想的儒家经典来源探究清楚.  相似文献   

19.
室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室韦一名最早见于《魏书》,主要是南北朝以来中原人对居住在契丹以北的许多族属相同部落的泛称,关于室韦的来源也有许多种说法,唐代是室韦发展的重要时期。文中针对唐代室韦的活动范围、社会情况及与唐朝的关系几个方面对室韦民族在唐代的发展历史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室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室韦一名最早见于《魏书》,主要是南北朝以来中原人对居住在契丹以北的许多族属相同部落的泛称,关于室韦的来源也有许多种说法,唐代是室韦发展的重要时期.文中针对唐代室韦的活动范围、社会情况及与唐朝的关系几个方面对室韦民族在唐代的发展历史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