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颂 《中国民族》2014,(8):76-76
我是从电影《心跳墨脱》开始认识蒙古族电影导演哈斯朝鲁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为了电影可以玩命的人。后来通过电影《长调》,又加深了对他的认识,那就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追求:用一个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形式作为手段,打通艺术与人生,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心灵与生活,打通信仰与命运……他的这样一个特性,又表现在电影《唐卡》的创作上。和《长调》一样,《唐卡》也是一种打通。而这一次我不再只是作品完成后的观赏者,而是受邀担任了该片的总顾问之一,从剧本的通关到影片的完成、展映、研讨、推广,导演与其作品都进入了我的评价系统。其过程也使我本人也受益很多。  相似文献   

2.
李二任 《中国民族》2012,(Z1):104-105
是他,首次将爱情作为主题展现在新中国的银幕是他,使这部影片成为新中国首部纯母语电影早在1934年就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出了"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奇葩"——《神女》的吴永刚,在1950年导演了一部由袁文殊编剧、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辽远的乡村》,但反响平平。  相似文献   

3.
李安是第一个在美国好莱坞乃至世界影坛上崭露头角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导演.他的电影题材多变、风格迥异;既能从中获得艺术的审美趣味,又能收获绝佳的票房收益,在华语世界和西方主流社会都得到了很好的认同.文章试图从李安电影的文化特性、影片反映的人性关怀以及与商业诉求的完美融合三方面进行阐述,来引发对于中国当下电影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们和总导演去年初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搭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意大利著名电影艺术家们编剧并导演的大型彩色历史故事电视、电影系列片《马可·波罗》,正在拍摄内景.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第一个向西方揭开了中国和东方之谜.他在中国居住多年,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曾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尽管是商人,但是使他更感兴趣的却不是商品,而是人,中国各民族的人.他的  相似文献   

5.
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是诸多要素决定的,但谁都无法否认导演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核心作用,导演可以给他制作的电影赋予独特的"灵魂".影视作品会表达着导演的创作思想,我们通常称之为导演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等电影理论观念。《塔洛》和"2017华语电影展"的出现表明了海内外学者、电影导演、观众正试图通过多元对话,逐步促成一种中国电影"文化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电影《成吉思汗的宝藏》继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签约担任艺术总监后,阿维·阿拉德又签约担任制片人,他是目前全球累计票房最高记录的保持者,其《复仇者联盟》、《蜘蛛侠》、《X战警》系列电影都广为各国观众所喜爱。阿维·阿拉德有很深的"英雄系列"情结,加盟《成吉思汗宝藏》后,就提出拍"成吉思汗系列",还特别推荐了前苏联的文学巨著《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拔都汗》是他看好的电影改编作品。为他  相似文献   

8.
“我是藏族人,迄今最大的梦想,就是拍出纯粹的藏族电影,关注最普通的那一个群体,然后完整地艺术地再现。不需要刻意地虚构、创造什么东西,不像以前写小说,我必须把自己藏在镜头后面很远的地方。”——万玛才旦一部纯藏语的原生电影一部华语电影中少有的“纯净”的藏族电影一部表现了日常的、精神性的、令人心生感动的藏族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因此获奖!2005年11月12日晚,海南三亚。竞争200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的导演,强手如林,进入提名的导演只有三位,他们是大名鼎鼎的顾长卫、小有名气的刘浩,还有一位谁都不知道他来历的万玛…  相似文献   

9.
《锹里奏鸣曲》是我国第一部苗族原生态电影,也是韩万峰导演的第四部民族题材影片。在此之前,他相继导演了《尔玛的婚礼》、《我们的嗓嘎》和《梯  相似文献   

10.
静静的嬗变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岁末,一个新锐的藏族导演带着他的第一部力作风尘仆仆赶来,为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涂上了一抹重重的油彩;这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第一部藏族人独立编导的本土电影,它以本民族的独特视角,真实地展现了发展中的新西藏,同时,它也在向我们诠释着一种全新的电影理念;万玛才旦和他的《静静的嘛呢石》,载着对我们对西藏电影,对民族电影的无限希望,一路走来——近期,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他的本土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可以说是成为了影视文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在电影拍摄完成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万玛和他的这部处女作就多次荣获国际、国…  相似文献   

11.
奋发的永顺     
《民族论坛》2007,(11):61-62
1986年,中国电影导演谢晋在湖南为一部名叫《芙蓉镇》的片子寻找电影取景地,有人向他推荐了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的王村——一个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与世无争的地方。最后,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终于让谢晋下定决心把《芙蓉镇》的取景地放在了这里。谢晋当时也许没有想到,这个被他喻为"深山碧玉"的王村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因《芙蓉镇》的成功声名鹊起,成为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郁丹  刘冬梅 《中国藏学》2017,(1):172-179
文章以当代中国藏族电影导演万玛才旦的系列电影作品为例,探讨了当代藏族影片如何对全球化和现代化与佛教价值观之间的张力进行表述,对其电影的国际化创作过程进行阐释,同时也探讨了当代藏族电影的跨族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牛颂 《中国民族》2013,(6):76-76
1911年,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发表论著《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卡努杜认为:电影综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六种艺术门类,被称为“第七艺术”。从此,电影成为全人类的同一个艺术、同一个梦想。转眼一百多年过去,电影这门艺术却被商业、被票房、被娱乐、被技术乃至赚钱的欲望重重“绑架”,成为艺术市场化的“人质”。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中国纪录片《船工》在第11届上海电视节上最为耀眼,一炮双响,获得"最佳人文纪录片"和"评委会奖"。《船工》的主人公就是本期封面上有着"三峡纤夫活化石"之称的三峡纤夫谭邦武。十年前,当《船工》剧组在巫峡出口的沙滩上拍摄时,巴东籍摄影家郑定荣跟随采风,拍下了封面上的这幅照片。照片定格的那年,谭邦武85岁,正是被海内外媒体包围的年代,谭邦武一家自三峡工程开始启动后,就常常被媒体记者包围着,名片都收了半箩筐,就连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也邀请他在电影《熊猫与女人》里扮演过角色。而今,三峡蓄水了,昔日汹涌的波涛变成了平静的湖面,谭邦武也真正地老了,从他的脸上再也看不见搏击江水的自信,他的白龙舟也一天天任岁月剥蚀。前不久,当记者再次看见谭邦武时,他已经不能像往日那样走稳步子,从他布满刀刻般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孤独、失落......就像《船工》的导演姚松平的拍摄心路历程一样,对一种将要逝去的文化形态、生存状态,怀着一种"仪式"般的敬畏,呈现出一种"挽歌"似的绚烂,我们本期推出的《封面话题》,再一次来解读三峡纤夫文化,并将在栏目采写过程中对三峡纤夫文化解读的新收获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马筱薇 《中国民族》2012,(Z1):151-153
2011年4月北京怀柔杨宋镇举行的"民族影视高端论坛"上,有一位著名的导演率性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大声疾呼。他提到,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并没有专门的政府奖,只能以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名义,与其它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共同争取政府奖项。农村题  相似文献   

16.
杨蕊 《中国民族》2012,(Z1):119
常规电影通常是运动的,包括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动作,是对于人物、事物随时间变化的一种刻画、一种延展。但杨蕊的纪录片《翻山》是一部反运动的、相对静止的电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反电影规律的。所以人们总是把"中国实验纪录片新锐导演"这个称呼和年轻的杨蕊联系起来。对此,杨蕊也不反对。  相似文献   

17.
正新春伊始,北京798艺术区也如复苏般地人流涌动。艺术区内的零艺术中心也推出了今年第一个展览——"力歌2021"。这个展览是旅居马来西亚20多年的中国艺术家丛力歌第一次在祖国展示她的作品。她带来的是"逍遥——水母系列"和"遇见——都市风景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18.
梁黎 《中国民族》2012,(Z1):120-125
她视电影如生命,如自己的恋人。她希望生命中永远充满善良和谐的光辉。她的生活中除了电影,就是照顾两只捡来的流浪狗。她执着地用电影向人们描述她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无论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侗族导演,她的电影都以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主题来讲述让人温暖和感动的故事。这些电影可能没有很高的票房,不被追捧,而且,其价值也许要在10年或是50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几十年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很漫长,但她一直说"我会坚守"。她的名字叫丑丑。  相似文献   

19.
张钦若油画作品表现性语言的形成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性情分不开。不慕名利,对艺术保持纯真自由的艺术品性是他作品表现性语言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其次,他的语言形式与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尤其是表现主义有着密切关系。最后,张钦若内化中国意象美学"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表达方式,使得其作品营造出一种传统国画大写意的造境之美。  相似文献   

20.
王康  杨拓 《中国民族博览》2022,(11):190-193
1994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最佳男主角奖等大奖。在斩获大奖的同时,该片在豆瓣电影上也获得了9.3分的高分评价。《活着》讲述了徐福贵和他的家人的戏剧性故事,反映了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在影片中,张艺谋导演在展现福贵生活故事的同时,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这个家庭的风风雨雨,谱写了一部历史,生动地描绘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本文将结合电影《活着》进行分析,探究张艺谋导演在影片表达手法方面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