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尔盖话是四川境内的一种安多牧区方言,本文主要从音系学和语音学的角度对若尔盖话的音系进行描写和分析。本文共分为两部分:1.绪论,简述当地人文地理情况和研究概况;2.音系说明,对声母、韵母及音高模式进行描写。若尔盖话音节结构比较复杂,声母和韵母比较多,没有辨义的声调,但是有固定的音高模式。  相似文献   

2.
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复杂演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语言或方言之间虽然有相当严整的语音对应关系,但实际读音的差别之大往往又超乎可能的音变设想。所以我们经常很难解释共时平面上语言或方言的差异现象。语言研究中曾探索过各种音变模型,如同化、异化、换位等等,然而这些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解释行为复杂的历史音变现象。从汉藏语言来看,包括汉语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原始形式都呈复杂的声韵结构形式。例如藏缅语的藏语安多方言、道孚语、嘉戎语的声母可能由二合、三合乃至四合辅音构成,这样复杂的形式其历史演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1977年,张琨在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了《藏语在汉藏语系比较研究中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语音问题,而且列举的例证几乎全部是藏缅语族的语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例如藏文的语音结构是否代表了原始藏语或原始藏缅语;藏文的前加字、上加字及重后加字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它的历史演变对声调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等。这篇文章发表20年来,藏缅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人们的认识已大大提高了一步。本文拟在张琨先生文章的启示下作些补充论证,特别想从语法角度探讨一些问题,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文中在归纳久治话声韵母音位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藏语声韵母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语音演变的方式.作者认为,从纵向的历时比较,即从藏文文字的结构及各类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横向的空间比较,即从方言的差异理出时空的对应规律,分清演变的条件和时间上的发展线索,这应该是研究藏语语音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诶话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壮语、仫佬语在语音上的异同,结果表明:诶话声母与罗城(东门上南岸大银)仫佬语非常相似;韵母和声调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十分近似;诶话在语音上与壮语差异较大。综合这些特征,本文认为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侗水语言对于诶话的形成是基础性的,韵母和声调趋同说明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汉语土拐话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藏文早期碑文和敦煌藏文历史文献,考察了连词cing/zhing/shing的语法化进程。文章主张cing/zhing/shing是由实义词zhing演变而来,从现有资料推测,zhing可能源于实词bzhin。  相似文献   

7.
对于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声调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汉语的声调有辨义功能,因此学好声调又是非常重要的.安多方言就是藏语中一个无声调的方言.本文以使用安多方言的15位藏族学生作为考察对象,对他们的发音材料进行了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方言俚语都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但是它又不全然是由于地域原因而产生的语言变异,这是因为除了地域原因之外,隐藏在它们背后的还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原因。近两年,笔者因教学工作需要,接触到一些藏语的方言俚语材料。通过对其中部分材料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在研究这些方言俚语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联系社会与历史进一步加以分析研  相似文献   

9.
导言中外历史语言学者一致认为汉语和藏语是同属于汉藏语系的两种主要语言。藏语(拉萨话)动词是语法范畴复杂,在句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词类。藏语动词有时态、人称、语气、及物不及物、自主不自主、使动非使动等语法范畴。汉语动词有体、语气、及物不及物、主动被动、使动、非使动等语法范畴。古代藏语部分动词有丰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拉萨话中形态已归并简化,趋于消失,代之而  相似文献   

10.
格日杰布 《西藏研究》2023,(3):76-82+161
古藏语言说动词skad(■)从实义动词逐步演化为引语标记、比拟格和传信标记。在8—10世纪的吐蕃碑文和敦煌藏文文献中,skad作实义动词、引语标记和比拟格。而在11世纪之后的文献中,普遍用作传信标记。这些不同的用法呈现了该词从实词逐步演变为虚词的完整阶段。藏语言说动词中,比拟格的案例并不多,这一发现不仅能丰富藏语动词语法化词库,对其他藏缅语族语言动词语法化研究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同时,通过界定功能演化顺序,有望为古藏文文献写作年代的确定提供更多语言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彝族诗歌的音律,从原文看与汉语诗歌相比有根本的不同,其基本形式是押包括韵母、声母、声调在内的音节.彝文文献长诗的音律,也是押的音节,是对一般诗歌押音节模式的灵活运用.在一个长诗文本中,交替着押不同的音节,且有时为行行押,有时为隔行押,有时为段尾押,有时为句首押,有时为句中押,使作品在音律上呈现出起伏变化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的音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的异同。本文的研究,首先是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主要由四个部分支撑下来:第一,维吾尔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二,西班牙语音节组成与特点;第三,部分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对比;第四,基于音节对比的分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维吾尔语有八个元音,西班牙语有五个元音,而西班牙语中的五个元音在维吾尔语中都有。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没有舌尖元音。2.西班牙语中可以有二合元音与三合元音,维吾尔语音节则没有。3.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有18个相同辅音,维吾尔语中的6个辅音在西班牙语中则没有,西班牙语中的14个辅音在维吾尔语中没有。相对维吾尔语来说,西班牙语中有较多的浊辅音。4.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音节中不能没有元音,辅音不能单独构成音节。西班牙语中有流化现象,维吾尔语中则不发生流化现象。5.西班牙语没有摩擦音与非摩擦音,维吾尔语则没有牙齿摩擦音、腭鼻音、卷舌鼻音"?"、卷舌边音"?"。6.维吾尔语和西班牙语都有元辅音组合,西班牙语的元辅音组合则很少。本文通过现代维吾尔语与西班牙语音节比较,根据两种语言音节上的异同点,提出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一是讲解音节知识;二是根据音节知识讲解具体的语言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止贡赞普父子的事迹藏文史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总的看,这些记载的基本情节较为相似。但详加比较和甄别则可发现这些史籍记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耐人寻味的是,透过这种差异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藏文史籍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传承系统。为此,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对藏文史料的演变与传承系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齐江蕾 《中国藏学》2023,(1):189-195+220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数字出版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藏文数字出版工作应时而上,积极融入我国数字出版规划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藏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藏文数字出版的发展机制构建、藏文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几个方面,阐述藏文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及策略等,认为藏文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优秀藏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继承弘扬,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简而言之:从原始信仰的角度来说,“傩文化”就是“神农文化”,是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傩神而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是神鸟的崇拜者,所以“傩文化”也就是“鸾(luan)文化”;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最早种植的是糯稻,所以“傩文化”也就是“糯文化”。由于原始人的语言简单,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往往是用一个相同的音加上声调变化来表达,有了文字之后,就用象形、会意、记音等方式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贺州本地话“古端母浊化”、“古精清母塞化”、“古从心邪母合流读[θ]或[f]”等若干特殊语音现象的语源及其历史演变的探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贺州本地话语音系统在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较深的古百越语语音影响的烙印。这些特殊的语音现象是长期、频繁的语言接触过程中语言渗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三字结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实义语词按词序组成的诗句结构.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屈原大量使用"三字结构"所创造的奇偶相谐的诗歌句式,不仅构成了屈辞新诗体的要素,而且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句式及其语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藏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点。作为语言艺术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成语,由于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又有某些共同之处。藏语成语,含蕴丰富,具体生动,笔者就藏语成语的结构形式等方面,跟汉语成语作了一些比较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语音的历史演变会对语音的组合产生影响,并在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结构和音韵系统中留下一些"空格(slot)"或缺口.对"空格"或缺口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探究语音或方言语音历史演变轨迹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象州疍家话音系结构中的"空格"现象,可以考察象州疍家话音系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0.
论藏文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利用藏文文献是藏学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文文献信息资料作为藏学研究的基础和先导,对藏学研究的开展和升华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或地域的原因,对藏文文献的整理、研究、开发和利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冀有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