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寅1470年出生于苏州,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苏州吴县人。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董其昌云:唐伯虎虽学李希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七百八十六卷)。其父为商,唐寅自幼聪明颖悟,并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师从文征明父亲文林教导,由此结识苏州士绅及文人,认识了沈周、吴宽、祝允明等。年轻时为人放荡不羁,志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微课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模式,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美术教学过于注重美术学科本身,缺少对于美术教育资源综合性、多样性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微视频课程和传统山水画教学的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兰善兴 《民族学刊》2013,4(3):44-53,108-110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在中国艺术史、美术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如此,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恢复并接续了上古中国山川"圣地"崇拜的传统。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将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看作是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追求中,蕴含着山川在"封建"之前的神圣性,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只是,山川的神圣性,并不直接体现为远古式的"圣地",而更加人文化。在这种人文化的神圣性中,文人士大夫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之下,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得山水画发挥了接续"道统"的作用,而这一点又使得山川与近期关于人类学文化自觉的讨论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独特且重要的一个时期,政权的更迭、社会的分裂使得魏晋名士在继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统之后,不得不另觅其他的价值关怀。玄学也因而滋生兴起,崇尚老庄,重形而上的思辨,企图在"自然"与"名教"中不断调和。这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人大家,玄学名士如竹林七贤;诗文如曹氏三父子、陶渊明、谢灵运、左思、陆机;画家如顾恺之、宗炳、陆探微;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锺繇等。他们既是前无古人的文学与艺术巨擘(如王羲之、陶渊明、顾恺之),同时也是文学与艺术体裁的开创者(如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魏晋名士既对两汉"经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也逐渐在清谈思辩的风潮之下回归人性的本真与自然。于是,对于山水的意识观念便逐渐脱离神学气息与道德色彩,而契合于山水自然本身。一系列的山水文化,如体验山水清音、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绘画与书法等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7.
从解读"道"的内涵着手,进而扼要分析"道"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影响,认识中西艺术的基本差异.  相似文献   

8.
49刘万年西藏山水画选@刘万年~~  相似文献   

9.
人们生活和活动场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因气候环境,民族习惯不同基本形成了各地方特色建筑.江南民居更是由于湿润的气候,优美的山岭,灵动的水,依山沿河而见的民居相互穿插.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江南民居造就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人居环境,宜游宜居,可诗可画.当代江南民居各种画法自成一派,不但绘画理念、构图方式也有区别,笔法墨法也有很大变化,水墨画中表现江南民居的技法也林林种种,但每种技法中也往往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只是画家在某个领域做的更加突出,更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但无论怎么发展与创新也只是技法上的异同,画家对江南民居的留恋之情一直未变,因此,当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居画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江南民居画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生活和活动场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因气候环境、民族习惯不同基本形成了各地方特色建筑。江南民居更是由于湿润的气候、优美的山岭、灵动的水,依山沿河而见的民居相互穿插。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江南民居造就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人居环境,宜游宜居,可诗可画。当代江南民居各种画法自成一派,不但绘画理念、构图方式也有区别,笔法墨法也有很大变化,水墨画中表现江南民居的技法也林林种种,但每种技法中也往往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只是画家在某个领域做得更加突出,更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但无论怎么发展与创新也只是技法上的异同,画家对江南民居的留恋之情一直未变,因此,当代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居画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江南民居画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我喜欢画园林山水源于我对扬州的热爱,它可以让我游走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以最本真和自然的情境融入到画里,当我亲切的走进它,你会发现自己也渐入佳境,用水墨画表现所见的花花草草还有亭台楼阁都感觉有一种民族精神和骨气所在。诚  相似文献   

12.
梅清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是宣城画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师古而不复古,学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独辟蹊径,在师法传统、师法自然的基础上,由有法进入我法再升华到无法的自我境界.他爱古人完全不同于四王那样机械地重复古人,而是借古开今,他虚怀若谷不薄今人,孜孜以求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由于主要的创作群体"文人士大夫"的特殊境遇,使他们在"以画寄情"的过程中,以高逸为尚,强调脱俗的境界.尤其是以"元四家"为首的元代绘画,在重视抒发个性感受的同时,更强调以意境入画,真正把中国山水画提炼到一个纯粹意境化的审美高度,使"逸气"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魏晋"杂胡"释义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是匈奴的专称,但匈奴帝国部族构成复杂,为示区别,把匈奴单于部族之外的别部称作"杂胡".故魏晋时所谓"杂胡",其本义是指匈奴帝国解体后,曾经与匈奴部族有过政治统属或血缘关系的有关部族."杂胡"是指其种类繁多而言,并非指其小弱.至唐代,匈奴杂胡均已消失,惟西域昭武九姓胡依然保留有种类繁多的特征,故在隋唐以后昭武九姓逐渐独擅杂胡之称.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未直到隋开皇九年,我国基本上处于分裂动荡的时期。这期间虽然有西晋的统一,但其统一全国的时间太短,仅30余年。在这一南北分裂的时代里,割剧北方的曹魏及北魏等王朝,都将_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征讨南方的政权上,同时,又对处于偏远的西北地区的青海东部等地区,亦加以管理,置郡设县,派官施政,以固边塞,解除西顾之忧。现将其管理方略分述之。一曹魏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随后,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曹魏政权控制着…  相似文献   

16.
隋唐以来,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这来自于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出彩的山水画家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作为学习、研究、探索山水画的后辈,在体会这笔墨意趣时,有自身浅薄的感受,在学习先辈们的前提下望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许多职业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本文以华喦为例,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诗歌、书法和绘画的相互融合,通过有形的画卷和书法,对无形的诗意进行展示,体现出了一种对于静和空的禅意追求。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华喦山水画中文人化倾向的成因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山水画受到道家思想的浸润,因此十分关注意境空间的创造和研究,利用浓淡、整体与局部、体积与颜色等方面的有效对比,营造具有优秀审美价值的空间关系,从而反映画家内心世界和思维情绪.意境实际上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升华,利用虚实变化对景物形象进行描绘,以实写意,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最终达到表现意境、深化作品的效果,这正是中...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产生于六朝,起初只作为人物画叙事场景的点缀。唐朝中期,青绿山水画由李思训父子推向成熟。另一面,王维力主变革,在士大夫们水墨更宜乎道的时代呼唤中,王维提出了水墨兴吾唐代的口号;在度物象求其真的时代追求中,理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視。于是皴法应运而生。五代,荆浩、董源的出现,确立了皴法的型态基础,使山水画技法得以初步完善,促使了这一画科进入了文人画自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隋唐以来,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这来自于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出彩的山水画家先辈们的努力.我们作为学习、研究、探索山水画的后辈,在体会这笔墨意趣时,有自身浅薄的感受,在学习先辈们的前提下望提高自身的修养、学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