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元226年曹丕死了,40年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曹操一手创立的曹魏灭亡。但是曹丕确立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却保留了下来。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代通行的选官制度。九品就是把人才由专门负责品评的中正官分为9个等级,从上上、上中、上下……到下下等。到了隋唐以后虽然还是叫九品,但是分得更细,还分正从两阶,上下两级。这个品级在当时成  相似文献   

2.
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人才。人才既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要耗费经济力。人才培养的经济效果好,会加快人才的培养,反之则会浪费资金,浪费人才,耽误建设的时间。尤其西藏在人才奇缺、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讲究人才培养的经济效果,更显得十分重要。人才的经济效果问题,从培养到选拔、使用上都有体现。培养则是基础,并与经济效果的联系最密切。这里,就提高人才培养的经济效果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才职业流动是一个动态概念,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主观选择的不同而发生变动。本文一方面依据青海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从人才职业的流动程度、方向、产业、行业、所有制、空间分布及人才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未来几年青海省人才职业流动结构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合理展望;另一方面,对人才在职业选择上的经济利益、自我实现及主观理性等三个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青海人才职业流动仍然存在较大的主观障碍和客观持续压力。本文为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青海人才职业流动的模式及社会管理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1930年我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 ,1 980年在北京大学筹建社会学系时我又担任了北大的教授 ,其间虽然跨越了 5 0年 ,却一直与北大保持着很深的关系 ,这是因为燕京、清华、西南联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无法与北大分开。而从北大正式建立社会学系到今天 ,已经 2 0个年头过去了。回头看一看 ,七十多年来 ,我从青年时代选择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一门学问 ,把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 ,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因之这门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成了我一生中一项主要的天职。在 1 988年北大校庆、 1 992年社会学系建系 1 …  相似文献   

5.
卷头语     
从天山脚下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由塞北江南至青藏高原,活跃着一支始于50年代延绵40个春秋,并将不断茁壮成长的少数民族各类干部的大军,在这支政治、技术人才的行列里,有数以万计的人是从她们的摇蓝——地处兰州的西北民族学院里成长起来并走上各条战线上去的。母校已迈过了四十年的路,这条路,几乎是和新中国的道路同时申延在我们的面前。40年有过曲折,也有过风雨,但毕竟在旧中国民族人才荒芜的莽原上,是中国共产党首创的西北民院用她丰硕的桃李点缀了各民族历史的春天!今天,抚今追昔,我们可以无愧地说:西北民院40年的道路,同样是一条灿烂而光荣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地处鄂、川边界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根据当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合多种经济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振兴山区经济的道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实践中认识到:要把山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大办职业技术教育。为此,他们提出了“一手抓多种经营,一手抓科学教育”的建设方针。几年来,这个县除了培养一些必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之外,着重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从1980年起,全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人才本土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民族地区人才本土化的现状及其障碍的分析,从教育、环境、机制和引智等角度提出了民族地区人才本土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他创业的第一桶金1995年,马国强从象牙塔的讲坛走进了中国钢铁航母——宝钢,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转型。从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马国强留在了学校,教授成本会计、工业会计、会计信息化等课程。9年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被宝钢作为紧缺人才引进。到宝钢以后,他的职务不断晋升,管理职责也在不断变换,他很快就在新的工作中有出色表现。这在宝钢股份上市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00年12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内人头攒动。宝钢股份这一国内资本市场的“航空母舰” 即将 "横空出市",18.77 亿…  相似文献   

9.
西藏工作事关国家全局.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采取的又一强力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抓细抓实.自2016年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湖北省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从全局着眼、从实处着手、从细处发力,确保了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各项工作的落地生根,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院校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省联考,二是通过校考,一般省联考培养的是音乐教育普及型的综合性人才;而校考主要是培养音乐演奏或演唱专业突出的表演性人才。改革开放40年,专业性人才已经层出不穷,而普及型音乐教育还有待提高。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家长们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琴童数数惊人,但存在盲目性,导致孩子们学一门艺术,结果恨一门艺术。因此对于音乐高校培养普及型人才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课程是否能够为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教学基础,关系着整个社会音乐普及教育的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缺乏生动、有趣的综合性课程进入校园。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浪潮涌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德育工作能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入手,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阐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以达到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质量,继而影响到四化建设。近几年来,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高校学生中学风问题较多。加强学风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实践,论述了从考试管理入手加强学风建设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博士服务团工作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主管,每年从中央有关单位和东部有关省市选派博士到西部等地区服务锻炼,自1999年开展以来,已累计派出23批4600多名博士,是支持西部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锻炼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非凡十年,春华秋实。国家民委按照工作安排部署,从2013年起选派10批30名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贵州、陕西等地服务锻炼。这是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博士们发挥理念新、信息灵、联系广、专业深优势,探索创新,用心用情用力无私奉献,在成长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西部等地区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祖国大地上绘就了人生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27日,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民宗委(省援藏办)联合组织召开培训会,欢送50名半年期专业技术人才赴藏开展技术援助工作。至此,由湖北选派的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今年已达115名。据悉,此次湖北50名专业技术人才是分别从武汉、襄阳、宜昌、黄石4市和省直单位遴选出来的,他们平均  相似文献   

15.
张璇 《中国民族》2015,(12):20-21
前不久,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从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省市选派39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组成第16批博士服务团赴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民族地区服务锻炼。为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组部、团中央先后选派了15批博士服务团共计2000余人赴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服务锻炼,期限为1-2年。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4,(7):4-7
正六十年峥嵘岁月,在历史的长河只是短暂的瞬间;六十载春华秋实,通道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4年5月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道各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全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解决温饱、从人背畜驮到自来水入户、从羊肠小道到村村通车、从点煤油  相似文献   

17.
钟红 《民族论坛》2006,(12):32-33
据统计,我国高校贫困学生人数占在校生的15%—20%,有的甚至高达30%。为了让这些寒门学子上得起大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从1999年开始施行助学贷款制度。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开始到现在,并没有收到良好效果。因为按照目前高校困难生的数量和比例,国有银行每年应该贷出160亿元左右,可是从1999年底到现在,全国一共才贷出120多亿元。我们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政府主角未确立;二是银行执行不力;三是相关单位管理欠人性化。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确立政府在助学贷款运行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18.
·我们民族大学不可能办成北大、清华,但是我们能够发挥北大、清华做不到的一些功能。比如说北大、清华培养的一流人才可能出国,可能留在中关村,可能到一线城市;但是西北、西南那么多基层民族地区,也需要干部,需要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就只能依托民族大学来培养。也许你今天看不到,明天看不到,但是在10年、20年之后,你就非常清晰地看到民族院校毕业生在我们国家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很有发展潜力。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要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关键问题是加强智力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各级干部的管理水平,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在全面考察了西藏工作后,认为西藏经济要振兴,关键在人才,提出了“在内地办学,为西藏培养人才”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的决定和确定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在内地16个省市,利用当地学  相似文献   

20.
江南情系中西部文/冯文怀中央统战部于1989年和香港培华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中心;1996年4月1日,又建立了苏州分部。分部落成之际,迎进了第一批来自18个省区、22个民族成份的45名县处级学员———到苏州学习的干部,普遍表达了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