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66-167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表现载体,其中,国画花鸟创作就是极具中国味的艺术载体之一,在中国绘画表现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国画花鸟创作写生表现上,主要掌握的是创作者对不同事物的感悟,花鸟画表现中的传统写生形式可以划分为工笔花鸟写生、白描花鸟写生等,绘画创作者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观察,进而在纸张上创造表现出极具神态特征的形象内容。由此,本文以"国画花鸟创作写生方法及创作探究"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升国画花鸟创作表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变迁中传承发展着的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中国画自古以来特有的审美情趣。而构成工笔人物画最精彩的元素之一当属绘画的"真实美",无论是真实地反映物象还是真实地展现画家内心对物象的理解,皆体现了以"真"为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变迁中传承发展着的工笔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中国画自古以来特有的审美情趣.而构成工笔人物画最精彩的元素之一当属绘画的"真实美",无论是真实地反映客物象还是真实地展现画家内心对物象的理解,皆体现了以"真"为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当代工笔人物画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新,以多样的装饰性艺术语言冲击着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印象.在色彩、造型等方面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独具浓厚装饰性.装饰性作为一种风格而存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丰富着工笔人物的绘画语言.我们应当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有益的方面,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当今工笔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具有丰富的色彩、精妙的技巧,严谨的造型,对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和绘画特点进行了巧妙的回答,再现了生活中的美。当今社会,是工笔人物画飞速成长的阶段,工笔人物画中也逐渐加入了意象表达,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人们通常认为,"以形传神""迁得妙想"是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但也可以通过线条的灵活概括、设色的随类赋彩,让简练驾驭繁复,通过色彩抒发情感,把意与形相互交融,情与景相互辉映,从而达到气韵生动、多元共生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牡丹,向来被奉为花中之王,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描绘的对象。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花鸟画多元发展,无论写意、工笔等多门类都有创新突破,专画牡丹的画家亦不乏其人,也有不少佳作问世。期间,被誉为“中国的牡丹王”的耿起峰,就像他所钟爱的牡丹那样成为牡丹画者之王。耿起峰的画,勾线造型设色敷彩都独有自家手段,自成一体。他用中锋铁线勾勒,且大多用长短不一的直线造型,转折处棱角分明,描绘的物象柔中有刚,强化了节奏感,这种处理手法与画面总体风格和平面构成图式的现代感和谐统一,形成大势,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花、枝、叶、干是组成牡丹花…  相似文献   

9.
徐渭作为大写意花鸟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改明代以前的花鸟风格,开创了明代花鸟画大写意绘画新风,丰富了中国画的绘画种类。徐渭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其身上体现了16世纪中晚期的时代精神和特定的心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徐渭的大写意花鸟作品体现出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终极美学追求:对真、善、美的探寻,具有美的永恒的价值。同时,他独特的艺术思想在他的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笔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徐渭作为大写意花鸟的标志性人物,应学习其大胆,并且勇于创新的一面,不断使中国画的内容愈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其画面构图精巧、色调和谐、技法高超,以绢本设色工笔花鸟的形式描绘了群鹤飞舞的画面。这幅作品创作于1112年,时至今日,也仍有着为人所公认的艺术审美价值。但除了艺术价值,《瑞鹤图》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寓意,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历史渊源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从起初的存在但不受重视,到后来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亦或许是朝代的改变、帝王的喜好,它开始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接受人们的追捧.在宋代工笔小品画家们的笔下,一丝不苟的透视造型、精致的晕染设色、蕴含诗意的构图想象,都为后代的工笔花鸟小品画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杨钢,成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画家,四川巴蜀书画院特聘画家,成都画院特聘画家,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旭日装裱艺术院副院长,成都民盟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工笔花鸟画院画家。杨钢是近年来活跃在工笔花鸟画坛一位颇有潜质的四川青年画家。他的工笔花鸟具有比较明显的传统院体画风,且颇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摆脱了传统花鸟题材的局限,语言层面强调传统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枯燥的临摹,传统符号在画家审美重构中重新被认知。本文重点对马远《水图》中“水”的代表性符号进行阐释,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秦艾、陈小琴将“水”传统符号转化更得理性和观念化,绘画题材和画面图式都有新的创新,作品呈现传统的精神脉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摆脱了传统花鸟题材的局限,语言层面强调传统的精神体验而不是枯燥的临摹,传统符号在画家审美重构中重新被认知。本文重点对马远《水图》中"水"的代表性符号进行阐释,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秦艾、陈小琴将"水"传统符号转化更得理性和观念化,绘画题材和画面图式都有新的创新,作品呈现传统的精神脉络。  相似文献   

15.
物以神聚     
正范扬先生在当代中国画坛负有盛名,从1984年创作的大幅主题性作品《支前》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开始,几十年来,他在艺术上激情涌发,以开阔的思想观念不断探索,笔耕不辍。他的画路宽广,山水、花鸟、人物皆长,写意、工笔、书法跨界贯通,喜欢在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上多做尝试,从挑战自我出发,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大  相似文献   

16.
水陆画是佛教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的产物,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其始于唐,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时期,近世以来逐渐被人们淡忘。它是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笔重彩的补充和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绘画艺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藏族的唐卡绘画与汉地传统的工笔绘画分别属于我国绘画艺术的两个分支。它们在色彩、线条的处理上有着独具自我的特色,对于画面的技法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上它们存在着一些异同。本文拟从题材的选择、构图、色彩及线条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并对这二者之间差异性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我们对这两类画种的审美意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年届古稀的壮族画家罗鼎华先生,博采众长、独辟蹊径,画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他擅长画山水花鸟,尤长于画鱼,作品驰誉中外。其子罗巧宝、罗巧贵及十一岁的孙女罗蔚云,都先后走上绘画艺术的道路。小蔚云五岁学画,七岁发表作品,她画的《葡萄》,曾获一九八二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儿童艺术展览会银质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绘画艺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藏族的唐卡绘画与汉地传统的工笔绘画分别属于我国绘画艺术的两个分支.它们在色彩、线条的处理上有着独具自我的特色,对于画面的技法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上它们存在着一些异同.本文拟从题材的选择、构图、色彩及线条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并对这二者之间差异性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我们对这两类画种的审美意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和需求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绘画形式其带来的视觉享受,开始将审美需求寄托于传统与现代融合而产生的新型绘画艺术形式上。为此,本文结合时代审美需求对我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美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对我国新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美走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