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促进学生学行并进、全面发展。本文对近年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和梳理目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为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提供科学建议,以推动研学实践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跨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以及挖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要求,围绕专业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尝试进行“学-研”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这一模式以心理认知与思维科学为指导理念,以实现学习研究与价值树立的均衡发展为目标,以问题析出、知识整合、结构搭建为主体要素,构建紧密关联的三大教学模块,以此为支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利用“学-研”一体教学模式,可以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移默化,对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进行体系化与链条化的理论知识整合、类型化与框架化的认知结构搭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跨学科思维与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性提问、系统化思考、个体化判断,实现学习与研究综合能力以及思想政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3.
4.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历来是不同时期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中国的多民族国情和民族问题,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位置,并不断探索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丰富和发展了民族工作理论,深化了民族工作实践.青海的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是我国多民族状况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典型.历史上为羌族、月氏胡、鲜卑、吐蕃等古代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后经元明清时期的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六个世居民族为主体、包括人口在万人以下诸多民族成分的多民族居住格局,构成当代青海居民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人文素养成为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曾在开展深化教育改革工作上指出,要重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积极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在实践中加强理想信念,将红色革命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文化优势,对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民族学是作为英语Ethnology的译语而流行于世的,最初它被包括在人类学这一含混不清的总称中,但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相对于研究人类体质的体质人类学,人们逐渐把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看作为民族学。所谓文化,是指对野蛮民族这一意义上来考虑的,因而民族学就是通过对未开化民族或与其相近的落后民族的文化的比较研究,以达到恢复人类文化这一目的的一门学问,这是人们通常对民族学所下的定义。不过,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民族学开始增加新的内容。马利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主张作为先驱,几乎与此同时,拉德克利夫-布朗将以前的民族学划分为他所谓的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后一门学科比之各历史性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但是,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淡忘,亟须社会各界人士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获得下一代的传承。本文基于艺术设计学视角下,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在于诸位也许会对远离中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所进行的蒙古学研究感兴趣。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情况对中国学者来说总是较难得到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19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蒙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俄国。可以确切地说,沙皇俄国的某些重要学者并非俄国本土人,例如:艾萨克·J·施密特(1779~1847)、约瑟夫·科 相似文献
9.
《西北民族研究》2019,(4)
中亚在历史上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要冲,如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基于对中亚历史性定位及其近代变迁的梳理,本文对中亚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演变作了分析性叙述,梳理了中亚民族学的既有脉络并概括了当代中亚人类学研究的相关重点,认为理解中亚地区曾经有过的古典传统,接续性地发掘与利用历史学、东方学、民族学等在中亚领域的既有资源,将会为当代中亚的人类学研究提供必要而有效的知识资源,也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些学科之间的资源竞争与紧张关系。结合中国的相关研究,如何处理好包括历史学、东方学等在内的中亚研究古典传统与现代民族学、人类学路径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以中国为主体与立场的中亚人类学研究的未来走向。立足于对区域特殊性与历史积淀性的理解,我们所构筑的基于整体理解的中亚人类学框架与路径,必须与西方既有研究中的殖民学术色彩划清界限,与此同时,又必须汲取东方学认知中的合理要素,并整合既有的历史学、民族学资源,从而形成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中国的"中亚人类学+"的研究路径与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检讨、思考当代民族问题和民族分立主义的基本认识是:一、“民族”是有不同层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关于“民族”的认识有许多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观念。力争nation地位是种种民族分立主义的共同要求,这就是“民族”概念众说纷纭、难以取得共识的症结所在。二、西方关于“民族自决、建立民族国家”的理论,早已不合时宜,用于东欧乃至当今世界各地是绝顶荒谬的。苏共民族理论最终失败,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与西方的民族理论划清界线。三、当今世界并存着“国际统一”(一体化)和“民族分立”两个方向相反的进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民族复生”为特征的分立倾向,既受封闭、狭隘的民族情绪的激励,又受以实现“民族原则”为目标的民族主义的鼓舞,是对当代政治的反动。当前,首先应该批判、摈除貌似公理的nation的国家、民族一体理论,以驱除民族问题上的种种迷雾。 相似文献
11.
苏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1)
《诗经》宋学对传统汉学有了重大突破,并且开辟了较明显的以文学解诗的道路,甚至在明代后期出现了短暂的文学性研究的高潮;但理学自身的“理”“心”矛盾又人为地堵上了这条路,使得宋明以后的诗经学在发展上重心偏移,一直没有能回到文学解诗的正途上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学科研究理念的逐步确立,历史人类学与其他研究领域也有了深广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赓续此一顺势,本文从壮学本身所处的境况出发,在探寻历史人类学与壮学研究领域的契合点的同时,将目光置于少有人关注的近代壮族边疆社会史的研究.以此为释例,在理论与方法上做些尝试性探究,以期为丰富历史人类学的区域和民族研究经验探引一二.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文化是人文科学的两大研究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文学与文化二者常常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文学文化研究意味着文化在人们的日常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模式,本文通过对文学文化的兴起与对象功能的研究,使文学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意义得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15.
土司学研究对象分土司及其本质、土司的分布、土司关系、土司制度与土司现象、土司文化及其整体、土司区的城乡网络格局等方面,就土司及其文化研究、保护和开发领域中遇到的理论难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名实吻合是我国土司研究的基本准则,土司的本质是"世袭",土司分布主要是时空群事分布,土司关系是土司制度的细化,科学处理土司文化、土司文献、土司文物与田野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捕捉传统土司文化的影子,最初的土司衙门是从土官居所中分建出来的等等观点。这中国土司学的"经世致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广西考古学研究与壮学建立发展的关系,认为壮族史的重建是现代考古研究为之奠定的基础,考古发现还为壮族社会的文明起源发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拓宽了壮学跨境跨民族文化比较研究的视野.广西考古学研究还促进了壮学新研究分支的形成,加强了新时期壮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如何推进今后壮学的持续发展,层出不穷的考古学研究仍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北民族研究》2017,(3)
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重要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性关联。在我们传统的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阶段性认识框架,一种是基于历史学维度的中西交流史或中外关系史的认知,另一种则是基于国际关系或政治学维度的中苏关系、中国-中亚关系背景下的认知。在前一种认知框架下,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理解和分析主要侧重于对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相关区域的认知;而在后一种认知框架下,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则基本服从于对苏联的认知以及之后与新独立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新关系。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具体空间上的断裂以及时间线上的空白,这种情况不利于我们形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整体性认知。本文将集中于这一断裂与空白期,对近代中国时期国内知识界对吉尔吉斯斯坦区域认知的流变过程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探究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形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图景,并揭示内在的流变过程以及在这种认知背后,知识界对中国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青海学"正处于起步阶段",青海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各相关学科的合作。影像表达自上世纪至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文化研究的另一支"笔"。本文对贾宁教授提出的文化命题"青海学"做出了正面回应,并试图通过无处不在的青海学影像,探讨史志和影像交叉研究的可能性,提出青海学影像志在文化重建和意义符号的传递时应遵循的理论基准。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总结近1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广西民族团结"四个模范"的原因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民族研究工作的新任务、新思路和新方法,开拓广西民族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完成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由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会员代表大会暨"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南宁召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