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帘意象不仅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更附着了很多创作主体的情感意志。本文探讨帘意象的文化内涵,对其初始意义进行追溯。文学意象本质上又是审美意象,它既要从物象中脱离出来,又要附着上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帘意象承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蕴,开拓了一个色彩斑斓、曲折深静、朦胧隐秘的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帘意象不仅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更附着了很多创作主体的情感意志.本文探讨帘意象的文化内涵,对其初始意义进行追溯.文学意象本质上又是审美意象,它既要从物象中脱离出来,又要附着上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帘意象承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蕴,开拓了一个色彩斑斓、曲折深静、朦胧隐秘的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第十二届荷花奖现代舞组作品《肖像》中关注到了非常态的、异化的审美体验之于舞蹈的重要性,本文从美学理念切入,从作品形象塑造、细节处理、内在表意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并引申出异化的审美表象与真实的表意内涵之间看似朦胧却实则紧密的关系,以辐射当下现代舞创作中非限定性语汇的使用与转化方式和幽默为表,真挚为里的表意通道。  相似文献   

4.
《相和歌》是中国民族舞剧经典作品《铜雀伎》中的舞蹈片段,编导孙颖老师在作品中复现了汉代时期盛行的女乐舞蹈——《盘鼓舞》。《盘鼓舞》因舞者敏捷踏盘踏鼓而舞的形式得名,既具有如飞似行的高超舞技又展现出独特的柔婉韵律,代表着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相和歌》的舞蹈语言、舞蹈构图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汉代艺术文化的审美取向与美学意蕴,以汉代舞蹈的形象与意象展望汉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5.
"梦"的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的常用意象,北宋词人晏几道就十分擅长以"梦"作意象。他所著的《小山词》通过高频次的"梦"意象塑造了带有花间词风的类型化的多元风格和情感、想象交融的内涵美,丰富了"梦"意象的多样性,开创了"梦"意象的新境界,在诗坛上留下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曹梦迪 《中国民族博览》2022,(11):149-151+177
本文从“审美意象”这一概念入手,具体分析朝鲜族舞蹈《长白瀑布》是如何体现“审美意象”的。文章通过归纳总结法,本体分析法,分三部分进行论述。试分析在东亚文化的影响下舞蹈《长白瀑布》如何进行审美意象的诠释。从中找寻舞蹈意象诠释的方法,提供新视觉。朝鲜族是朝鲜民族中迁移落根于中国渐而形成的少数民族。朝鲜族舞蹈具有含蓄、内敛、飘逸、自然、刚柔并济的特点;具有呼吸贯穿、连绵不绝的动态特点、飘逸灵动似仙女般的服饰特点、风格浓郁的道具特点、变化多样的节奏特点。而论及朝鲜族舞蹈中蕴含的“审美意象”不得不追根溯源,探求立足于文学艺术其背后的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其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8.
《尘埃落定》作为一部集浪漫、写实为一体的长篇历史小说,应用了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叙述方式让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细细揣摩这部作品,发现因为受到作者本身民族的影响,彰显出浓厚的藏族风情,不管是作品独特的叙述方式,还是作品的语言以及内在主旨,随处可见藏族简单朴素的生存哲学与独特的审美。《尘埃落定》不仅仅是作者阿莱在小说叙述方式与技巧方面的一次勇敢尝试与创新,同时也是展现民族美的代表作。本文便基于民族审美文化的视角对该作品的审美特色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童话<小王子>中文字纯净,形式简洁,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这源于文中蕴含作者生命哲思的一系列动物意象.文章针对童话中涉及的两个主要动物意象进行分析,分别探讨绵羊与狐狸两个意象在童话中的特定内涵:绵羊,约束力的体现;狐狸,智者的代表,以期揭示童话中这两个动物意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小王子>在当下的阅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广西“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作品。《新刘三姐》对千年以来的“刘三姐文化”进行中国式审美现代化意义的转化与改编,体现出了传统文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新刘三姐》在与新时代主题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刘三姐的形象进行新的塑造、对剧情进行巧妙的设置、对剧情中的矛盾进行中和式的处理。正是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展现,来完成广西的民族文化符号——“刘三姐文化”的重构和展示,实现新时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贡献。同时,《新刘三姐》的成功路径,也为中华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性的音乐心理体验和实践过程,而钢琴表演艺术当中的审美意象是展现钢琴作品内涵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是钢琴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共鸣及审美享受。钢琴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深刻分析自身的情感内涵,巧妙把握表演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在此基础上全面诠释和还原审美意象,不断提升钢琴表演艺术的整体表现能力,给广大受众以良好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12.
钢琴演奏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性的音乐心理体验和实践过程,而钢琴表演艺术当中的审美意象是展现钢琴作品内涵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是钢琴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共鸣及审美享受。钢琴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深刻分析自身的情感内涵,巧妙把握表演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在此基础上全面诠释和还原审美意象,不断提升钢琴表演艺术的整体表现能力,给广大受众以良好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13.
"三言"中有一类特色文本被称为破戒故事,此类型故事来源于明代社会的佛道世俗化背景.在破戒故事中,"莲"意象多次出现,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点.作为破戒故事的重要元素,莲花凭借其独特的属性及文化内涵这一意象在"三言"的破戒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土族民间叙事诗所塑造的各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所体现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究从中反映出的土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筝曲《林泉》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传统的审美意味,体现出了深远的中国哲学道理,本文从乐段结构的散聚相合,水之意象的变幻多样,哲学意境的虚实相生、情景相即,以及乐曲的现代化创作思维四个方面出发,分析筝曲《林泉》的音乐审美与内在意义,并兼论《林泉》对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丹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31-133
民族文化意象,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表征。瑶族史诗《盘完大歌》的民族文化意象丰富,有着特定的瑶族文化内涵。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归化异化动态平衡的重构策略,实现少数民族典籍中民族文化意象的充分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与视野,对流传于桂西一带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审美思维、审美制度等进行阐释,探讨壮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中创造审美意象的机制及其在新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宗教乐舞羌姆--"法王舞"是塔尔寺绚丽多彩的宗教文化艺术作品中富有独特魅力和独特艺术特征的作品,它集绘画、面具、服饰、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及藏传佛教仪式为一体,以动态雕塑的形式、理性的构思、严谨的结构秩序、精湛的工艺手法,惟妙惟肖地创造出时护法神的构想塑造及对藏传佛教生命观的深刻解读与表达.尽管"法王舞"是一种宗教仪式形式,表现了一定的宗教观念,宗教精神、宗教情感和宗教教理.但生命感受脉络是以崇仰意向、生存欲求、审美情绪三个层面为主体的交合结构.因此,在"法王舞"的创作、表演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蕴藏着藏传佛教独特的艺术创作技法、手段,古老、质朴、简洁、凝重的创作意识与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与众不同的时代,魏晋风度令后代世人无限神往。魏晋风度的审美内涵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中得到了绝妙体现。本文拟从魏晋风度的产生及其表现形式、魏晋风度审美内涵——《世说》中至情至性的人性之美、魏晋风度审美内涵——发现大写的“人”字、魏晋风度审美内涵——礼崩乐坏超脱之余的痛苦四个方面对魏晋风度的审美内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侠意象最初出现于先秦时代,此后一直流传。李白是唐朝侠意象文化内涵发展的关键人物,其诗歌中侠意象出现次数较多,不限于对“侠”这一形象的描写,还扩大至具有侠特征的品格与精神。本文对唐以前侠意象文化内涵的流变进行梳理;通过对比,具体探索李白诗歌中侠意象文化内涵对前代的延续与创新,并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探究其文化内涵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