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壮医药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壮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本文阐述了壮医药的文化形态、壮医药文化的价值与壮医药文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壮族的民间信仰与民俗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族的传统医药文化非常丰富,民间至今依然盛行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神药两解”的民俗医疗方法。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壮族乡村的病人在积极寻求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借助麽公、囊妹、道士等神职人员施行各种仪式来治病,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拟从田野资料出发,借鉴医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以目前壮族农村盛行的巫术与祝由疗法为例,来探讨壮族的民间信仰与民俗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壮族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岭南土著民族的壮族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女性文化 ,从女神创世到女英雄救世 ,女性在壮族社会中的文化地位一直是那么显赫 ,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也多挑起家庭大梁 ,支撑着家庭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本文从壮族传统文化切入 ,通过文化传统、习俗、传统教育、民间宗教和法律等方面的考察 ,阐述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壮族社会性别的独特个案。  相似文献   

4.
靖西的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开发现状靖西是典型的壮族大县,壮族人口占99.4%,所占比例为全国第一位,壮族绝对人口在全区各县市中排在邕宁县之后,列第二位。靖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一直是壮族高度聚居的地方,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靖西独具特色的壮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耕作方式、民居、服饰、刺绣、戏曲、山歌、医药等文化资源。靖西具有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naz文化。naz是壮文,意为“水田”,naz文化即具有壮民族特色的稻作文化。靖西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村落多沿山脚自下而上,呈“品”字形梯状排列。干栏式房群落的布局,反映了壮族地区同一…  相似文献   

5.
壮族妇女的传统配饰包括头饰、佩饰、足饰等种类。配饰的艺术形态丰富、特色鲜明、文化内蕴深厚,反映出壮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向。文章尝试对壮族妇女的配饰种类、形制特征、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壮族传统配饰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现代新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壮族妇女的传统配饰包括头饰、佩饰、足饰等种类。配饰的艺术形态丰富、特色鲜明、文化内蕴深厚,反映出壮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向。文章尝试对壮族妇女的配饰种类、形制特征、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壮族传统配饰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现代新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论壮族的宽容文化心理之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的宽容民族文化心理 ,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民俗文化事象 ,诸如干栏式建筑、传统服饰与饮食 ,以及“都老”制遗风等方面的剖析 ,揭示和探讨了壮族的宽容性心态的社会表现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社会生活创造出来的,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壮族传统服饰作为一种壮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民族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服饰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文分析了壮族服饰特有的纹样与色彩搭配,通过提取其中独特的元素以及图案构造,进行再创造,并将其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形成色调更加明艳、图样更加形象生动、视觉冲击力超强的新产品,更好地呈现壮族服饰的文化魅力,为壮族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和发扬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壮族传统水文化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化是围绕水而产生的、与水有关的一切文化事象.壮族滨水而居,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因此形成自身丰富多彩的传统水文化.壮族的传统水文化对壮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壮族地区构建人水和谐机制提供传统生态智慧,而且还可以为应对水资源缺乏提供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壮族是一个有悠久农耕历史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农耕在壮族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壮族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规约着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与特质.因而研究壮族农耕文化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最近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李富强著《'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一书,就是具有这方面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著作。该书有以下两大突出特点:一、浓厚的学术性该书从文化的角度对壮族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生产关系的演变,农业以及渔猎、养殖业、林业的礼仪、风俗、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  相似文献   

11.
壮族及其先民自古以来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这里特定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区位优势、族群构成与互动背景,造就了独具一格的壮族文化,理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不仅是唤起壮族民众族群记忆、增强族群认同的前提,更是建构壮族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精神文明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丽萍  赖程程 《民族学刊》2021,12(10):91-97, 128
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也通过民歌演唱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壮族歌者心之所系、情之所寄、梦之所萦、魂之所牵和灵之所托,皆同他们的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他们的情感生活实乃壮族诗性传统得以传承与延续的人文根基。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民歌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应当涵容世世代代壮民族的情感体验和壮阔情怀,通过体悟壮族的情感世界,探索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领悟壮族诗性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感知壮族诗性传统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与心灵寄托的文化智慧,唤醒日趋淡漠的诗性文化记忆,铭记壮族经历过的欢乐与忧伤,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建立起符合天地人伦本性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悟与表达机制,凝聚民族复兴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4.
壮族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壮族为我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壮族布洛陀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分析壮族布洛陀文化对其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壮族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壮族为我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壮族布洛陀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分析壮族布洛陀文化对其民居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出版广西民族学院周光大教授主编的《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一书,已于1998年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本以一个民族为实体,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专著。该书在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推广壮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壮族各个分支族群,出版系列著作,从而达到重建壮族文化,增强壮族的文化自觉,提高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目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学者以及民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壮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辅相成,两者表现出高度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壮族图腾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壮族先民对土地的关怀。壮族的图腾文化具有多维度的特点,是壮族先民对大自然认识的反映,是他们尊重自然的体现。当前,如何进行发展转型是广西壮族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探索蕴含在壮民族图腾中的智慧思想、文化内涵,再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壮族嘹歌显示了壮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对其进行保护传承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嘹歌文化面临严重的冲击,而传统的传承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探索。打造壮族嘹歌文化品牌,将会促进当地村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工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壮族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衰退的趋势日益加剧,抢救和保护壮族传统手工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广西靖西凌准村壮族制陶手工艺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探究传统制陶手工艺盛衰的原因,论证生产性方式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切实可行,认为增加土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开发创新性、工艺性、装饰性产品是壮族传统土陶手工艺走出困境与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