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夜郎竹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时 《民族论坛》2003,(7):36-37
郎文化目前已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新课题。笔者近年来对湖南新晃夜郎竹文化进行了一番深层挖掘、整理,对千百年来广泛存在于新晃侗家人社会生活中的神秘的夜郎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一种极具神话性、崇尚性和神秘性的民族文化。一夜郎文化包括了“采集、渔猎、农耕”三大文化,竹文化是“渔猎”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人们统称为“竹文化”早在5000到1万年前左右就已产生。这种狭义的竹文化,只限于以竹来作为人类的生活用具,它并不能代表夜郎竹文化。夜郎竹文化产生在夜郎古国时期,即战国——秦汉(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38年…  相似文献   

2.
广西古代竹子说略覃乃昌一说起竹,人们就会想起竹的风格:清心淡雅。高风亮节;还会想到竹的功用。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竹:古代的弓、箭;未发明纸之前所用的竹书简;建筑用的竹柱、竹桁、竹瓦;交通用的竹桥、竹筏;灌溉用的竹视、竹筒水车;生活用的竹碗、竹筷...  相似文献   

3.
竹子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构成了灿烂的“竹文化”。竹文化丰富多彩,这里仅从竹图腾崇拜、竹卜、祀鬼禳灾、祈求丰收等宗教活动加以概述。 一、竹崇拜与神话传说 竹崇拜包含的画很广,为便于集中论述,这里归结为以竹图腾为中心的崇拜活动,所谓“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在壮族与客家的交往过程中,相互馈赠的情况极为普遍。从馈赠的类型来看,既有礼节性馈赠,也有互助式馈赠;从馈赠的内容来看,既有金钱也有实物;从馈赠的范围来看,既有亲戚之间的馈赠,也有同学朋友之间的馈赠,还有邻里之间的馈赠。壮族与客家之间馈赠的普遍存在说明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和谐、融洽的。  相似文献   

5.
9月28日,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情、邻里情的三丰里社区第五届邻里节暨民族小吃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举行。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精心制作了数十种清真小吃,邀请邻里共同品尝,共叙友情。三丰里社区是北京市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居住区,近3000户居民中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锡伯、彝、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成份。  相似文献   

6.
畲山话竹     
安家于竹林深处美丽的畲族山乡多处东南沿海丘陵山区,我们畲民都乐于在自己的家园四周栽竹种树,使家隐伏在翠竹绿树中,把家建成一个鸟鸣蝉叫松鼠跳、鸡啼猫睡狗悠步的农家乐园。畲民的日常生活终身与竹相伴,竹子就像我们家园的一道美丽篱笆,守护着我们的生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畲村的竹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参天扫云的毛竹,以食笋为主、且出笋最早的家种竹有雷竹、红壳雷、笋壳乌黑的乌桂竹、笋壳花斑的石竹、笋壳金色的金竹……除了上述这些野生的小竹之外,还有笋壳黑白相间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  相似文献   

7.
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有不成文的礼数成约,大家都自觉遵守——在途中遇见生人,不管是否认识,都要主动止步,并向对方打招呼,以示问候。在公共场所或家中,见到长辈或客人来时,必须起立让坐,以示尊重对方。进到室內,不随地吐痰、擤鼻涕,不打口哨,不跨火笼,不翘二郎腿。客人到家,不管是否认识,都要  相似文献   

8.
青海祁连地区地缘与族居社区邻际关系的形成及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社会现象——社区邻际关系,从普遍性和特殊性阐述了族居社区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而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13):48-49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保靖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亚热带,海拔800米至2000米,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是竹类生长繁殖的好地方。山竹、桂竹、水竹、楠竹、绵竹……各类竹资源十分丰富,对于竹编制品萌生与繁衍有良好基础。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多善竹编,筛、箩、簸、箕、篮、篓、筐、架、床、  相似文献   

10.
过去25年的研究表明:教育和正规学校教育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不是同义语。教育的过程包括除了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范围广泛的活动,这就是说,不仅限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而且存在于家庭、教堂、工厂,甚至松散的邻里社团和同辈集团之中。要了解这些机构的作用,必须弄清它们建立的背景,了解围绕它们所发生的事情。从1820年以来的世纪中,在欧洲移民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只是文化移入的许多经验的一小部分。到美国去的大部分移民是从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来考虑教育的。他们孩子的培养不是生活中的一个孤立方面,而是生活整体的组成部分,它与家庭、社会的全部活动密切相关。传统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12,(7):48-49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保靖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亚热带,海拔800米至2000米,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是竹类生长繁殖的好地方。山竹、桂竹、水竹、楠竹、绵竹……各类竹资源十分丰富,对于竹编制品萌生与繁衍有良好基础。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多善竹编,筛、箩、簸、箕、篮、篓、筐、架、床、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中华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竹种繁多,分布广泛,形成了少数民族别具特色的竹文化,丰富了中华竹文化的内涵。竹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早在原始社会,人们擦竹取火,傈僳族解放前还保留着这种擦竹取火的原始取火方法。人们以竹搭棚造房,后来发展成南方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进而形成别具特色的竹楼,其中尤以傣家竹楼为代表,傣家竹楼几乎皆用竹建成,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人们以竹筒为盛器,以竹笕引水食用。有些民族的饮具多为竹器,竹釜即是典型的竹制炊具。黎族和傣族还以竹筒烧制别具风味的“竹筒  相似文献   

13.
曹贵雄 《民族论坛》2013,(3X):90-91
"]赖笼"是莽人最具特色的竹管乐器,它在神秘的莽人生活中扮演着"传情定终身"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挎箭执弩,打猎为生"的莽人土著生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赖笼"的传承已出现了断代的危机。本文就莽人"赖笼"等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做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4.
"]赖笼"是莽人最具特色的竹管乐器,它在神秘的莽人生活中扮演着"传情定终身"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挎箭执弩,打猎为生"的莽人土著生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赖笼"的传承已出现了断代的危机。本文就莽人"赖笼"等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做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5.
傣乡的竹     
走进傣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便是走进了竹的世界。 傣家人爱竹,不仅爱竹的青枝绿叶,清秀挺拔,苍翠欲滴,更爱竹的坚韧和向上精神——这和傣族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价值取向一脉相通。所以,但凡进入傣乡,扑面而来的可说是满目皆竹:大龙竹壮美,凤尾竹秀美,埋桑竹、疙瘩竹奇美……真是令人但觉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6.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景谷、双江等自治县,这些地区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寒流的侵袭,南面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雨量充足,属于亚热带气候,易于农耕,且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使得傣族和竹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爱竹、种竹、用竹,更擅长竹编工艺,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傣族村寨竹林环绕,竹子种类繁多,有挺拔高大、粗如水桶的大竹,可用作建材;有婆娑婀娜、手指样纤细的凤尾竹,黄绿相间的黄…  相似文献   

17.
分布在云南省的傣族人,他们很懂得昆虫极富营养的道理,经常吃蚂蚁卵、竹蛆、大蛐蛐等昆虫。 竹蛆:一种钻在竹子中的甲状虫蛹体,色白、粒大、肉嫩,也叫竹米。把竹蛆用盐水浸泡,晾干后用油炸,拌以盐、酸醋而食,是一种高蛋白食品。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有绚丽多姿的风光,更有叫人心驰神往的傣族风味饮食. 傣族人喜吃糯米,用糯米做的黄米饭、年糕、毫诺索(糯米粑粑)、米干、米线等食品颇有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发香味、象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中,东阳竹编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东阳竹编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尝试从竹编的设计来入手,通过探索竹编与设计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来更好地学习和推广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中,东阳竹编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东阳竹编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尝试从竹编的设计来入手,通过探索竹编与设计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来更好地学习和推广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