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确系一远古先民居住的村落,当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制陶业、制骨业和渔猎业已经相当发达,其相对年代距今有四千至六千多年,他是南乐古老文明的见证,是南乐平原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确系一远古先民居住的村落,当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原始农业、制陶业、制骨业和渔猎业已经相当发达,其相对年代距今有四千至六千多年,他是南乐古老文明的见证,是南乐平原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蒯聩台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一处重要遗迹,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遗址周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解开豫北乃至临近地区的古代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蒯聩台遗址的形成过程,是豫东北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是濮阳市古老文明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濮阳地区古文化分期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蒯聩台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一处重要遗迹,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遗址周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解开豫北乃至临近地区的古代文化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蒯聩台遗址的形成过程,是豫东北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是濮阳市古老文明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濮阳地区古文化分期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范畴里,不仅有着多种主题的民间故事,内容还格外丰富。其中《巴拉根仓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锡林郭勒等地到蒙古贞、青海,只要是蒙古民族居住过的地方,几乎没人不知道巴拉根仓。主人公巴拉根仓是千伶百俐、幽默风趣的蒙古族草原牧民的代表。《巴拉根仓的故事》是由口头称述的形式广泛流传下来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细微差别。本文主要运用故事的流变,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范畴里,不仅有着多种主题的民间故事,内容还格外丰富.其中《巴拉根仓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锡林郭勒等地到蒙古贞、青海,只要是蒙古民族居住过的地方,几乎没人不知道巴拉根仓.主人公巴拉根仓是千伶百俐、幽默风趣的蒙古族草原牧民的代表.《巴拉根仓的故事》是由口头称述的形式广泛流传下来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细微差别.本文主要运用故事的流变,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辽西地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村嘴发现大型石砌基址,丰富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对遗址的性质及其在我国原始宗教思想史上的地位,开展了有益的讨论,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我们承认红山文化是一支有别于“中原古文化”的“北方古文化”的“地方文化类型”而不是“中原古文化衍生的一个支系或地  相似文献   

8.
张峥嵘 《民族论坛》2014,(11):58-61
“有巨壑,云气常聚。”寥寥几字便描述出了,世界瑶族祖居地岳阳市临湘龙窖山的神秘与秀丽气质。龙窖山遗址位于文化古城岳阳市临湘县羊楼司镇境内。根据十几年来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不断考证,它是瑶族先民南下迁徙留下的早期千家峒,更是全球300多万瑶胞魂牵梦萦的先祖聚居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以石构筑物为特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9.
辽西古文化区丰富的新石器遗存为原始信仰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不仅有祭祀天地、祖先、死去的人,又有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以及其他尚未被理解与发现的其他的祭祀内容,整个祭祀内容的包容性、整体性和交叉性是史前祭祀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区域内祭祀文化的代表。对于原始文化的艺术人类学分析更多的是注重原始艺术的起源和其形式产生的社会化内涵,分析艺术作品与原始社会实践和生产方式的关系。辽西古文化区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基于原始信仰出现的龙形象更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团仓,是布依族农民用来屯蓄谷物、农具的一种仓库。布依族的村寨大多依山傍水,他们常在河边沟旁种植楠竹、刺竹、钓鱼竹等植物,既作护沟防堤之用,又是房屋建筑的好材料。团仓一般都建在房屋对面的平地,修团仓打地基比较容易,只需平整十余平方米,所用材料也不多,结构既简单又牢固。团仓类似于高脚屋,它的下层是高五尺左右,一尺粗的四至六根青杠木柱,用枋板联成四方形或六角形。木柱下奠基石,柱顶端再压上比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地区的社会发展,与青海各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古文化遗址——它所代表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文化差异——它使社会发展呈现多元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苯教研究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在象雄及其文化特征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从文献记载可以大致勾画出象雄及其文化的分布情况,但是如果能够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来证实文献历史就更具科学性.反过来,考古研究也需要有文献记载来说明其文化内涵.鉴于此,笔者从2002年9月13日至11月3日对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进行了为期52天的田野考察.这次考察总共行程6500公里,所辖面积达46万多平方公里,海拔4400~5200米之间.考察新发现60余处古迹点,包括14处古城堡和庙宇遗址、7处洞穴岩画、20处古墓葬群遗址(共计1000余座墓葬)、10座白石碑遗址(近达200根石碑).文章对所有被发现的遗迹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当地民俗传说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说明了各个古迹点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古吴族初探     
学术界惯常所论列之吴都肇始泰伯仲雍,于是,吴之史止限上溯到距今三千一、二百年的时候。可是仅就吴县草鞋山遗址而言:吴地、吴族之史至少可以上推到距今7,000年的时候。近年来长江下游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加上东北、华南等地新石器遗址的重大考古成果),有力地表明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决不是“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堆篝火”,而是“神州之上繁星点点”!育殖于长江三角洲(以太湖流域为基地)之吴族,实为繁星群中一颗  相似文献   

14.
白族天文历法研究李晓岑一、白族天文历法的产生与发展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共有100多万人,80%以上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地区的古文化遗址,包括天文历法遗迹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应和白族先民有或多或少的...  相似文献   

15.
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广泛流传是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互为依存的缩影。对仓央嘉措其人其事的不同认识,会使人们对他的情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反过来又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得对《仓央嘉措情歌》做出多种解释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六世达赖普慧洛桑仁青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历史人物。他于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藏历阴水猪年)生在门隅的宇松。《隆多喇嘛全集》说此地属“门措纳”。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红教。母名才旺拉姆,出身于一贫苦农民家庭。有关资料说,仓央嘉措一家先居该地的派(口戈),后因亲戚迫害弃家出走,即居达旺的乌坚林。仓央嘉措幼年随母劳动。仓央嘉措年幼时,即被当时任第斯(或第巴)的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系于仓央嘉措降生的前一年(1682年)去世.第斯桑结嘉措是在五世达赖死后立即认定仓央嘉措为转世灵童的。康熙卅六年,他在给康熙的密奏中说:“……”密奏言,为众生不幸,第五世达赖喇嘛于壬戌年(1682年,阳水狗年)圆寂,转生静体,今十五岁矣”。仓央嘉措在十五岁前,一直处于第斯桑结嘉措的严密  相似文献   

17.
湖南居民和民族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湖南早期人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古人类栖息和生活于湖南 境内。 从1987年在新晃县境内发现旧石器地点并采集到100余件石制工具以来,全省已在怀化、 辰溪、黔阳、澧县、石门、临澧、桑植等市县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和地点200百多处,出土 的各种旧石器以千计。遗址的分布以沅、澧二水流域为多,但在湘、资流域也有发现。其中 年代最早的浏阳市永安旧石器遗址,距今约15-20万年。 在20万年间的悠悠岁月中,湖南的古人类和原始先民,组成人数不多的一些原始群,分 散在沿河谷地及邻近的山岗丘陵,以简…  相似文献   

18.
一、洪仓峨尼姑寺建寺之缘起拉卜楞洪仓峨尼姑寺位于甘肃夏河县城西侧王府村地面上,座落在“祁中噶尔山腰”,与拉卜楞寺隔山相依.它创建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据史载:大约在1781年(清乾隆46年),在“黑措”(今合作)与拉卜楞九甲的“兰木细尔”村已经建有尼姑庵,后来,从黑措“祁中拉郭”地方来了一个叫“祁中华赤”的女尼,来拉卜楞修行,经拉卜楞“上塔哇”村民资助与布施,在“尕日隆瓦”沟建起了一座尼姑寺,有沙弥尼30余名,该尼姑寺信奉格鲁派教义,经堂内供奉二世嘉木样季麦旺武塑造的十一面观世音塑像及药泥塑造的宗喀巴、空行母等十余尊佛像和无量光佛、龙树大师“唐卡”(卷轴画)等供品.  相似文献   

19.
安多卓仓藏族民间射箭习俗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箭是安多卓仓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民间体育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实地考察对安多卓仓藏族民间射箭习俗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挖掘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体育,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