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简述语气词"来"的历史来源,再统计分析描写了<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语气词"来"的使用情况,"来"的语气意义是提示听话人注意并使语言舒缓.它主要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或在句中、分句的停顿处."来"至<儿女英雄传>时期,使用已经非常少.认为语气词"来"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六甲话中具有显著特点的词、句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探讨六甲话的特殊语序,并以双宾句、处置句,被动句、比较句、疑问句为典型例证,分析了六甲话的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3.
壮话与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闽话在韵母、声调、词素、后缀以及数词、量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句、疑问句的句式等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壮语、汉语自古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转移"(transfer)、"转换"(shift)是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这对概念具有相似性,但却包含不同的内涵。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在这两个意义上分别使用"转移"、"转换"这组词,"转移"以普遍主义语言观为思想基础,而"转换"则包含相对主义思想,因此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对立的语言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翻译的语言学流派难以统一起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姜欢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121-122
"是……的"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的表达句式,但也因为其包含的句式丰富,语法功能多样而成为了留学生容易产生偏误的难点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依据的分类标准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三类"是……的"句式,对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是……的"句偏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考察英语背景留学生该句型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对该句式的分类和教学提出相关的参考意见,希望可以对汉语的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为分析对象,主要考察三身代词在开封方言的使用及其自带领属标记情况,试图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寻找相关规律。在搜集、整理语料后笔者认为,开封方言的人称代词形式单一,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相关形式在主宾语位置上的句法功能分别成互补分布状态,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则较为自由,但三身代词在领属结构中存在自带领属标记的情况,即通常不需领属标记"的"。  相似文献   

7.
对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书中的选择疑问句的句式做一些描写和分析,以期对近代汉语选择疑问句在当时河南方言中的面貌及其前后的发展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批评理论中的"反讽"为切入点,通过对晚唐浙东诗人吴融所创作的几首反讽代表作进行解析,旨在从"欧美新批评"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融反讽诗歌中的陈述构筑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料的分析和调查,对中英广告语篇中的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进行了对比性分析,总结两种语言的广告语篇中人称指示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希望能对两种语言中人称指示语的恰当使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浪加村"龙舞"的起源、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了挖掘和分析,进一步对其中所蕴涵的生殖崇拜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数次批驳了摩诃衍的“无分别”说。本文首先陈述了摩诃衍在“吐蕃僧诤”中所阐释的观点 ,接着陈述了宗喀巴对其批判的核心所在 ,最后分析总结了造成这种分歧的佛教传统和社会传统  相似文献   

12.
空间关系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关系,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征手段或处理方式。本文仅从现代汉语方位名词"上"和"下"的意象图式出发,分别对在具体语境中"上"和"下"所表示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解构,希望对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方位名词细节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3.
鉴于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普遍重视,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但其适用性和解释力无疑也是相对的。本研究尝试通过将西方两种主流理论流派——资源动员理论和社会挫折理论结合起来,并将其置于"机会-意愿"的分析框架之下来进行研究,从"机会-意愿"的视角来剖析民族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尝试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研究作一些新的探索,为正确处理此类问题提供某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父系世系学原理和现实生活中的符码交流机制已经沉淀为一种文化图式,使宣称出家的禅宗修行者无法摆脱世俗的父系世系原则和俗世的符码语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可帮助人类学在方法论上迈向新的深度,即人类学在研究写文化或言语陈述时不能仅停留在书写者或陈述者想表达的层面,就事论事,必须到陈述以外去寻找陈述。人类学研究不是关于归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先生曾说过,"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但是,对近体诗平仄基本格式的陈述,至今仍存在争议。学界一般赞同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a),——||—(A),———||(b),|||——(B)"四种平仄格式为基本句式,但是笔者在分析了唐代诗人的具体诗作后发现,"———||"和"|||——"两种句式经常以"|——||"和"—||——"的形式出现,甚至这种格式出现的频率更多,因此,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用初唐几位代表性诗人的近体诗作的平仄情况,对近体诗平仄的基本格式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发生在西藏民间的"撞死一头牛"的真实事件为文本,通过对"一封感谢信"中表述者语言的分析,论述了汉藏两个不同民族的个体之间经验文化的碰撞、社会角色的互动以及民族认同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中清真寺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中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制约力日趋复杂和重要,一系列"涉寺事件"更将阿拉伯-伊斯兰问题复杂化,并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出现"外溢",研究清真寺功能影响,旨在对国际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词源学上,它包含着"顺从、和平、安宁与纯净"四个基本要义.伊斯兰宗教教义又完全按照这四大基本意义生发出来,构建了它完整的教义学基础.伊斯兰教的本旨就是要人们去充分认识并实现社会中的"人道"和自然宇宙的"天道"的最高的和谐境界[1].伊斯兰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有约13亿人信仰并遍布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法大学"杨帆门"事件发生后,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该事件之所以引发人们对高校师生关系的议论,是因为新时期高校中的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高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又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间甚至有着"无茶则病"和"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从这两句谚语中,就可看出茶文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茶在维吾尔族人的眼中已经超越了饮品的定义,上升为其所特有的文化与礼俗,彰显着这个民族的风情与特色。本文从社会礼俗与功能的视角出发探析维吾尔族茶文化,从饮茶礼仪与禁忌、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