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马君武,广西人都很熟悉.因为他当过广西省省长,创办广西大学,还三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了解得更深入一些的人还会知道"北蔡南马"的誉称."北蓁"指的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南马"则是指马君武.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学家马君武先生,德高望重,才识超群。他三次担任广西大学的校长,不避艰辛,殚精竭虑,对于西大的创建和蓬勃发展,对于培养大批“勤恳朴诚”、“力学救国”的经世致用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值得后人认真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何岸 《源流》2010,(19)
马君武,1881年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马君武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广州法国教会所办丕崇书院学法文。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学     
《今日南国》2009,(24):58-59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成为国立大学。到1949年,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文教、法商、理、工、农5个学院22个系和4个专修科的综合性大学。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1958年,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5.
享有“北蔡南马”称誉的马君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担任广西大学等大学校长期间,创造性学习借鉴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马君武先生不平凡的读书、办学和为官历程,认为他的教育救国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君武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一卷《马君武诗稿》,在辛亥革命之后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广西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马君武诗选》一书,所收内容,以《马君武诗稿》为主,又补充了马君武在抗战前后的一些诗作,共一百二十多首,附译诗四组,大体上反映了马君武诗歌创作的全貌。应该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读者是会欢迎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是以办学理念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为载体的。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与办学宗旨集中反映了大学精神的风貌。西大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提出办教育的宗旨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之基础,以实用教育为方针”,马君武先生为西大所写校歌、校训是西大精神的源头,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西大精神”的核心元素是“实”的依据。今天西大所追求的“求实、自强”办学理念源于对西大传统文化的深刻观照、思索与总结,在西大的大多数发展阶段,其主流文化与体制都或多或少地彰显出西大精神。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修养》课,是一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应用学科。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大学概况》这一讲中,为了培养和激发一年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除了简要回顾广西大学60多年的建校历史外,我还着重介绍了由第一位校长马君武博士撰写的《广西大学校歌》,说明这首歌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而国民党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革命人民,中华民族正处于万分危急的形势下撰写的。它曾激励着当年的广西大学师生为民族的解放,努力奋斗。广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依据《民约论》的译介,马君武传输了主权在民思想。其间,马君武与卢梭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透过文本发现,马君武关注的是主权在民说的发展脉络,而主权在民说的理论基础,即有关人的自然权利的演绎并没有涉及。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君武给予的是一种诠释性的解读,而非概念或学理上的分析。在马君武的话语体系中,主权在民的制度载体就是建立共和政体,实现期望已久的民主,民主与共和大而化之地混同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马君武十分推崇卢梭阐释的自由原理,但他的跟踪译述大多只在译著文本上进行,卢梭十分关注的自由与人之本质、自然权利、自然法原理的关系以及社会契约如何可能等议题,马君武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究其原因,在马君武看来,从事实、事功的层面解读卢梭才是当务之急。故此,在解读卢梭的自由思想上,马君武存在以下几个倾向与特点:一是,与其说马君武是在解读卢梭,还不如说他向近代国人作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宣传;二是,近代思想知识界(甚至今天的国人)共同习惯的一种思维路径造成了中西方思想文化沟通的障碍;三是,马君武在近代中国这一语境下言说着“自我:——不是思想逻辑的表达,而是事实的申辩,因而,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前后紧继的革命浪潮淹没了学理论证及学术正态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马君武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初步评介陈启源1903年初,马君武在留学日本期间,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过初步研究,并且在著名的刊物上撰文评介,对于传播新思潮,启迪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作了积极的贡献。马君武是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宣传的主...  相似文献   

13.
一、马君武的诗歌创作道路马君武(1881—1940),名和,又字贵公。广西桂林人。我国资产阶级民生革命者。青年时期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颇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马君武乃赴新加坡向康有为“请教国是”,归谋起义而末成。1902年留学日本,认识孙中山,并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成为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6年从日本归国,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担任同盟  相似文献   

14.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革命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南社中对革命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诗人。马君武一生致力于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诗歌创作数量有限,但他的诗实践了自己“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的创作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应为近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15.
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君武在协助梁启超办《新民丛报》的三年,是他一生中参与报刊宣传工作的一个高潮期,在加盟《新民丛报》的前期,他的办报工作对梁启超的舆论宣传方针起到了重要的阐释与配合作用,是康梁阵营中一名重要的宣传者。在1903年,由于马君武与梁启超在对待民主革命态度上的分歧加大、对孙中山了解的加深及“羽衣女士事件”等原因,马君武与改良派决裂,毅然加入了革命派阵营。这一转变轨迹,可以说是清末报人群体聚合方式由门户意识向政治价值认同转变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南国》2007,(15):18-18
肖开宁先生出身于一个马来西亚归侨教育世家,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学士,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获副教授职称,2005年受聘为广西大学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教育思想轨迹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君武先生不仅是民主革命的斗士,同时也是著译等身的学者,更是一位蜚声中外、挑李满天下的大教育家。当他希冀通过传播西方民主文化,直接参加民主革命挽救中国失败后,便将他的民主思想、科技知识和行政管理经验全部融汇到教育事业中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落脚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南社作家马君武曾经翻译了为数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当时中国的境遇和马君武本人曾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他的这些文学翻译与日本文学界有着一定的关联,他对拜伦、雨果、歌德等西方作家的认识受到日本文学界的影响,但也有着作为中国人的明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初,马君武留学日本期间,最早追随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力宣传和坚决捍卫孙中山及其学说三民主义。他广泛联络爱国志士,积极建立革命团体和创办进步刊物,认真培训军事骨干,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创立。马君武是孙中山早期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为中国同盟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1月28日,广西大学举行“如何把广西大学办出特色”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理解“特色”、广西大学办出特色的基本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要把广西大学办出特色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等问题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