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于”是常见的虚词,它在古汉语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介词。所谓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某些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同它们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来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修饰的词。这说明介词必须有宾语,并和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略论动词前的“为”古汉语中的“为”,当它出现在名词、代词之前时,其词性比较容易鉴别,它有时是动词,有时是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组成动(介)宾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为”有时也出现在动词之前。这种  相似文献   

3.
副词“很”修饰粘着动词时很有特色。粘着动词不能单独受副词“很”修饰,后面必须要带上相应的成分。粘着动词受“很”修饰时,后面所带的名宾成分不能用介词结构提前作状语。粘着动词受“很”修饰后,其宾语语义选择受构式制约。“很”修饰粘着动词结构层次为“很+VO”,而不是“很V+O”。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介词“之”的形成杨雅丽“之”在古汉语中是常用字。“之”可以表示动词、代词、结构助词,也可以表示介词。“之”记写动词,含“前往”、“到”之义。“之”记写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处所,多用作宾语或定语。“之”记写结构助词,可用于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5.
代词乎?介词乎?兼词乎?──“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之词性辨析康 我所说的“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是指下面这四组例句中在字下加点部分的“之”字而言的。我们知道.“之”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位于动词之后作宾语是其主要语法功能。但在“动·之·名...  相似文献   

6.
上古汉语中存有大量不同性质的同形异构的“以为”,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词‘以’+动词‘为’”有表使动义和表意动义两种,“介词‘以’+动词‘为’”是由表使动义“以+为”发展而来的,“连词‘以’+动词‘为’”又由“介词‘以’+动词‘为’”演变而来,而动词“以为”是由表意动义的“以+为”词汇化的结果.表意动义的“以……为……”结构,当“为”的动作性较轻,“为”的宾语能够对“以”的宾语进行判断和陈述时,“以”的宾语便可位移于“为”后,形成“以为……”变换式;又由于“以”与“为”的频繁连用,加之韵律的作用,“以”与“为”在词义上进一步融合,最终凝固成词.  相似文献   

7.
“所”的基本用法是作指示代词、连词、数词和名词。 指示代词“所”在古汉语中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指示代词不同,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前面,通常用在动词,介词或偏正短语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所字结构),才能体现指代的意义,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判断句的谓语。有的语法书称这种“所”为结构助词。 “所”作指示代词有十二种用法: 1.通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情、东西)”等。  相似文献   

8.
先秦否定句中“否+代宾+动”结构的语法特点韩学重先秦汉语否定句中,当动词宾语为代词时,就产生了特殊的语法现象,即“否+动+代宾”结构与“否+代宾+动”结构两种不同的语序同时并存。关于这些问题,以前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两种语序的差别性及其语法特点。这两...  相似文献   

9.
先秦34种文献中“如何”、“如×何”等八种结构共1 003例,其中用作谓语的869例,状语、宾语、定语分别是107、19和8例.“如”借为“拿”义介词,在“如×何”中与“×”构成介宾状语,“何”作谓语中心语.“×”是代词“之”时常省去,形成非动宾结构“如何”及其变式“何如”,省去宾语“×”的“如”失去介词作用,“如何”、“何如”相当于“何”.“如”的另一词性是像似义动词,所构成的“如何”、“何如”为动宾结构,与非动宾结构同形异构.像似义动词“若”没有与“何”构成的动宾结构;“奈”无像似义,不存在动宾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到”常紧跟在动词谓语后面。这时的“到”作为词素呢,还是作为介词或动词?这个问题,由于目前语法学界还没有统一意见,使教者和学者都感到无所适从。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在此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到”在动词谓语后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单音节动词后;二是在双音节动词后。下面分别讨论。 一、单音节动词后面的“到” 1“到”作为词素和单音节动词相结合。后面带宾语。例: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语序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多倒置,这是大家所知道的。一个句子有五大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所谓语序倒置,是针对“主谓宾”正常语序说的。倘主语倒在谓语后面。如《史记·孙吴列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便是主谓倒装句式。倘谓语倒在宾语后面,如《书经·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便是谓宾倒装句式。至于附加成分中的介宾结构,若介词放在它的宾语前边,就是正常语序;  相似文献   

12.
助动词“可以”来源于非结构形式“助动词+介词”的“可以”,在非结构形式“可以”中,“可”是助动词,“以”是介词,二者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当介词“以”后不出现显性宾语,造成功能悬空,其词性弱化;如果前文找不到与“以”零形式宾语同指的成分时,“以”的介词功能丧失,从而引起构式语法化,“可”和“以”进而发生重新分析,词汇化为助动词。词汇话的动因是上古汉语介词宾语可不用代词复指而话题化;介词零形式宾语可以用于回指。这些特点是汉语作为话题优先型的语言类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看了罗开农同学的《谈谈动词谓语后面的“到”的性质和作用》一文后,觉得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一 “动+到”是一个语言单位——短语 (一) “动+到”是短语 罗文将动词后面的“到”分为词素、介词、动词三类,对于“到”是词素、介词的见解,我是不同意的。 首先,无论是单音节动词还是双音节动词,只要它能与后面的“到”结合,那这个组合体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4.
<正> 古汉语中,介词“以”或“用”和疑问代词“何”组成介宾词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构成“OPVO”句式(S_1),表示行为的根据或方式,这在先秦典籍中没有例外.如:子何以知之?(左襄32年)何以报德?(论语·宪问)何以待之?(孟子·梁惠王下)何用见其是齐侯也?(谷僖1年)  相似文献   

15.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在现代汉语运用上,常常出现语序安排不当的毛病。消除了“宾、补争动”的矛盾,实质上是化解了汉语结构上线性排列同语义上立体关系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动词与宾语”、“动词与补语”、“动词与状语”的贴近原则。通过宾、补调换位置、重复使用动词、受事宾语话题化等方法就可以消除“宾、补争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现代汉语中表示给予义的双宾句表现为一个句式的连续统,而表称、致使、结果三类双宾句则处于这个连续统中不太典型的位置,同时这三类双宾句内部也存在着典型性的差异:表称类两个宾语之间插入的动词动作性越强就越靠近兼语句,反之就越靠近表称类双宾句;使动类内部的典型性为他动使动类高于自动使动类;结果类中“个+谓词性成分”如指向动词后面的间接宾语就可看作双宾句,如果是指向谓语动词或者是指向谓语动词前面的主语,那么在语义上则可看作是靠近动—宾—补语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后作补语或补语放在动宾结构之后,这两种补语大家都会承认。但当名词、代词直接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这种补语便容易和宾语相混了。因此什么是补语,什么是宾语,还得先行交代清楚。就本篇所说的宾语、补语而论,谓语如果是外动词、使动词,宾语就是放在这些动词后面的句子成分。它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受外动词、使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支  相似文献   

19.
与单宾语结构相比,双宾语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个动词同时与两个宾语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理论分析无法合理解决直宾与间宾的赋格和题元角色分配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双宾语结构本身的质疑;间宾的非刚性、历史证据和类型学证据都不支持双宾语结构的合法地位;所谓的双宾语结构是与格结构中与格介词附缀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汉语中,"弗"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否定副词,它的语法意义并非单纯地体现在用于省去宾语的外动词和介词之前.在先秦不同时期的各种典籍中有大量的例子表明,它不仅可以用来修饰带有宾语的外动词和介词,甚至还可以用来修饰内动词、形容词以及状词.因此,"弗"字既不是"不之"的合义,也不是"兼摄了代词宾语的职能",它不可能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的宾语的否定词".它是一个单纯的否定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