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报责任编辑要很好地履行其主要职责:当好学报策划的“工程师”、慧眼识珠的“甄别师”、优秀学术论文的“助产士”,不断提高学报质量,就必须注重各类学习,并在编辑实践中锤炼,在社会活动中修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编辑业务修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学报编辑要慧眼识文,首先应当培养一双以学术的视角服务于人民、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慧眼;其次要培养一双“视学术为生命、有深广学术功力”的学者慧眼;其三要培养一双“思想深邃、字斟句酌”的编辑学家慧眼,努力修炼成一名学养深厚、思维严密、服务人民的可敬学者与编辑学家。  相似文献   

3.
发现式用人     
梅桑榆 《今日南国》2009,(11):45-45
任用人才靠大人物或上级发现,而后委以重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这种干法称为“发现式用人”。用人靠自己发现。若真是慧眼识贤才、识英雄,倒也没话可说,然而。若是“慧眼”不慧。硬是把蠢才、狗熊、混蛋看成大人才,结果可就糟糕矣。  相似文献   

4.
编辑素质刍议张凝编辑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是富于创造性的,非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情、意、智,是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的。好的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集德、才、识三者于一体。就“德”而言,编辑应甘当为人作嫁的“铺路石”编辑处在作者和读...  相似文献   

5.
史学家的“三长”,即才、学、识,这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通常以为,“才”,指编写能力;“学”,为史学知识;“识”,为传本史料的见解,观点。史学编辑集史学工作和出版工作于一身,因此也需要具有这“三长”,本文试图论述史学编辑应具有的“三长”的相互关系和职业道德。一、史学编辑的“才”刘知几在分析史学和史才的关系时,讲到了“才”。他说:“夫有学而无才,亦犹  相似文献   

6.
写作的综合性特色体现在作者的气、识、才、情四个方面。气是指禀赋、气质、涵养、品格;识包括知识、见识和胆识;才即才能、才华;情即感情。人们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勤奋地养气、蓄识、练才、陶情,不断进行写作实践,才可使写作走上坚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胡应麟关于史家修养有自成体系的论述 ,认为治史除应有才、学、识“三长”之外 ,还要有公心、直笔“二善”;反对文人修史 ,提倡史有别才 ;主张史家要有忠于职守 ,爱业敬业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史学编辑在高校学报编辑活动中居于自己的重要地位。首先,由于史学自身的特殊性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目的,要求史学编辑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甄别出史学研究中的唯心史观及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其次,史学编辑还要具有强烈的精品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史学编辑“德”、“才”、“学”、“识”全面发展,以实现“编辑学者化”的目标。再次,史学编辑还必须具有一支过硬的笔,以便使史学论文既有其科学性、思想性,又有广泛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作文炼识漫谈罗晓云作文要炼识,这个观点是清代学者提出来的。刘熙载认为:“文以识为主”,“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叶燮将写作能力归为四种:才、胆、识、力,“四者无缓急,而要先之以识”。他认为,识是依托,识是根本:“惟有识,则能知所以,知所奋,知所决。”...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文编辑内功修炼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学术期刊载文的选择、编辑、校对工作,编辑必须是行家,还要成为其他专业学科的杂家,熟悉行话、摸清门道、沟通思维,才能"慧眼识珠",才能使编辑行为合道、合度,并与作者合目的、合对象、合身手,为他人做"好嫁衣",为社会做"好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个想成就大业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才理念.这种人才理念包括诚挚的爱才之心,准确把握人才的识才慧眼,吸引人才的聚才机制和人格魅力,用人所长、以绩论人的用才之道,宽大为怀的容才雅量,善于谈话沟通的知才技巧,挺身护才的胆识,不断育才的远见,以及出以公心荐举真才的美德.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标题作为和阅卷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传递作品丰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窗口。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简洁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更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报编辑质量的核心,是提高稿件质量,学报编辑怎样通过自己的工作,促进或协同作者提高稿件质量,这是编辑发挥主体功能所在,也是困难所在。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鲁迅《别诸弟三首》之三),鲁迅的诗句可以移用。编辑的天职是“为人作嫁”,是“甘为人梯”,但要做好嫁娘,做好人梯,却非易事。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摸索出一些经验和规律。根据许多同行的实践,对于提高稿件质量问题,大体上可概括为三个字,即识、炼、精.识,就是编辑首先要识别文稿有无发表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2014,(7):19-19
创新不易,要寻找具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一大挑战。谁不想在面试那关就慧眼识英雄?管理顾问博黛尔(Lisa Bodell)认为。只要访谈问题问得对。就能抢先一步筛选出你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为清政府立过汗马功劳的曾国藩,却有一个长处即“知人善任”。首先是“识人”,即知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国藩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重。强调忠、勤、勇三字。其次是“用人”。曾国藩的用人方针是“广取慎用”。即“取之欲广”,“用之欲慎”。但有时则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人才,再次是“育人”。只要有真才实学,他则全力培植、扶持,使其早日成才,为己所用。曾国藩还能做到庸才不举,非才不用,即使是自己的亲友也不例外。因此他才被清廷誉为“中兴名臣”。  相似文献   

16.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甚为企业界所赞赏和推崇的名言,叫做“制造产品之前先要制造人”。这句话不仅说明松下公司对人才的重视,还向人们揭示这样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任何企业要想有高科技、高质量的名牌产品的产出,就必须坚持育人为先,使职工成为德、识、才、学等方面有较高素质者。正所谓首屈一指的企业有着首屈一指的人才,每一个名牌产品的前面有一位名牌企业家,背后有一群名牌员工。那么,松下“制造”名牌员工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审稿人员是社会精神产品与科研成果是否合格的质量鉴定者。人们常说“编辑是一种高级创造”,主要是指编辑这一职业所具有的劳动复杂性和高度的社会职责。编辑劳动的创造价值,最集中地体现在编辑人员对稿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审稿者要对一篇稿件进行政治的与学术的综合比较鉴定,这除了审稿者具有较高的“德、才、学”综合素质外,还要求审稿者具有“独具慧眼”的敏锐判断能力。这是编辑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人才为要;人才脱颖,不拘一格。要想人才脱颖、发挥作用,就必须打破拘格的方式,制定科学的“取士”之道,消除用“庸”不用“才”的恶劣现象,加强教育、提高官德、创新机制,不拘一格——用“正”不用“邪”,用“才”不用“庸”,用“优”不用“劣”;兴衰在人,以古为鉴。发掘、遴选、使用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使其脱颖而出、发挥智慧、展示才能,推动单位部门企事业以及地方区域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和谐发展,促使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9.
修辞是为了实现预定的交际目标而在语言文字上努力经营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的目的性很强,表达效果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修辞在追求其终极目标时,必须在“真”“善”“美”三者之间做好平衡,不能为了求“美”而放弃求“善”求“真”。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符合修辞的伦理原则。在修辞实践中,“真”“善”“美”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如何协调好这种矛盾关系,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清人叶燮论诗注重才、胆、识、力;才指才能,胆,指胆量,识,指见识,力,指创造性、独立性,认为此四者乃创作主体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这些话讲得非常好,也完全适用于理论研究者。但对于今天的学术界,我们觉得,如果补充空、静二字,也许更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