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妇女的工资只为男人工资的60%,而且这一比率已四十多年未变动。这一事实不论对妇女运动的支持者或反对者来讲都令人感到尴尬。目前大学毕业的妇女一般还挣不到高中未毕业的男子的工资。而且大多数妇女只能接受工资低、无升迁希望的职业。1977年11月在休斯敦开了个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约有2,000名代表出席,还有候补代表和列席代表共一万多人。代表大会上妇女们意见纷纭。这种争执由来已久。早在1923年全国妇女党提出“平等权利修正案”(ERA)时,就受到不少进步妇女的  相似文献   

2.
女权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为争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开展的运动。它的目的通常是要消除父权制的影响,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更充分地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从18世纪末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到现在,两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日趋重要。本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而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又与其他一些社会运动逐渐结合,从而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内,女权运动也取得了发展。马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导致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贫困带来的家庭对于妇女工资需求的强化及妇女运动的冲击,无论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还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妇女的就业率都有了提高,尤其在妇女非传统就业的行业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中的性别隔离的消除。以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泰国为例,在典型的女性非传统就业行业──建筑业中,女性仍集中在低工资、低技术领域,女性的技术培训不被重视。事实表明,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不同和劳动力组织化的不同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男女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职业妇女的队伍正在急剧地扩大。这种状况不仅对妇女本身,而且对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及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西方妇女的就业现状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西方国家妇女的命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凯麦曼指出:近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工作和家庭的分离。在前工业社会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所有的家庭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研究领域中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福利国家危机之后得到重视,它是分析福利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高夫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等概念,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内在的资本与劳工阶级的矛盾推动了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开支减缓了资本的累积,但是也维护了资本的再生产;社会工资是社会开支回流到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形式;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矛盾促使福利国家重组和寻找替代性策略。本文评价了高夫理论的贡献与不足,讨论了他的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法国、西德和日本等国家,都缩短了工人的工作时间,每周五个工作日,每天工作八小时,与此同时,工人的工资又有所增长。人们在议论着这个社会现象。一部分青年同志由此误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讨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罪恶社会。马克思用了毕生的精力,详尽剖析了它,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妇女的社会地位作为衡量其解放的尺度之一是有道理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旧社会不同,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截然异同。那么,当今妇女的社会地位怎样?她们自身有哪些弱点?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强化、提高,使之获得更彻底的解放?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几个问题。1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妇女带来了与男人平等的社会权利和权力。诸如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伦理道德上的一视同仁,各种公共事务参与上的机会均等,等等。但是更深一层分析现实社会,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妇女的地位实际上是低于男子的,多数妇女还不能取得与男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其表现在: 在政治上,妇女虽然有了选举权利被选举权,并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以主人的资格参与各级政府的企业管理,参加社会生活管理,社会也反对歧视虐待妇女的现象。但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还不能完全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英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近三十年来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指出,社会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是这些国家的特点,其表现之一是,在自立人口中雇佣劳动者的数量和比重增长.雇佣劳动人数与企业家、自立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了阶级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然而,在这期间变动最剧烈的不是在阶级之间,而是在阶级内部.雇佣劳动者人数普遍增长,他们的成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雇佣劳动力的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现在,非体力劳动的被雇佣(职员)集团发展迅速.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业无产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基本核心,其人数占全体工人人数的一半以上.工业无产阶级绝对人数虽然继续增加,但矿工、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纺织工人等传统职业的人数普遍下降;某些新的加工工业部门工人的人数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正> 工资改革是分配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应改革过去那种由国家统一制定工资标准,用工资总量控制工资发放的办法,彻底把分配权交给企业,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经营特点采取相应的工资制度,并根据收入与劳动成果和贡献大小紧密挂钩的原则来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在国家政府管理机构中推行公务员制度势在必行,公务员工资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前提是机构要精简,冗员要裁掉.社会公益和服务部门人员的工资应主要来自于国家对全民征收的税收收入,要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实行全社会上下有效的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苏联和东欧国家75-90%有劳动能力的妇女都在从事工作或学习.目前,妇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业的比重为:保加利亚49.3%,匈牙利45.6%,民主德国50.3%,波兰43.7%,苏联51%,捷克斯洛伐克46.8%.她们大都在商业、公共饮食业、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就业,但在工业、建筑业、科学界也有她们的贡献.在国民经济中从业的具有高等或中等教育水平的女专家在保加利亚为54%,匈牙利为51.4%,民主德国为51.8%,波兰为52.1%,苏联为60%,捷克斯洛伐克为53.8%.女科学工作者在这些国家占科学工作者总人数的40%,其中不少妇女由于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获得博士或副博士学位.例如,在保加利亚,每100名博士或副博士中就有29名是妇女,这个比例在匈牙利为17%,民主德国为26%,苏联为  相似文献   

11.
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可以用"国家"这个概念指称很多不同的对象,因此,有效的国家理论必须包含多重维度,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加以分别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例如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指现代国家的所有形式和特点;而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则把资本积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现在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关联的国家,一类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受马克思主义引导、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和抱负的国家.有没有第三种选择?不要马克思主义,是否可能摆脱资本主义影响走向社会主义?坦桑尼亚的例子是否证明独立发展的可行?1966年6月,尼雷尔总统阐明了坦桑尼亚的各项原则,强调(一)不结盟和自力更生;(二)坦桑尼亚为社会主义国家;(三)发展经济和消灭贫穷.  相似文献   

13.
罗贤娇  王瑜 《创新》2021,15(6):1-11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俄国等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时,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这一理论设想付诸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实践探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跨越资本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首先是通过革命跨越作为社会"制度"即上层建筑层面的资本主义;其次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跨越资本主义;最后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资本主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限制,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从而实现全面跨越.二是在农业生产上采取"迂回过渡"策略,对农业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妥协".列宁的探索留下了宝贵启示:"跨越"需要以把握"世界历史"趋势为前提;"跨越"不是要从经济上全面"拒斥"资本主义;既"占有"又"避免"是跨越的基本原则;"跨越"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罗贤娇  王瑜 《创新》2021,15(6):1-11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俄国等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时,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这一理论设想付诸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实践探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跨越资本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首先是通过革命跨越作为社会"制度"即上层建筑层面的资本主义;其次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跨越资本主义;最后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资本主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限制,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从而实现全面跨越.二是在农业生产上采取"迂回过渡"策略,对农业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妥协".列宁的探索留下了宝贵启示:"跨越"需要以把握"世界历史"趋势为前提;"跨越"不是要从经济上全面"拒斥"资本主义;既"占有"又"避免"是跨越的基本原则;"跨越"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妇女     
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3年第4期报导,1962年妇女占美国职工总数的38%,1972年占43.2%,1982年占52.9%。30年当中增加的就业人数:妇女约2,500万,男人只有1,300万。有些职业几乎全部由妇女担任:秘书和打字员(98.3%),旅馆、饭店的服务人员(97.3),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国际妇女年以来的10年中,随着各国政府在保障妇女就业、改善妇女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各国妇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组织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亚非拉三个地区妇女的绝对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而各项相对指标则存有较大差距.其中非洲就业妇女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1950年为32.9%,1985年降至32%;亚洲、拉丁美洲就业妇女占劳动力总数  相似文献   

17.
有些文章以复杂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需要较多的费用,而当前又不能象恩格斯说的那样全“由社会来负担”这些费用为理由来说明应给知识分子较高的报酬。我认为这是用马克思资本主义工资学说直接说明社会主义工资,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其中包括训练费用。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工资也不是劳动力价格而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形式。报酬多少完全取决于劳动数量和质量,根本和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多少无关。应该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论述:“现在怎样解决关于对复杂劳动支付较高工资的全部重要问题呢?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训练有学识的劳动者的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即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层面内涵;从总体上看,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其解决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生产的结果,其解决在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新旧政治活动范式的比较,奥菲论证了新社会运动是化解福利国家矛盾、解决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并最终强调抵制和阻止资本主义合理化过程进一步盲目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将超越现代传统社会运动而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新社会运动所关注的主题、行动者、行动的模式以及价值意识上来讲,奥菲视域中的新社会运动以民主化、交往形式以及集体认同为其政治目标,因而属于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问题是长期阶级搏斗的舞台,主要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1)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争取、维护和扩大民主权利与自由的斗争; 2)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在社会政治实践中抛弃资产阶级民主,另一方面通过一切手段加强宣传,把当代资本主义描绘成最民主的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民主问题同样也十分迫切.建设和发展新社会的整个过程客观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