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11,(11):6-6
近日,曾在电影《夜宴》中担任周迅替身的女演员薛丽娜在微博上贴出了被某导演要求潜规则的短信,立即引来一片哗然。这到底是又一次低俗的自我炒作还是真有其事?另外,张纪中导演也陷入到“潜规则”的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2.
闻涛 《社区》2008,(17):50-50
俄《共青团真理报》近日发表文章.披露斯大林及其替身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斯大林的替身卢比茨基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说,斯大林经常让他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然后躲在一旁观察叶若夫如何向他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汤显祖在改编唐人小说之际,对其叙事视角也加以改造。相比之下,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显示了丰富多样的视角操作艺术,并以多视角叙事为主,汤显祖则根据戏剧舞台演出的需要,在叙事视角上通过八种手段将叙述者隐身于戏剧人物之中,使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具有了显在的叙事功能,这种替身的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全知叙事,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作为具有鲜明原始信仰色彩的宗教,藏族本教和我国北方民族萨满教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相似性。比较分析本教和萨满教巫术仪式中“神灵附体”和祛病巫术中的“替身”现象,两者在昏迷原理、“附体”程序、“替身”仪轨和服饰法器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巫师和萨满的选择、训练方式和巫术仪轨的理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教和萨满教各有自己的特点,把本教和萨满教等同起来的观点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稼轩词》的“美人”是娇艳妩媚之传统佳人,又是诗人缥缈绝尘之梦中知音、心中家园;是作者自身性别角色异化的替身,又是诗人美好内在世界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慰借、躲避风雨的港湾,又是生活中诗人贬斥、驱使、遭受非人待遇的奴仆。她们无论是确有所指的佳丽,还是作为自我际遇之借代、江山之喻体、精神之象征,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命价值的崇高期待。  相似文献   

6.
一、民俗象征的类型与特征(一)“指代”是象征的低级层次。指代的根由是某些民俗想象性的东西并非实有、并不存在或不在目前。通过“指代”,使这些并非实有或不能随心所欲拈来使用的东西有了文化象征意义的“替身”。在“替身”的帮助下,俗事活动中的联想、想象才能得以展开,才能实现某种观念或情感上的满足。如侗族人生病,要请法师把病人走失的魂魄找回来。法师“用红纸搓的捻子蘸清油后,点火照亮在花树上寻找,若找到蜘  相似文献   

7.
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中的危机叙事并非对“科技乌托邦”的陈腐针砭。科技作为一股客观力量,它既使乔西命悬一线,又助其转危为安,寻得健康。在危机与转机的流转间,作家试图跨越危机本体,冷静审视处于“人类—后人类”转型进程中潜在的身体具身化、情感替身化、价值异化等风险模式。在及时预警之余,他亦积极寻求、传达济困解危之道。“克拉拉与太阳”之喻展现出在物转向思潮下人类应积极推动科技与自然共生融合、护佑生命、重塑价值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6)
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军人的母亲更伟大,他们的母爱更无私!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可乐》杂志替身在军营为国尽忠的战  相似文献   

9.
《山西老年》2013,(11):12-13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老年人获得一项新权利——“被探望权”。但在用人单位处于绝对强势的语境下,使得“常回家看看”并不是那么好实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回家看望父母,真的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全国十多个城市的淘宝店家,推出一种“代看望老人服务”,根据具体服务内容,价格从10元到3000元不等。其中,一家江西的网店标价看望老人两天收费3000元,全程录制视频,尽量满足客户需求,交通费、差旅费另算。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服务挺新潮的,但有更多人并不认同。我们在感叹商家灵敏的商业嗅觉的同时,也忍不住要发问:尽孝可以找替身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卢思源与蔡基刚两位学者的相关论述,揭示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念的以下“是”与“非”:ESP的“专门”是指“用途”而非“英语”;ESP是语言课程而非专业课程;ESP应主要培养专业学习技能及较高层次的交际技能而非日常的社会交际技能;ESP教学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替身”或“本身”而非“延伸”;ESP教材特别强调的是真实性而非循序性;ESP教师应是多重角色集于一身者而非单纯的授课者。  相似文献   

11.
《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277条言《诗》可以分为“赋诗”、“诵诗”、“歌诗”、“言语引诗”、“作诗”、“泛称诗”六类,其中“赋诗”、“诵诗”、“言语引诗”皆属引《诗》;“歌诗”的一部分属于引《诗》,一部分不属引《诗》;“作诗”和“泛称诗”皆非引《诗》。界定《左传》引《诗》的范围,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其学术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安大简《诗经》中11处异文集中考辨,可以认为:简本《卷耳》“無”读“憮”,训哀;《汉广》“楚”训丛木;《江有汜》“”读“噭”或“叫”,表哭嚎;《黄鸟》“”读“刬”,训灭;《陟岵》“允”是句首语气词,不通“犹”;《伐檀》“”读“馂”,表熟食;《定之方中》“羕”读“详”,训审;《葛屦》“?”表簪子,是毛诗“揥”的本字;《蟋蟀》“無”可读“蕪”,训荒;《椒聊》“”读“兴”,训举,毛诗“升”或本为“抍/拯”,也有举义;《有杕之杜》“子=”可读为“子子(兹)”。  相似文献   

13.
《江海纵横》2007,(6):33-33
近日,功夫明星李连杰在北京航空大学出席“心灵阳光关爱中心”项目启动活动,并在该校做演讲。在学生提问环节,一名大学生上台请求李连杰帮他在电影中安排角色,甚至说“我甘愿做你的替身”,但被李连杰当场拒绝。在解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安排角色后,李连杰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不要求任何人,未来只能靠自己”。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重要的诗学范畴,形成了汉代《诗》学的体系,并对汉以后的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刘勰的诗乐观与《乐记》和《汉书·礼乐志》的关系紧密。受《毛诗序》的影响,刘勰弘扬了“四始”、“六义”。在美刺比兴方面,刘勰发展了《毛诗序》及汉儒各家对比兴的解释。另外,《文心雕龙》还继承和发展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 ,他的《易》学思想不仅把“本来之《易》”视作“天定之象” ,把“圣心之《易》”、“《易》书之《易》”视作“模写”之像 ,从而摆正主、客观的本质关系 ,而且 ,于学《易》之人而言 ,他尤其强调将“本来之《易》”和“《易》书之《易》”一概化而为“在我”之《易》 ,从而使“易”成为人们具体立世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他的这个思想很实际 ,也很精彩 ,学《易》者如此 ,实际上人人都当如此  相似文献   

16.
《说林》《储说》是《韩非子》中最具有文学特色的部分,目前对二者的专章研究并不多,且其文体定性存在争议。探究《说林》《储说》中“说”及“说体”源流,辨析“寓言”说、“小说”说、“连珠体”说的得失,认为《说林》《储说》是“说体”文。  相似文献   

17.
《周易·系辞传》是《周易》从“古经”到《易传》形成过程中的一篇重要阐释著作。《系辞传》在解释《周易》时巧妙地运用了一些阐释的策略,在“易”、“天道”、“人道”之间建立了一个映证模式,设置了从“易”、“圣人”到“君子”、“百姓”的一个认知能力递减的等级体系,并竭力使《周易》所显示的“道”神秘化,从而完成了《周易》作为人类社会法则的阐释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十三经注疏》将《诗经·小雅·采薇》“雨雪霏霏”一句中的“雨雪”释为动词“下雪”,通行的诸多注译本和教材也都如此解释。但从训诂学、语法学及《诗经》自身体例等角度分析,“雨雪霏霏”中“雨雪”应为名词,即“雨”和“雪”之义,“霏霏”为形容词,即“雨雪盛貌”。此外,考《诗经》其他7处“雨雪”,应释为名词的为《邶风·北风》“雨雪其雾”与“雨雪其霏”以及《小雅·出车》“雨雪载涂”中的“雨雪”;应释为动词“下雪”义的为《小雅·信南山》“雨雪雰雰”和《小雅·頍弁》“如彼雨雪”以及《小雅·角弓》“雨雪瀌瀌”与“雨雪浮浮”中的“雨雪”。  相似文献   

19.
嘉靖《保宁府志》是明代编纂的记载四川阆中的方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俗字。对嘉靖《保宁府志》中俗字“ ” “ ” “ ”“ ” “ ” “ ”和“ ”进行考释,以冀对嘉靖《保宁府志》的研究和《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辞书的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神思》在《文心雕龙》之“下篇”中占据核心地位。刘勰所谓之“思”,实包含内外两面。“思”之内关乎“意”,“思”之外形诸“言”,二者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却并无决定性关系。《神思》全篇均围绕着“思”之内外两面展开,而《文心雕龙》的“割情析采”部分(《神思》至《总术》,共十九篇),亦环绕着“思”之内外结撰而成,且分为两个层次:《神思》《体性》《风骨》三篇为枢轴,《通变》至《总术》十六篇则围绕着枢轴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展开作文指导。通过对《文心雕龙》“神思”的准确分判,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神思”这一概念的所指与文学批评史价值;还能使“风骨”之意涵得到准确疏通:“风”与“骨”即“思”之内外两面得到妥善发挥后的效果;更能明晰“割情析采”十九篇之两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