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的重大战略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外出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案件也逐年上升,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劳动关系已进入集体劳动争议的高发期,妥善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注重劳动争议之事实而忽视争议之主体、关注争议之类型而无视争议之过程的法学视角,将我国近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引入了某种认识论误区.通过还原劳动争议的主体特性和过程特征,将彰显出社会学视角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劳动用工制度随之发生变化,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而相关的法律却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变革,使得在处理诸多劳动争议案件时凸显了法律的苍白。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对劳动者权利救济的途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出台,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笔者在分析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所谓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实行“一调一裁二审”终局制的处理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是法定必经程序,未经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就是所谓“仲裁前置”。几年来,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据此处理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为当地劳动制…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处理受制于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和功能以及一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之形成与发展,与各国所采用的劳动法制模式有紧密关联。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完善。借鉴西方各国模式及其特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应着重完善争议处理机制,改革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及程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日逐复杂,劳动争议案件呈日益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切实保护了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由于我国开展劳动争议仲裁起步较晚,一些仲裁人员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因而致使一些仲裁案件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出现许多漏洞及违法现象。下面笔者就实践中遇到的几种情况,谈谈执行工作中应注意审查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8.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二审、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固然有其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面,但也显露出诸多弊端与不足,必须予以批判和改革.应通过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法》重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劳动者权利司法救济途径,这一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文章在对西方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分析不同学者的学术观点,最后提出了若干意见,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我国现已进入集体劳动争议的高发期,由其引发的矛盾如不能妥善得到解决,将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长久稳定社会的维护.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正从个别向集体转型,由于劳动者主体人格不完善和缺乏专门的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构等原因,导致现行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无法满足现状社会的需要.就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解决劳动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所采用的将劳动仲裁作为劳动诉讼前置程序的做法缺乏法律与法理依据,这种人为增加劳动争议案件解决程序的制度设计,极大地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和负担,增加了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难度,更容易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劳动纠纷的妥善解决.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时期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具有极其复杂和难以处理的特点,因而我们应摈弃以对抗性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简单思维,彻底废除将劳动仲裁作为诉讼前置程序的做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制度和劳动仲裁的功能,将劳动纠纷解决机制设计为"或调或裁或诉"并行的体制,在立法上承认人民调解、仲裁与诉讼在解决劳动争议时享有同等权威的法律地位,按照"侧重调解,司法补充救济"的原则完善现有的非讼调解和人民调解制度,将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当事人不愿意或者不能通过调解或人民调解方式解决争议,从而不得不进入司法程序时,则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采取"或裁或诉,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司法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荣平 《理论界》2006,(10):64-65
近年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内部利益摩擦不断增多,劳动争议呈多发态势,且呈现从以前的温和型、散发个案式向群体性、突发性的方式转变,已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然而,13年前《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12年前的《劳动法》在劳动关系日益趋向多元化、复杂化的形势下显现出种种不适应。本文拟从当前劳动争议的现状入手,以分析当前扼制劳动争议攀升的法律缺失为基础,提出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的六大法律填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我国"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其带来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劳动争议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改革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充分利用当前的资源,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明确各阶段的改革目标,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扩大了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地方立法例细化了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但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受案范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宜从三个方面展开改革:引入利益之争的调整事项、扩大权利事项的调整领域、厘清行政与仲裁、诉讼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方面非国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 ,其劳动佣工制度尚待规范 ,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陆续开展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等改制工作 ,从而导致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如何处理好这类案件、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已成为摆在各级法院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全省法院 1 997— 1 999三年中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并呈平稳上升趋势。 1 997年 1 89件 ,1 998年 1 93件 ,1 999年 2 2 9件 ,均占当年全省民事案件总数的 1 .…  相似文献   

16.
处理劳动争议立法,是劳动立法中的程序法。在我国,劳动争议,是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和职工在劳动立法范围内,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它包括:关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争议事项;关于录用、调动和辞退职工的争议事项;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护的争议事项;关于职业技术培训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纪律以及奖励与惩处的争议事项;关于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的争议事项;等等。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调解、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法》实施20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凸显出一些弊端。是彻底摒弃原有体制,实行单一仲裁或单一诉讼模式,还是采取“扬弃”,即在保留原制度上进行改革完善,这是目前法学理论界探讨修改《劳动法》争议的议题之一。本文结合《劳动法》实施以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提出建议,以期为《劳动法》的修改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争议先裁后审体制的改革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劳动争议日益突出。现有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不再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先裁后审”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必须改革,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比较我国学界的几种观点,选择和重建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形成注重调解、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新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在近年来已引起司法界广泛的关注 ,因为对此处理不好或处理欠妥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的丧失 ,但法律毕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特别是在已经确立了严格的仲裁时效的情况下 ,司法实践中也不可能因为个案而忽视法律的明文规定。而现实生活中 ,更多的人们是无法具体去掌握某一个法律条文的 ,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司法工作者抱着对人民负责、对劳动双方当事人负责的精神去处理每一个案件。所谓劳动争议时效 ,是指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定期间。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及改制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特  点 ,提出了审理此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并就司法实践中比较难掌握的主体确定问题 ,终止、变更、解除、续签劳动合同及“下岗”引起的劳动争议的处理问题 ,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