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区域政策手段比较及我国区域政策手段完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树伟  刘晓蓉 《江淮论坛》2010,(3):36-40,52
区域经济政策主要采用经济、法律、行政三种手段对区域经济进行调节,三种手段各有利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越来越体现出了优越性,而我国区域政策手段中行政手段明显多于法律手段。热衷采用行政手段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有针对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打破“批治”的路径依赖,建成健康法治路径规则,完善法治的市场经济,实现我国区域政策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5.
对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四条途径。即提高储蓄率、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节约金融体系内资金。因此实行怎样的区域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 ,我国应实行如下区域金融政策 :着眼于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在不影响全国统一大金融市场的前提下 ,构建有差异的区域金融体系 ;着眼于货币化程度的区域差距以及货币政策功效的区域差异 ,实施区域间有差别的货币金融政策 ;着眼于区域间有差别的金融资源 ,优化金融的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的总态势及区域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协调发展对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四大板块.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已经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其战略构建:在战略目标上应针对标准区域划分基础上的三类问题区域,在战略路径上应采取"4+2"为主、实行分类管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应以补偿性路径为主,补偿性、激励性与限制性路径相结合的方式,在政策工具上应该奠定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在政策评估上应该确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动态评价体系、动态反馈与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相适应、强调效率到强调统筹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协调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形成过程;从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增长、分工格局趋于合理化和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长级等方面简要评析了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然后.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区域土地政策、区域财税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和区域环保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最后从发挥产业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实行严格的土地环保政策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给出了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政策因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区域问题而生,是国家为了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依据区域比较优势而对不同地区作出的政策安排。所以,区域政策构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调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区域政策的不断细化、实化和差别化,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内国外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新的时期,国家将继续着重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11.
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伦理挑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经济伦理的独特视角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伦理挑战 ,指出挑战的实质体现为我国现有经济所要求的伦理文化与全球化经济所要求的伦理文化之间的差距 ,这些差距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敬职精神稀缺、信任基础薄弱和信誉意识淡漠。要消除这些差距 ,必须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文化观念和新兴经济现象等现实情况相结合 ,“盘点”道德资本 ,开展伦理教育 ,使经济行为合乎经济运行的伦理规则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建立、发展与完善的时代特征。精神文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与保证 ;市场经济是精神文明的载体与平台。在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历史一致性。要区别市场经济不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封建主义思想残余、资产阶级腐朽意识以及“左”的观念有着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3.
论加速中部崛起的支撑性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实现中部崛起已具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目前所需要的是提供政策性支撑,采取突破性行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部各省互动和中部与东、西部的互动发展,为中部地区土地使用松绑,并推出区域地租级差,核定区域间的工人工资,拉开区域间税收档次,促进工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所辖金融机构的详细调查,着重分析货币政策从紧对大庆市国有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的影响,以及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六大做法,并针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公共政策理念的第二次价值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公共政策正在经历第二次价值理念的转向。这种转向是从效率与公平在价值上的非平衡关系向更为平衡的关系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它不仅会对中国未来公共政策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会促使公共决策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赵磊 《江汉论坛》2007,(9):38-42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就业压力以及对外贸易顺差等,成为宏观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1)仅用"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框架,已经很难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做出本质上的把握.中国当下的流动性过剩表明:一方面,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物质财富积累相对富裕的阶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把就业难归咎于劳动力总量绝对过剩,经不住进一步追问.中国"就业难"的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失衡,困扰中国社会的就业难题并非"无解",政府对此应当而且能够"大有作为".(3)中国商品如果大部分都能被中国人自己消费掉,而不是"廉价出口",是天大的好事.中国人如果没有能力消费廉价的中国商品,与国与民都不是吉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相对滞后,导致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混乱、管理体制不健全和产权属性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揭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的政策根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合作社纳入战时经济体制,积极制定诸多扶助性政策,从法律、金融、人力、组织等层面为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尽管国民政府的战时合作社政策存有一定不足,但总体看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以及支援抗战,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宏观调控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方对国家宏观调控要有正确认识,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而且要结合当地实际,善于在国家调控中抓住发展机遇。同时,调控方式要逐步完善,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