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德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1):106-113
现有的某些小说史并不是真正的小说史,因为它们没有抓住小说的特殊性。小说史的逻辑起点在于对小说特性的科学把握。小说的特殊性不能仅仅归结为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而在于其文体。小说文体既是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方式。小说文体研究的方法包括纵横两方面的内容,纵的指小说特有的多种叙述者类型、聚焦方式、转述语、结构、言语特征等,横的则指这些文体因素在某个时期的聚合,如类型、流派。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交叉学科的文体学研究采纳了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语法是文体分析的工具之一.无论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都不可一概而论,语法偏离是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时值得研究的文体特征,各体非文学文本亦有各自的语法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CSSCI以及EBSCO为文献来源,回顾了近十年文体学在运用语言学方法和实证分析的进展,以及文体学在研究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国内外文体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结合文体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阐述了把文体分析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这种运用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欣赏,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丽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567-570
文体学作为一门开放发展的理论研究学科,主要研究语言风格,且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英语文体学理论,从语境、写作、阅读、翻译方面进行探究,呈现了文体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薛蕾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9-102
发掘经典著作中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于《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的古代小说史研究方法,其将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治学之法融会贯通,将理论分析与文献考据相结合,以社会历史批评发掘小说的社会文化底蕴;以文化比较研究拓展小说审美维度;以古典目录学之法梳理小说观念的发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树立了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7.
孙秀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4-117
陈平原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开创性意义在于,他在小说史理论构架的开创和小说史书写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了对一种新的小说史观的发现。概括起来,“原创性”的理论构想、对新的小说史书写体例和类型研究的实践、内部形式研究中纳入外部文化因素的整合型小说史观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153-155
英语专业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围绕着这些方面开设的课程都是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固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本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他们仍旧难以恰当地表达自己,有时语言很不得体。基于文体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文体学方法分析精读课教学的可行性,并从语音、词汇、句子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精读教学中应用文体学方法,从而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扬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70-72
以我国学者对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文体学的介绍为基点,针对我国学者对于文体研究的"主题意义"探究不够的现状,从功能文体学的文体分析目的、分析过程、"前景化"和"情景语境"等主要概念、"文体意义"与"主题意义"等方面联系起来具体分析,认为文体分析的最终目标除探寻文本的文体特征外,还包括挖掘和阐释文本的"主题意义",对文本"前景化"的判断标准是以文章的"主题意义"和"情景语境"为参考的.因此,在运用功能文体学进行文体分析的时候,需要和一定的情景语境和主题意义相联系,才能体会到文本的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应麟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有过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但并未引起学界注意。胡应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把握中国小说的发展,对小说史的论述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勾画出了中国小说发展进程的清晰轨迹。胡氏小说史研究与其敏锐的史家意识密切相关。胡应麟小说史研究深刻影响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小说研究史上应该有其相应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康金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83-85
文章以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为基准,对照当代的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著作,发现它们在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古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的文类归属以及小说的源流等问题上,既有悖于鲁迅先生的本意,也与历史事实不符;通过对《穆天子传》《燕丹子》《吴越春秋》等古小说的分析,认为应该将汉代看做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将历史小说看做中国最早的小说类型。 相似文献
12.
陈国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430-433
从“复仇”这一情节模式出发,分析了武侠小说中的主导性因素,是如何被传奇性革命历史长篇小说所承继,又采用了哪些改造和利用,使之服务于政治,成为革命意识形态的艺术言说方式的,从而揭示出传奇性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与曾在新中国被根绝的武侠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赵连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37-39
优秀长篇小说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历史感,即作家应该具备比较强的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历史概括、历史表现能力,这已经被中外文学发展史所证明。近年来,鲜有震撼心灵的长篇小说问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品缺乏历史感。 相似文献
14.
陈丽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2-96
传统观念对小说的轻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薄弱,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对古代小说史进行了纵向梳理,探寻各类型小说发展源流,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对各时期小说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出明晰的史理意识,为近现代的古代小说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函电在贸易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阅读翻译和写作各方面都受文化语境的影响。从语言、语篇、语法和词汇四方面分析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并总结文化语境对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家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体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论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情况,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功能语法、新修辞学、批评语言学、话语分析、叙事学及统计学都为文体学理论的建树、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体分析的方法正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的态势,并随着语言学的不断深化与整合而朝着多样性与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长安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0-72
对于文体学知识及其在交际和不同文体文章翻译中的应用作了一番探究。从广义上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文体问题并指出在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文体,分析了译者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和文体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不同风格、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张昭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2):85-90
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化研究,以当下大众化为研究对象,呈现流派纷呈的发展格局。世纪之交,中国的化研究由对异域化研究理论的介绍逐渐向纵深透视,厚重的学术论不断出现。大众化起源及早期流变的研究,使化史研究多了一个学术增长点,也使其领域进入化史研究视野,导致化史研究在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与学术观点上产生变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