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产优质米“固优5号”。由中科院陈建三研究员同湖南某水稻所联合育成的高产籼稻,94年在海南三亚扩繁固优5号获亩产528公斤。杂交稻,亩产400公斤,固优5号亩产超过杂交稻125公斤。杂交稻在亩产600—700公斤水稻区,固优5号增产潜力可望725—825公斤。其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2.
种稻靠水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我国许多地区由于严重缺水而无法种植水稻。为获得优质高产粮食,有人就在旱地上试验种稻。却长得象野草似的,亩产只有几十、百把斤。面对现实,我国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探索抗旱、节水种稻的途径。1983年,全国农业推广总站将水稻旱种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正因为如此,自1984年以来,我国许多科研部门开始把培育“旱稻”品种列为主攻项目。其中辽宁省培育成功的“旱72”,东北农学院培育的“东农水陆稻一号”等早稻平均亩产仅200—300公斤,因产量不很理  相似文献   

3.
李登海其人1949年9月生於山东省莱州市,是个地道的农家娃。1966年中学毕业後,回村务农,并搞起农业科研试验队,开始进行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四大作物的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高产栽培及其育种工作尸取得狠曼硕果。现在是农业$全国杂交玉米专家撷问组成员』同时还是八届全国人大躏委、g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宝联副主席。gi路。1989年。他培育的“掖单13号”玉米,以亩产10呢29公斤的高产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同年在同一地块的小麦亩产达势480公斤,g开创了小麦五米亩民吨半粮X15乃公开)树世界最高粮食产量纪录,展示了邻国粮…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川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89年区内600万亩水稻亩产已达516.7公斤。如何使本区水稻持续增产,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川西北稻区的特点,提出划分水稻生区,分区制定高产技术模式和采取相应组织措施的设想,以期有利于本区的水稻增产。1.川西北稻区的特点和水稻生产潜力川西北稻区在北纬30°20″~32°28″,东经103°~106°60″之间,海拔在280~9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5.
特籼占13是广东省佛山市吴炯兆先生于用高产品种特青2号为母本,与高产优质多抗粳籼89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高产水稻。94~95两年参加广东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性突出,米质特优,适应性广等优点,9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1)丰产性突出:94~95年参加广东区试和大面积种植,亩产  相似文献   

6.
岗优725由四川省绵阳农科所以《岗46A“ד绵恢725”选育而成。1997年我县种植近5亩,1998年种植35亩。1997~1998年连续2年示范种植,岗优725创我县水稻产量历史最高水平,一般亩产600—700公斤,高产  相似文献   

7.
刘坪 《小康生活》1994,(1):50-50
湖南资兴市州门司乡黄旗洞村村民何月生,在资兴市种子公司指导下,九三年杂交水稻制种(晚稻)1.7亩。亩产量492.4公斤,值币1477.2元,一举夺得了杂交水稻制种亩产第一的桂冠。他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套丰富的杂交稻制种经验。  相似文献   

8.
芮城县城关镇刘原村,有个叫刘文祥的果农,他家的3亩果园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优,每年鲜果熟了,很快销售一空。刘原村的自然条件并不好,但刘文祥讲科学,巧管理,连年获得高产。他定植的巨峰葡萄树,从第二年就开始挂果,第三年亩产1500公斤,第四年亩产2500公斤,最高年产量达50O0公斤。1994年总产14000公斤,收入16000元,加上育苗收入4000元,总收入2万元。刘文祥小园夺得高产有以下几个绝招:  相似文献   

9.
1990年在川中丘陵地区科技示范乡——三台县西平镇推广水稻东西向,宽窄行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01.6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1.3%;南北厢、东西向、宽窄行水稻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29.1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6.4%;长芽谷摆播插双株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15.3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3.8%。  相似文献   

10.
重粒三八是我国某农业研究所采用多亲复合体形杂交培育的一个重粒型大穗大粒高产水稻新品种。经多处布点示范试种,亩产一般700—750公斤,最高达870公斤,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可作中稻和双晚,长江以北黄河以南部分省区可作单季稻。(据报道,作双晚亩产可达600公斤左右。)该稻株高100—110厘米,茎杆粗壮.根系发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我们在湖南永兴县七甲乡,组织温优3号夏制高产制种试验,面积315.6亩,平均亩产278.4公斤,其中江头村制种专业户李建国1.46亩高产田,经验收,亩产达415.6公斤,创我县制种单产最高纪录。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焕斗 《小康生活》2005,(10):10-10
本刊讯 近日,记者从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召开的2005年杂交水稻新品种观摩会上获悉: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新两优6号,今年在全国12个省示范种植50万亩,喜获丰收,平均亩产在65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品种增长10%左右,农民亩增收70元。  相似文献   

13.
兴农2号,人们称为“三高大豆”(高产、高品质、高抗倒伏),经山东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连续4年在13省区1200多个点试验示范,春播亩产400—450公斤,夏播亩产300—400公斤。2001年1月15日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全国小麦高产栽培现场观摩及高产栽培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莱州953”小麦良种光合性能强,光合速率高,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没有午睡现象。专家建议推广高光效小麦新品种——“莱州953”, 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新贡献。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3.8亿亩左右。若按光能资源充分利用的理论数据计算,最高亩产可达1057.6公斤,而全国小麦亩产平均才233公斤,高产田也只在500公斤左右,可见小麦增产潜力很大。山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及大面积调查一致表明:鲜鱼亩产20~150kg,鲜鱼产出量与稻谷增产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y=11.375~0.1543x,r=-0.9951;结果还表明,有效穗不足是养鱼高产的稻田水稻减产的实质性原因。为此初步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晚清以来,在粤东潮汕地区榕江两岸的百姓中,一直在传颂着一位受万民敬仰的良臣,他的名字叫黄武贤。黄武贤出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潮阳县直浦都厦林村(今属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厦底村)。  相似文献   

17.
推广良种     
歙县富场镇富场村新品种引繁户汪时松几年来,引种几个水稻新品种成功,今年。他从湖南省引进的优秀水稻——“湖南丝苗”在当地试种成功。他于6月15日播种(作二晚栽培),10月8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13天,亩产达486公斤。  相似文献   

18.
(一)特色高产优质类水稻:红宝3号,株高90厘米,分蘖强,长势清秀,抗性极强,每穗200—350粒,亩产600—650公斤,米红色,质特优,亩用种3斤。香黑糯:株型紧凑,穗长一尺,穗200—350粒,千粒重28克,米粒表里乌黑发亮,亩产550—600公斤,米质香糯,亩用种3斤。大粒香:杆粗壮,适应性广,穗200粒左右,千粒重45克,长势壮观,亩产600—700公斤,米质香,  相似文献   

19.
我县自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以来,逐步推广和普及了以培育多美壮秧和本田规范化栽培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得以迅速提高。但由于近年来小春作物迟熟高产品种的种植和水稻大穗型杂交组合的推广,现有的水稻多株多穴栽培在大部分地区已难以适应水稻进一步高产和增加种植经济收益的要求。因此,我们于1994年引进了绵阳经专近年研究出来的“杂交中稻超多美壮秧少穴栽培技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1示范应用规模及技术实施要点1994年,我们在本县白水镇小面积示范这一技术,初步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1995年,在…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拥有“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和“一种红蜘蛛防治方法”两项国家专利的地道农民;他种的玉米亩产达1326公斤;他带动周边3213户农民种植玉米12000亩,辐射区人均增收达400元;他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襄汾的袁隆平”,他就是山西襄汾县南贾镇南刘村的“玉米奇人”郭高升。.郭高升48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作物高产规律与技术的研究摸索,先后搞过“卫东8号”小麦提纯复壮、玉米抽雄杂交育种、果树新品种引进、玉米小麦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