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186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从1820年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增加到15%。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开始超过英国而跃居世界首位;1894年,工业总产值已占世界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15年来,广东发展农村经济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纵观这15年.广东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速快于全省社会总产值的增速。1993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社会总产值增长21.5倍,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24.8倍,后者占前者的比重,由1978年的35.9%上升为41.0%,农村的份额增加了。第二,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  相似文献   

3.
<正> (一) 在农村经济“两个转化”的过程中,县的经济地位很重要。县在国家行政建制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联结点,县以农村经济为依托,又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所以,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安徽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82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农业总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平均增长33%,安徽增长44.2%。安徽农民人均收入过去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巳比较接近了,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982年270.1元,1983年309.8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272.9元);安徽农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0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1,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4%,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45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农村非农行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要达到5.25:1。而2002年这一比例仅为3.15:1。因此,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六五”期间是我国农村大转变、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划时代的变化,成为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六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多。(2)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从农业总产值构成来看,林牧副渔业产值比重上升,种植业产值比重有所下  相似文献   

6.
一、温州概况与温州经济温州市地处浙江省南部,是浙南的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十四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现辖九县二区,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636万,(其中市区人口为53万),人均耕地0.45亩。人口稠密,人多地少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温州的经济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很缓慢的。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仅0.1%;工业总产值不及宁波市的1/3;1978年温州农村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广东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村社会总产值翻三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274.37元增长到1992年的1307.65元;传统农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7.92%降到1992年的34.0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2年的总收入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6.08%;农村中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已从1980年的89.45%降到1992年的63.27%。一些如珠江三角洲发展  相似文献   

8.
会泽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会泽县经济社会现状和特点如下: 现状特点及其评价 一、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1、经济发展水平低,乱砍滥伐,过度垦殖。建国以来该县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九八五年工农业人均产值205元,比五二年增长了60%。粮食总产相当于五二年的两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六四年的3.4倍。但人均工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2%,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8%。 长时期以来,该县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社会资金极其匮乏,于是选择了一条几乎无需技术、资金、智能投入就能获得一定产出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道路,即:为解决温饱问题,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大量开荒,广种薄收。其结果使经济发展陷入了经济发展水平低→乱砍滥伐,过度垦殖→生产条件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有着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粮食生产在全省农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农村总产值中粮食产值占50%多,在农民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并未转化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现实的障碍因素,使吉林省形成了粮食越多,财政越穷,农村经济发展越滞后的恶性循环。如何使产粮大省及早走出这种困境,是实现吉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对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的预测是:(1)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工业总产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零售物价上涨9.6%;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10%。(2)从今年支撑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十年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尤为显著:农村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从而改变了农村的产业和劳力结构,提高了农村的积累水平。就以常熟市而言,农村经济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农业产值占农村三业(农副工)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小。1978年,全市农村三业总产值为6.2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57亿元,占57.3%;1988年,全市农村三业总产值为55.9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36亿元,占7.8%。二是农村三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蔬菜生产大国理应成为蔬菜贸易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出口蔬菜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园艺产 品的生产发展非常迅速,在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统计,2000年,全国园艺作物总产 值约为3800亿元人民币,占农业总产 值的27%以上,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 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园 艺作物中,蔬菜是其中最主要时产品之 一。1990年蔬菜生产面积占全国农作 物种植面积的4.27%,到2000年已经 提高到9.74%,增加1倍多。目前全国 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24万公顷,总产 量4.24亿吨。发展蔬菜生产,扩大蔬 菜出口创汇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性 调整的方向之—,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 势头。2000年,全国蔬菜出口总量315 万吨,较上年增长13.4%,出口创汇 20.3亿美元,增长8.2%,出口的国家 和地区达到150多个。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三农”问题倍受关注,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增多,一季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出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国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出达到48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增速与上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的80年代。苏南经济发展最引人瞩目的特征之一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增长。1978年至1988年,苏、锡、常三市乡、村两级工业企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8.3%上升为48.6%;乡村工业产值占乡村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4%上升为90.7%,占三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29上升为55.9%。①1990年,苏州、无锡两市乡村工业产值已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2%和66.3%。②显然,昔日的“草根工业”已无可争辩地成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国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区域,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4%。怒江州的经济开发是典型的“山区、民族、边疆”三位一体的经济开发。这几年怒江州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1990年全州社会总产值48,58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3,353万元,国民收入27.485万元,粮食总产量115,550吨。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怒江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都是比较落后的,全州所辖4县都是贫困县。到1990年底,全州未解决温饱的农户还有30.5%,其中福贡县为70%,贡山县为50%。显然,贫穷与落后就是怒江州的最大州情。毫无疑问,怒江州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摆脱贫困。为此,笔者在对怒江进行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州的经济开发提出以下十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超高速的发展速度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乡镇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1980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20亿元,到1984年猛增到1,709亿元,增长1.5倍,每年递增26%。预计1985年将达到2,300亿元,超过1965年的全国社会总产值。乡镇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73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1620亿元,相当于1966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个数达606万个,从业人员达5,20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40.8%。从1979到1984年,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277亿元,仅1984年就达90亿元,为  相似文献   

17.
从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户收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等多个维度,构建了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途径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两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第二,流通业既可通过提高农村经济总产值和农村就业等直接方式影响农村经济增长,也可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推动城镇化和拉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间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三,我国农村就业结构较为单一,流通业仍是吸纳农村就业增长的主要途径,但流通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村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第四,与城市流通业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流通业的落后是导致农村流通业对农村产业结构失去“先导性”和“关联性”功能的主要原因;最后,在不同途径上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时滞期大致相同,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综合影响大约在第四年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县城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只有发达的县域经济才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民实现“县域城镇化”。为求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对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把握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郑社奎(一)1996年是山西省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100亿公斤大关,达到10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45%,比历史最高年增长53%。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干鲜...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乡镇企业有如雨后春笋,在全国乡村迅猛发展起来。1982—198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递增25~35%,1987年仍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1~6月份产值达2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达到1500万个,职工8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总产值354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农业总产值的88%。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为241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