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道地药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方法通过中药知识产权特点的分析,明确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探讨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的可行性及对策。结果与结论推动道地药材的原产地保护需要从组织、创新以及市场等多方面进行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性的企业在资源的分配使用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全球性的加工也使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从而使原产地规则判断标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原产地规则日益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手段的新宠。  相似文献   

3.
张辛 《科学咨询》2003,(21):10-11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以及消费者原产地态度进行新的思考、给予新的界定并赋予新的维度,探讨互联网环境通过消费者互动的形式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消费者互动是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消费者原产地认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产地规则实质上是确定贸易中货物的经济国籍,适用于所有用于非优惠商业的政策措施,WTO体制框架内很多重要的贸易条款都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原产地规则在对国际货物贸易影响方面,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文章从一则"贝壳案"引发对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所起作用的思考,从原产地规则的产生入手,分析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括消极方面。最后指出,我国企业应如何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充分运用原产地规则,推动国际贸易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类优惠原产地政策正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但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对优惠原产地政策的有效利用率往往并不高,如何从优惠原产地关税减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在日趋激烈的产品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融八国际经济社会,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强,如何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法律问题,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区域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提出立法建议,希望能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区域合作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8.
原产国效应与原产地效应的实证研究--中韩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在国际营销研究领域里比较广泛探讨的原产国效应(Country of Origin Effect)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消费者在评价国内外品牌时所产生的原产地效应(Region of Origin Effect)问题.根据韩国/中国和上海/沈阳的原产国和原产地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评价韩国或中国产品时不受原产国效应的影响,但却受到原产地效应影响,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也对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原产地证的概念、种类、内涵及作用,对日常签证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原产地证的办理与运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2,(12):68-69,2
宣酒小窖酿造工艺源于唐代纪叟老春酒,是我国江南地区一项独特的酿造技艺,系传统手工酿造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宣酒小窖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绵柔之本:江南山水好山好水出好酒。宜酒的原产地——宣城,处于北纬度29℃。这里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9℃左右,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适合酿酒生产。宣酒地处江南诗山——敬亭山下.山间云生雾起,常年不散;地质结构复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理标志"最早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提出的,又称"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物是指识别某一产品来源于成员领土内某一地区或地方的标志,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既是一种商业标记,又是一种与版权、商标、专利等并列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2.
品牌、价格和原产地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运用联合分析方法探讨了品牌、价格和原产地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相对影响. 两组消 费者,一组主要依据品牌影响力做购买选择,另一组则依据产品价格做购买决定. 对于后一组 消费者,更高而不是更低的价格具有更大的效用,表明价格被他们作为指示产品品质高低的线 索. 对两组消费者在个人背景和产品知识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对研究结果的营销含义进行了 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成新轩  郭志尧 《管理世界》2019,35(6):70-80,108
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制度性原产地规则中的累积规则、微量条款及原产地证书等要素,结合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提出了适合测定中国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的一套体系。以此为依据,计算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的限制程度,以及中国自由贸易区制造业优惠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指数和中国对智利、中国对新西兰缔结自由贸易区前后贸易附加值的变化;据此论证了中国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合理程度,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有个别不良茶商在原产地上偷梁换柱,并在行业形成了潜规则,但我认为人品即茶德,这样的潜规则既对消费者不负责,又对整个行业的复兴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毕竟,真正的茶商都是有茶德和人品之人,想在短期内砸钱迅速发财,就不是作“茶人”了  相似文献   

15.
剧锦文 《领导文萃》2010,(16):140-143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时下一个世界性现象。但如果要给“中国制造”下一个较为科学定义的话,可能应该是这样:即原产地在中国,而市场在海外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潘煜  朱凌  刘丹 《管理学报》2012,(1):97-107
以瓶装水、洗发水、服装为研究对象测量中国消费者对低介入度产品的品牌原产地识别准确度(BORA低),发现消费者的BORA低比较低;教育、经济收入、性别直接影响BORA低,并且教育、年龄通过民族中心主义观念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BORA低。研究揭示中国消费者不清楚低介入度产品的原产地信息,说明原产地研究的隐含假设值得商榷,对国内原产地研究提出建议,并且建立消费者对于BORA低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概念术语,在中国理论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是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区域经济、推行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是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的核心主题.对目前的产业集群品牌进行重新分类,剖析每种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存在的特性.在北京、山西和辽宁三地随机抽选472个有效样本单位,以假定性命名方式将8个产业集群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证明现在对产业集群品牌的看法需要慎重对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般性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负向效应,不适合发展集群品牌;特殊性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正向效应,适合发展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18.
泸州是全国知名的酒城,全市共有酒类生产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为加速泸州酒业的发展,泸州市提出了建设“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新思路,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泸州酒业,打造中国白酒原产地经济圈。  相似文献   

19.
祁菲 《决策与信息》2009,(11):24-25
以对公民的提供“有效、无漏洞”的权利保护标准来衡量,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体系是比较薄弱的。其中预防性权利保护、暂时性权利保护是需要着力完善的方面。本文以德日比较为视角,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权利保护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相比的特点,来界定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二者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