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动态机制。得出的结论是,长期而言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价水平是协整的。短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对价格水平有影响显著,且这种短期影响受长期机制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一个重要变量,人民币汇率是否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更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文章运用协整(cointegration)和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及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波动在长期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在短期,这种影响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虑结构变化现象的情况下,本文首先利用结构变化协整分析了我国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传递,而后运用递归估计的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汇率传递的动态运行,最后采用边限协整研究了包括汇率制度在内的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宏观决定。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在1998年8月发生了结构变化。在此之前,传递程度较高且显著;结构变化之后,传递程度急速下降。从物价传递的动态运行来看,在1998年8月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之后则不断下降,并有进一步下降之趋势。宏观决定因素分析表明,长期内,通货膨胀率、贸易开放度、汇率制度及亚洲金融危机对物价传递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汇率波动的作用显著为负;短期上,人民币汇率传递具有一定的惯性,只有贸易开放度具有明显正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整检验的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建立协整模型检验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协整关系.依据协整检验结果,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文章认为通货膨胀与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若干假设为依据,先后构建协整面板模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及VAR模型,利用月度CPI与名义有效汇率数据,对金砖五国(BRICS)的汇率传递速度、程度及汇率传递弹性的异质性与时滞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汇率与物价之间满足协整关系;金砖五国的汇率传递具有不完全性与非对称性;金砖五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具有强持续性、截面异质性与时点异质性,且时点异质性服从AR(2)过程;国内物价水平对汇率传递的响应存在超调现象与时滞性;基于中国VAR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汇率传递弹性在五国中最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加成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非对称ARDL模型,以1991-2013年为区间,通过边限协整t检验、F检验及Wald检验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在长、短期内都有显著的非对称性;本币贬值对消费者价格上升的影响大于同等程度升值对价格下降的影响;对称ARDL与非对称ARDL中的汇率与消费者价格均有协整关系,但前者忽略了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高估了汇率传递,使建立在对称ARDL基础上的通货膨胀预测存在严重偏误,影响了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分省月度数据序列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小,而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通胀不应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障碍,人民币浮动弹性仍然要继续扩大.而以紧缩流动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结售汇制度改革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角度,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10大类商品分类、初级产品、工业产品和细分16类工业产品的贸易模式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协整检验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优化了十大商品分类和工业产品贸易模式结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初级产品贸易模式结构,但在短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优化初级产品贸易模式结构,与工业产品贸易模式无明显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细分工业产品贸易模式结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协整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四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多边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得到这些指标在长期与短期内对实际多边有效汇率的影响程度。通过H-P滤波技术对经济指标进行平滑得到均衡汇率,从而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汇率的失调状况。因此,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认为实行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仍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Gonzalo—Granger方法的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人民币应当升值或贬值就是研究实际汇率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实际汇率浮动应以均衡汇率为中心。为了分析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问题,文章通过均衡汇率决定模型—MacDonald(1998)模型,利用国际先进的计量方法Gonzalo-Granger的长期共同成分分解方法来研究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结论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低估,当前人民币升值是正确的,是大势所趋,出于外汇制度改革的战略性考虑,应适当地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  相似文献   

12.
陈仁恩 《统计研究》2000,17(1):34-37
汇率属于价格的范畴,某货币与各种货币汇率的动态综合,就是综合汇率指数。综合汇率指数既然是一种价格指数,其编制的方法与一般的价格指数编制原理是一致的。在我国,综合汇率指数方法的研究,可以在一些金融学、价格学的文献中看到。我们把所见到的综合汇率指数的计算式列举如下:[1]综合汇率指数=计算期一国对各国的平均汇率/基期一国对各国的平均汇率(1)式中,平均汇率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汇率=Σ(本国货币对各国货币汇率×本国对各贸易量)/Σ本国对各国贸易量综合汇率指数=Σ(本国对各国货币的单一汇率指数×本国对各国贸易量)/Σ本国对各国贸…  相似文献   

13.
宋保庆 《统计教育》2009,(9):38-41,48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出口品价格,改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进而对宏观经济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式解释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际汇率变动与宏观经济劳动需求存在显著负相关。文章最后就如何减轻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汇率操纵论甚嚣尘上,然而针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顺差关系的研究观点却存在很大分歧。从技术角度看,基于线性回归模块的标准VAR/SVAR模型并不适合分析中国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在国内率先采用时变参数VAR模型(TVP-VAR),并基于2001年6月-2011年3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于中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影响微小,即汇率非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分别与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远大于名义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而短期内则刚好相反。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波动均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无论是名义贬值还是实际贬值都能够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美的双边数据,在HS细分商品层面上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对中国向美国出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对占中美贸易不平衡85%以上的HS16、HS20和HS11等三大类商品出口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多数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为负,不过影响都比较小,因此,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增加汇率弹性,培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强的背景下,构建具有优良预测能力的人民币汇率预测模型意义重大。参数模型对汇率预测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模型设定是否正确,同时还取决于能否迅速探测参数的结构性变化以使用最佳信息估计模型参数。本文构建了多元自适应可变窗算法以及时监测模型参数的时变特征,探测最大化参数同质区间。结果显示:①在中长期(3至24个月)的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样本外推预测中,多元自适应可变窗算法能显著优于随机游走模型、购买力平价模型、弹性货币模型、利率平价模型、泰勒规则模型与偏移型泰勒规则模型这六种汇率预测主流模型,其预测能力也显著优于实时窗宽选择算法与自回归模型;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长期(3至24个月)预测中,其预测误差MAE度量相比于次优模型能降低 25%~50%。②多元自适应可变窗算法能迅速捕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拐点,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向并刻画人民币汇率的周期性变化,其长期(向前9个月)方向性趋势样本外推预测精度比次优模型提高了16%~40%。③断点前后的汇率动态结构性变化显示“811”汇改促进了经济基本面对汇率预期重要性的显著提升与市场风险偏好的转变。“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预期更易受外部冲击影响。加速利率市场化建设、提高国内收入、稳定物价、坚持带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有效的资本管制相结合等措施对促进汇率市场化、防止汇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天荣  李成 《统计研究》2010,27(2):72-76
 加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利率政策其要件之一就是确认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二元VAR-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实证检验证明,从长期来看,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但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差对汇率传导机制和路径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汇率行为路径分析模型,检验有关名义利差与名义汇率关系的理论和经验方面的问题。中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名义利差变动对名义汇率变动的影响支持利率平价理论,但利差对汇率变动的传导路径较利率平价理论更为复杂,且传导方式和效应大小在2005年7月汇改前后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陈强 《统计研究》1996,13(3):21-24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 case study is made on RMB equilibrium of exchange rate for 1981-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