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光鑫 《社区》2009,(13):33-34
地处安徽省宣城市中心位置的宣州区鳌峰街道宝城社区,着力强化未成年人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教育,逐步构建起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近年来,该社区先后捧回了“全省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社区”、“全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15,(7):10-11
我非常想游遍长三角,特别是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江南春景一定非常美!可旅行计划总是被搁浅,因为现在正是上学期间,且春季的小长假也不多。虽然现在是学生,有寒暑假,但假期里并不是无所事事,想要出游真不容易。我们班有位同学不仅去各地游玩,还不落下功课、考出专业证书,让我佩服不已。我要向她学习,  相似文献   

3.
百年树人是个耳熟能详的说法 ,但要问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会说 ,它是指培养一个人不容易 ,需要很长时间 ;也有人会说 ,它是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这样的回答当然不能说错 ,但还有其他的解释。要准确地回答百年树人的含义 ,有必要探寻它的出处。我国古代名著《管子·权修》有云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 ,谷也 ;一树十获者 ,木也 ;一树百获者 ,人也。”这一论述被后人简要地概括为百年树人 ,意思是从长远来考虑 ,投资于人是最合算的。为什么 ?因为对于稻谷 ,投…  相似文献   

4.
大计考语是明代文官考察时对地方官员治绩进行概要性评价的文本。吏部依据官员考语内容对相应官员的去留升调做出决定,因此大计具有极端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政治运行中,大计考语这种理应尽力求实的文本却时常出现不实的状况。从制度史的视角对明代大计考语的"虚"、"实"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发现考语不实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于注考官员责任感的缺失,更在于考语保密性不足导致如实填注考语的政治风险远大于收益;在保证中央政令科学合理的同时兼顾官员正常的心理诉求,才是保证中央政令在地方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百年树人百期耕耘本刊编辑部在举国上下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自1981年1月出版第1期始,至1997年第4期止,已整整一百期了!这一百期,幸运地伴随着中国社会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历程,因而也就真切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艰...  相似文献   

6.
吴之如 《今日南国》2006,(21):61-61
大清朝绵延267年,要找它的些许亮点当然不难。不过,若是将总体审视的时间跨度再加大些,谁也无法否认,这一封建政权给中华民族留下的历史痕迹,黑暗多于辉煌,屈辱淹没尊严,抱残守缺胜过开拓进取。它的残暴,它的冥顽,它的愚昧,不但让数以亿计的百姓蒙受无边的苦难,更让“中华崛起”的理想化为长久的破碎之梦。虽然时下的电视屏幕契而不舍喋喋不休地为这具早已朽烂的政治僵尸涂脂抹粉,它也根本成不了历史美人;为它动情地唱起“再活五百年”的颂歌抑或挽歌,它也无法复活。  相似文献   

7.
“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建设以关注后继人才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党和人民的事业世代相传为主要目标,着力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具有丰富的逻辑内涵,以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为逻辑前提,以增强后继人才的志气、骨气、底气为价值旨趣,以培养德才兼备、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后继人才为实践路径。新时代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要把握新时代后继人才工作的主题、使命和方向,实现逻辑前提、价值旨趣和实践路径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8.
1994年4月26日下午,在中共中央党校怡园楼小会议室,机械工业部和安徽省政府的主要微同志就共同建设、联合申报支持我校进入“211工程”计划进行了专题会谈。参加会谈的有:安徽省省长傅锡寿,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副部长张德邻和部教育司司长涂仲华。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唐国贵,副样长陈心昭、王德译、汤健等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起解放以来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的研究,重点几乎都摆在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批判上。很多文章反复引证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强调只存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具体人性,不存在超社会、超历史的、永远不变的人性;更不能把这样一种抽象人性当作出发点,由它放射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决定社会的方向,推动历史前进。这些批判对于破除资产阶级偏见和局限性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体革命斗争中不可少的一步。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过的,历史上的一切否定都是具体的。新事物并非凭空出现或来自外部,它是从旧事物中分化而来,为旧事物所创设,作为它的对立面而存在和发展。所以,它越是同旧事物“彻底决裂”,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愈加陷入旧事物而不能自拔。例如,马克思对自发的朴素共产主义曾作过这样的评述:它是私有财产的否定,但是“在它的最初的形式中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它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而占有的一切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等舍弃”。  相似文献   

10.
“统战文化”是在统战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文化统战”,实际上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方式.“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明确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统战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重做做人的中国,与普遍重做事的西方国家在社会态度、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分析比较,清晰地看到中西方文化在这几方面的差异与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方面要博采众长、扬长避短,避免偏狭地看待某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党的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教育重大战略地位的新认识,体现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探析这一论断的历史逻辑进程、科学理论内涵以及实践根源和发展路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起解放以来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的研究,重点几乎都摆在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批判上。很多文章反复引证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强调只存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具体人性,不存在超社会、超历史的、永远不变的人性;更不能把这样一种抽象人性当作出发点,由它放射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决定社会的方向,推动历史前进。这些批判对于破除资产阶级偏见和局限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不能说全部的文化,但可以说在某些时候、某些局部,有些所谓的文化正在“见鬼”。某词典大师的词典中的一个辞条:“白日见鬼:大白天看见鬼”,便是文化“见鬼”的佐证。 街头书摊不时冒出些货色,早已被文化人士所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对于"文化"的独特理解改变了我们对于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艺术与生产,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许多传统看法,开启了后现代社会许多独特的学术研究派别。而对于文化研究进行文化研究,也就是沿着文化研究的思路,来分析文化研究本身,换句话说,文化研究在这里既是工具,也是对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也因此诞生了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山寨文化”。 有人在博客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讽刺”。对此,马上就有“山寨帮”反对,“山寨文化怎么就泛滥了?如何就丢人了”?  相似文献   

17.
辉煌 《山西老年》2009,(3):36-36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姓氏是曾经修改过的。有的是因觉得本姓不好改成别的姓;有的是因避仇或避讳而改姓,也有  相似文献   

18.
潮汕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法治"共通与融合,直接决定着潮汕文化的正确走向。潮汕传统文化只有调适自我,在传承古典的同时超越传统,营造新的法治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批判理论自问世以来,产生了持久的历史影响,虽然时易事移,但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现象层面上,文化工业在中国已渐成规模,并影响着大众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0.
1月22日《文汇报》上发表刘金的文章,文中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通俗”和“大众”的观点。文中说,“下里巴人”式的通俗文艺,由来古矣。但“通俗”这个名目,大约到明朝始露端倪。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能是公开标明“通俗”的第一例。化名“庸愚子”的金华人蒋大器,在这个刻本的序言中,特别推重它的通俗性。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