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炜 《社区》2006,(11)
2006年3月16日晚上8点多,王女士急匆匆地打通了浙江省杭州市文晖街道流水西苑社区的24小时值班电话。王女士说,她打了好长时间的电话,可一直没能联系上父亲。老人自己住在流水苑10幢,平日血压偏高,王女士担心父亲发生什么意外,想让社区帮忙去看看。社区居委会施主任接到电话以后马上放下家务,联系了社区民警一起取来王女士寄放在社区的钥匙,赶往老人家中。结果发现,老人确实不在家。他们又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小区公园里找到了王大爷。原来,王大爷饭后和邻居在外聊天,忘了回家。施主任马上打电话给王女士报了平安。王女士对社区的快捷服务…  相似文献   

2.
筱筝 《社区》2013,(19):36-36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独居老人成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让独居老人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热饭,是考量一个城市民生建设的标准。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开办起爱心餐厅,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但是,不少社区在开办过程中都遇到了经营困难,如资金、人员等问题。江苏省扬州市不少社区的爱心餐厅也相继开张,探索破解经营困难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刘林  智东 《社区》2009,(4):26-26
一天,江苏省姜堰市姜堰镇老庄社区52岁的企业退休老人、居家养老志愿者李鸣,主动来到社区89岁的孤寡老人黄松的家中,义务给老人买菜、烧饭。为此,老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李鸣的“时间储蓄银行”记录簿上,为她又储蓄了20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时间。  相似文献   

4.
张登峰 《社区》2013,(4):52-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上的呵护,心灵温暖了,精神也愉悦了。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2,(5):33
69岁的鞍山市团结社区居民马集相给自己揽了一件别人连碰都不敢碰的闲事,陪3位身体都不好的老邻居每周去洗澡;乌鲁木齐市魏户滩路社区工作人员左兰萍,七年如一日为辖区一孤寡老人洗澡……很多孤寡老人,或是子女不在身边行动又不便的老人,洗澡无疑是他们一大难题。有人以马集相和左兰萍的事迹向社区工作者们建议,希望社区或社区志愿者能像他们一样,为老人们提供帮助。但社区工作人员却有很多担忧。  相似文献   

6.
韩志军 《社区》2013,(19):16-16
弃管楼的楼道感应灯坏了,打个电话,春海社区“弃管楼党支部”就派人修好了;老人行动不方便,需要买菜、交费时,打个电话,春山社区“空巢老人党支部”的党员很快就帮忙办好了;周三下午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没人看,春和社区“社区学校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可以给孩子辅导功课……  相似文献   

7.
任运富 《社区》2009,(13):52-52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被纳入了为空巢老人安装“爱心通”呼叫器的试点,来自牌楼、太白等5个街道的300名空巢老人,先期领到了“爱心通”电子设备。“爱心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整合了社区、周边的家政服务、水电维修、餐饮购物、卫生保健等几大类型的服务。空巢老人需要服务时,只需在“爱心通”上按下“5”键,  相似文献   

8.
张瑞 《社区》2012,(3):27-27
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有一位老人退休后,捐图书创办“农家书屋”,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口碑,用自己的行动延伸着一位老党员的执著追求,影响激励着周围的人。他就是退休老干部高福良。 高福良生于1940年4月3日,1984年入党,1983年任油坊村村长,1984年调到乡养殖场任场长直至退休,2006年开始担任油坊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高福良老人每天一大早便来到社区的“农家书屋”,打扫卫生,迎接村民和学生来看书。  相似文献   

9.
邓淑华 《社区》2013,(7):4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助老为老服务,帮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空巢老人,如患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和有残疾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中,深感力不从心。此外社区里还有一类老人,他们的情况常常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束手无策。社区里有一名姓杨的老人,现年83岁,一辈子没结婚  相似文献   

10.
任白雪 《社区》2014,(31):33-33
“感谢你们还记得我的生日,真是意外啊,我会好好记着的。”8月5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丽阳社区工作人员为家住正阳小区的82岁老人牟敦兰送去了鸡蛋和寿面,为老人庆祝生日。近日,日照街道“情满桑榆”、石臼街道望海社区“多彩课堂”、秦楼街道金海社区“信任大姐”通过为社区老年人送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为社区孩子们开设课程、为青年人组织相亲会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牌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彦报 《社区》2014,(22):30-31
桥东区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腹地,下辖69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9万,辖区总面积43.07平方公里,南北狭长,呈长条状纵贯石家庄市南北,从地图上看就像一把熠熠生辉的金钥匙。近年来,桥东区社区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工作思路,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区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提高,社会管理创新亮点频出,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连创新高,用金钥匙开启了居民的幸福之门。  相似文献   

12.
李佳徽  王瑶 《社区》2014,(18):30-30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台东三路的张成信老人,今年76岁。由于疾病缠身,腿脚不灵便,张大爷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时日,非常苦恼,子女也被拖得筋疲力尽。听说街道成立了一个“失能老人之家”,张大爷的子女就到这里来咨询。经过工作人员对老人的需求评估后,现在不但会安排“阳光养老事业平台”的大夫定期上门为张大爷做康复护理,而且社区的志愿者也经常上门与他聊天下棋。张大爷的女儿高兴地说:“老爷子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和心理疏导,他的身心肯定都会逐渐好起来,我们一家人真是太感激了。”张大爷所享受到的服务,就是近日在台东街道芙蓉路社区“阳光社工助老服务社”正式启动的“中央财政一市北区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这也是目前市北区首个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13.
李树生 《社区》2002,(5):16-16
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中心,有一批负责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是退休的老年社区志愿者。他们积几十年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坚持为人们提供法律、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寿咨询和保险咨询服务,给沧桑的老人送来了春风,给孤独的心灵送来了慰藉,给困难的家庭送来了帮助。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们是“活雷锋”、“贴心人”。蒲剑秋:“他人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提出“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并把健康教育比喻为“健康金钥匙”,这是开启健康之门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身体健康,不但个人不受罪,家人不受累,社会也少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2,(34):18-19
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近泽区五一东街社区办公室里.20多名刚放学的小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团团围坐,围绕在77岁的居民刘鸿志跟前,听老人讲怎样正确用汉字、防止在生活中写出错别字。这是刘鸿志老人与社区举办的第一次“提倡文明用语回避错别字”的讲座。  相似文献   

16.
出门忘带钥匙怎么办?出外旅游时,家里的猫咪谁来照顾?今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南院社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社区设立“存物点”,居民可将钥匙、雨伞、宠物等交给“存物点”的托管员暂时保管。取物时,只需凭“暗号”和存储号码,就可轻松取出。10月26日下午,社区中学生小勇一放学就来到了“存物点”,托管员和小勇对起了“暗号”。“你早餐吃的什么?”“鸡蛋和包子。”见小勇回答正确,托管员便从“存物点”拿出与小勇手上号码相对应的钥匙,交给小勇。以前,小勇的爸爸妈妈一出差,小勇就常常丢了钥匙或是把钥匙遗忘在家里,进不了家门。现在,…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社区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为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招聘的事落实到了我这个居委会副主任头上。主任指示,这名工作人员最好是男的,要有力气,因为有些生病的老人行动不便需要背,一般的女性可做不了。年龄可放宽点,35岁左右的也行。接手任务后,我准备在社区内招聘。我考虑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这名工作人员对社区的老人熟悉,让他去服务老人,或许更方便些;第二就是解决了社区内一名待岗人员的就业问题,也算是做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8.
彭代国 《社区》2014,(10):26-26
“您好,是杨风英杨阿姨吗?我们是北桥社区的工作人员。这里有一位金老太说和您约好了见面,但是找不到地方,请问您家的位置是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北桥社区四搂,工作人员在打电话询问,而坐在一旁的头发花白的八旬老人,正焦急地等待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询问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彭书会 《社区》2012,(10):39-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邓卫国  陶军 《社区》2014,(10):24-24
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一社区,许多居民都知道“圆梦行动”。它是志愿者根据情况“自行认领”岗位,自己安排时间,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居民的需求,大到家庭需要某件物品、小到空巢老人想找个人“陪聊”等等,社区的志愿者都能帮忙实现。据不完全统计,“圆梦行动”启动不到一年,已经帮助居民实现愿望100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