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圣经》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作为世界范围内圣经翻译分支的圣经汉译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东升的专著《圣经汉译文化研究》体现出强烈的跨文化意识,该书把圣经汉译活动放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加以考察,进行跨学科、多方位、多角度的学术透视,自成系统,多有洞见,具有相当的原创性和一定的权威性。本文认为翻译的长远目标在于差异被理解,而不是要消灭差异;经典翻译者和研究者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文化互动中寻找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关于汉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归类将差异极大的汉译外国文学与其原语文学混为一谈.汉译外国文学是一个庞大的文献系列,并从中国文学中逐渐独立出来,在<中图法>中宜另立"汉译外国文学"类.  相似文献   

3.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在西方社会有着其它文艺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圣经中的人名汉译淡化性别,译法独特,在翻译实践中需要将其与其他的人名翻译方法区别对待,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4.
从唐朝到1919年《圣经》和合本的出版,传教士译者一直在为顺应中国的文化语境而寻找恰当的《圣经》汉译经典化途径,其翻译策略经历了全盘汉化、话语独立化和适度“道儒化”三个阶段。作为《圣经》汉译的权威译本,《圣经》和合本是传教士译者们经典化努力的结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译者权威化、文化和合化和译本文学化三个方面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品牌名称汉译的文化意义处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提出了一个英语品牌名称汉译的文化意义处理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对世界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的77个英语品牌名称汉译的文化意义处理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世界最有价值品牌中的英语品牌名称汉译的文化意义处理有两种模式:(1)未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原人名、姓氏、地名或字母组合词构成的品牌名称在汉译时:采用以增添西方文化联想意义为主,增添中国文化联想意义为辅的策略;(2)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原人名、姓氏、普通名词、组合词或其变体构成的品牌名称在汉译时:一是在原文化联想意义丢失的情况下,以增添中国文化联想意义为主;增添西方文化联想意义为辅的策略;二是原有文化意义若与品牌核心定位相符、并能引起目标消费者的积极认知,则采用保留原有文化联想意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1900年以来现代中国刊印的外国文学选集逐渐增多,这些外国文学选集的出版与外国作家在现代中国的经典化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关联.作为"世界名著选"第六种,郭沫若、成仿吾翻译的《德国诗选》无疑是一种标榜"名著"观念的外国诗歌选集.然而,《德国诗选》的选编并不严格遵循名家名作的文学学科观念,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进而从郭沫若的翻译来看,这些德语诗歌的汉译由于受到白话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尤其是白话文不完善的不利影响,一些译诗往往是不完美的.该集随后被《沫若译诗集》逐渐取代,在现代中国并没有发挥持续的影响.总言之,《德国诗选》没有成功树立德语诗歌的形象,也没有促进这些德语诗歌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7.
汉译西方文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西方文论作为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被遮蔽在笼统的"西方文论"概念中,长期被忽视而未能得到系统清理.经过近百年发展,提出"汉译西方文论"概念并加以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概念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将会唤起对汉译西方文论自身价值和独立品格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将有可能引发我国文艺理论总体格局的某种变动,成为推动我国文艺理论体系创新和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大量存在冗长且结构复杂的句式,其在汉译过程中尤显棘手.本文应用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对英语长句进行分类,并通过协调翻译理论指导其汉译过程,探寻协调翻译理论在英语长句汉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进而寻求英语长句汉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汉译佛经发生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为系统地叙述了汉译佛经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各个关系面。包括:印度佛教经典的传入;汉译佛经的原本;东汉至近代佛经翻译的概况,译场的组织体制;译经规则;汉译佛经对我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影响;佛经的装帧形式和抄刻等等。为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佛经,提供了深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引进学科,符号学核心术语"sign"的汉译必须体现学科术语翻译的简洁、单义和一致性特点,并能准确反映其学科内涵。通过"sign"的四个不同汉译名称的分析对比,"符号"是"sign"的最佳汉译。首先,因为"符号"与所属学科汉译名称"符号学"的形式和内涵相一致;其次,"符号"在汉语中属上位概念,涵盖面广;最后,"符号"与"sign"在意义和功能上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