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良好的声誉是一家金融机构多年发展积累的重要资源,声誉因素某些时候比财务业绩更能提升或挫伤一家公司的声望。近年来,商业银行由于服务导致的声誉风险频发,给商业银行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银行基层网点作为窗口部门,更要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主动防范和化解服务引发的声誉风险。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现状2009年9月8日,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本行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  相似文献   

2.
声誉风险被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处理的八大风险之一,在当前各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形象价值竞争的年代,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更显重要。本文从国外到国内对声誉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新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规模保持着年均30%的高增长速度,但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监管手段单一。本文通过对全面风险管理的介绍并以此为指导,在分析保险公司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保险公司的特殊性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在中国保险企业的运用,进一步说明了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虑声誉效应的风险投资控制权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誉与控制权都是风险投资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但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别从股权、债权、可转换优先股三个方面,研究声誉效应对风险投资控制权激励机制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考虑声誉的控制权激励机制下,风险企业家有建立高信誉的动机,其努力程度的提高幅度与能力贡献系数、努力贡献系数、折现率以及能力预期的方差正相关,与外界噪音的方差负相关;若风险企业家声誉提高,风险投资家可能会追加股权投资、增加债务投资,或通过降低可转换优先股转换比例等方式给予风险企业家更多的控制权,否则就可能削弱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企业,其声誉风险的有效控制应在业务经营过程得到密切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现实意义,结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特征以及难以有效控制的成因,提出了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校园风险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其造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可以借助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技术,改善学校的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校园风险状况,针对面对目前校园风险管理存在的诸多矛盾,认为从政策和实践上进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高声誉券商会抑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本文以2001-2011年处于中国制度环境下的IPO公司为样本,重新考察了券商声誉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券商声誉越高,其所承销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但券商声誉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正向关系只有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差的地区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声誉券商纵容或协助IPO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在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尽管高声誉券商确实能够降低IPO公司的抑价率,但这是通过提高IPO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途径来实现的.本文的结论表明,要使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券商声誉机制发挥作用,还需要大力提高券商机会主义行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 当华伦·布菲特在1991年作为临时总经理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时,他对公司的员工们说道:“如果由于你们的错误决定而损失了公司的财力,我能对此理解,而如果你们使公司的声誉受损,我将毫不留情。” 一个明确而又现实的需要要求你敏感于声誉的管理,要求你明白声誉对公司以及你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要求你对这份工作能愉快胜任。如果声誉受损的问题果真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形同把一管挤出来的胶水再装回胶管去一样,你可以弥补破损的声誉,可它永远也  相似文献   

9.
孙亮  柳建华  卢锐 《管理科学》2017,20(7):24-42
基于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高声誉券商会抑制 IPO 公司的盈余管理. 本文以 2001 - 2011 年处于中国制度环境下的 IPO 公司为样本,重新考察了券商声誉与 IPO 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券商声誉越高,其所承销 IPO 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但券商声誉与 IPO 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正向关系只有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差的地区才显著.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声誉券商纵容或协助 IPO 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在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尽管高声誉券商确实能够降低 IPO 公司的抑价率,但这是通过提高 IPO 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途径来实现的. 本文的结论表明,要使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券商声誉机制发挥作用,还需要大力提高券商机会主义行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0.
伴随国际贸易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银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同时国际贸易洗钱手法也在不断的变化,致使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受到洗钱风险的冲击,并导致银行声誉受损和经济损失的风险.因监管和识别贸易洗钱的犯罪认识不深,反洗钱风险管理落后,导致贸易洗钱总在反洗钱风险管理之外.  相似文献   

11.
声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企业营销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维护声誉带来很大挑战。企业面临负面事件的冲击时若无相应的应对机制就会使其声誉受损。本文以网络媒体时代为背景,分析我国企业声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改善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借鉴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监管、学习和声誉机制对联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实验用囚徒困境模型表示联盟成员间的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控制监管力度,逐步引入学习机制和声誉机制来比较分析各机制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监管越完善,越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但其成本也越高;学习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联盟中的学习者也可借助信息优势,在监管严格时回避风险,在监管放松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获取短期超额收益;声誉机制的加入使得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减少,联盟企业借助信息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副作用也被消除。  相似文献   

13.
市场制度是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的直观原因,也是国内承销商交易操纵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制度因素和交易操纵对国内承销商声誉形成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增发新股中的国内承销商声誉模型,以考察承销商声誉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增发新股中交易操纵使得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一种是一致失职的恶性状态,另一种是类似蛛网理论的恶性循环,高声誉承销商不重视声誉而失职、低声誉注重声誉反而尽职,这与美国声誉认证效应完全相反。模型结果为国内承销商声誉认证失效提供新的模型解释,也为监管层提供建立国内承销商声誉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过去的一年,伴随着垒球化金融危机的蔓延,风险管理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近年来中国保监会一直致力于制定和推动保险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各家保险公司也在关注保费利润的同时,大抓风险防范,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伟  王旸 《管理评论》2023,(1):257-271
声誉是慈善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声誉受损可能减少其社会捐赠来源,进而影响慈善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使用全国民营企业捐赠调查数据,本文从声誉惩罚的角度研究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捐赠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具有声誉惩罚效应,与其合作的民营企业捐赠金额显著下降,且这一效应溢出至民间慈善组织;此外,在慈善组织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声誉惩罚机制可能失灵,所属行业与政府关系密切以及具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其捐赠金额受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的影响较小,即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对偏公益目的的民营企业捐赠金额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如地区慈善组织发育程度和社会信任程度)以及完善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缓解官方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对民营企业捐赠金额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结论对探索慈善组织声誉受损的微观影响机制以及慈善组织优化声誉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竞争在历经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之后,又增添更为广泛的形式——声誉竞争。企业声誉的好与环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企业形象、最后到企业效益。企业声誉创建的特点企业良好声誉取决于对正确决策的实施,而不在于对错误决策造成项失的纠正与控制。它需要一定的管理帅司和资金,并形成一和。精神氛围,短期行为并不能起到立村见影的作用,长期努力才是根本之计。回此,企业声誉创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卓越的声誉是建立在良好行为和能够赢得投资人信任的决策基础上,投资人的重大决定总是取决于信任,当双方不存在例可…  相似文献   

17.
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公司声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上升。本文研究了公司声誉的形成、功能及其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公司公民行为的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框架,并对我国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声誉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私人银行是专门向富有阶层提供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针对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声誉、信用、市场等风险,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有必要加强其防范风险管理的能力,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来统筹规划.本文阐述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内涵和特点,分析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的种类,同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跨国公司在华"声誉革命"的成因,展示了"声誉网络"的内在结构。并对相关利益者效用目标的多元化对声誉效应的影响和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声誉的两面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声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企业间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等几个竞争阶段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声誉竞争,并且市场上的竞争已从战术竞争为主导跃升为以战略竞争为主导的地位,声誉竞争也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声誉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声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