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云仙 《经营管理者》2011,(6X):334-334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现行信访救济制度在大量社会矛盾面前表现的软弱和力部从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正确审视现行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对于更好地构建国家的权利救济体系,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具体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制度安排。但从《信访条例》第二条对“信访”的定义可以看出,信访的法律性质是公民寻求公共权力救济以及公民对公共权力之行使所采取的合理合法的监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访这样的权利救济和利益表达制度又在世界范围广泛存在,如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德国的诉愿制度、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信访和信访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完善我国公民权利救济体系、维护司法权威、保证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阶段,针对基层的信访维稳工作要能够和时代发展相契合。信访制度是我国的特色行政救济制度,信访维稳的工作机制作为我国颇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当前的发展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基层信访维稳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解决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和内涵,是权利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简要介绍和分析,指出当前信访制度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来摆脱困境,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崔永强  魏甫 《办公室业务》2014,(13):267-268
我国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讼法》之前,信访机构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的缺陷已逐步显露,因此,必须加强信访立法、剥离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利用现有的政治资源及司法资源建立信访与法律服务结合的制度以重构我国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民愿表达、政治参与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社会根基和普遍的意识基础。实践证明,它在化解矛盾的意识基础、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信访作为一种救济制度在我国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因为,在我们大力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信访工作的进程比较缓慢。笔者基于对此问题的兴趣和研究,经过翻阅资料和整理,笔者有以下具体构想,希望对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救济制度,对缓解社会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产生和积累,导致“信访洪峰”在近十年里接连出现,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基层政府是“信访洪峰”冲击的最前沿,所以,做好基层政府的信访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从北仑这一基层政府的信访问题出发,研究了其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访问题的诸多成因,并对当前环境下改善提高信访工作推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参与政治与民意表达的制度,建立初期发挥了联系群众、信息收集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建立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信访制度已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其弊端逐步显现。因此文章从当前信访形势入手,并主要从我国信访制度及权利救济机制两个方面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思路,通过以信访立法为核心,以树立司法权威为攻坚,以构建公民社会为依托,逐步打开我国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法制还不健全的状况下,信访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救济性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信访机制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八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权救济制度,是社会保障权实现和维护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社会保障权救济程序进行了的分析,找出我国社会保障权救济的存在的问题;确立社会保障权救济是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性工作;从立法、非诉讼的救济机制、专业救济机构三个方面来完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信访制度的改革目标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相同的。它们都要畅通公民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同时保障公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并且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济。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的法治化是信访制度法治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信访制度摆脱"人治"标签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法制还不健全的状况下,信访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救济性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信访机制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八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是评论一个国家执行立法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我国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尚不完善,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民事执行救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现状,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层次构成发生了剧烈转变,社会各层次结构的巨变导致社会矛盾增加、公共问题凸显等后果,严重影响了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缓解和解决社会中日益凸显的各种矛盾,信访制度应运而生。随着当代人民自身维权意识的增强,造成当前社会信访案件数量激增,信访工作矛盾凸显,信访制度不完善问题凸显。本文就是从信访的概念和功能为出发点,探讨了我国基层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在法治化视域下完善信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访四题     
随着转型期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人民群众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困难和问题,寻求救济的情况越来越多,期中有不少是“群体访”和“越级访”,这不仅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利。也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压力.还给信访制度本身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信访问题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信访制度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改善与完善现行信访制度?……为此,本刊对福建省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做出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访制度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最直接的原因是信访总量持续多年上升,并形成了来势汹汹的信访洪峰.2005年5月1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的实施成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如果认为通过修改现有的法规,就能解决当前信访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则是不现实的.本文通过对信访制度改革路径的评议,进而分析现阶段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其改革提出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信访之闲     
徐华 《领导文萃》2011,(5):13-16
信访,在中国悠久历史,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民意表达和诉求机制,从封建社会的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场景中,都能找到类似信访活动的痕迹。多年来.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在反映社会弱势群体呼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权利救济作用,人们常将其比喻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20.
薛果 《秘书之友》2009,(8):40-40
政府办公室召开“信访工作研讨会”,会上.姚秘书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认为,制度、政策、决策与信访问题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互动关系,制度、政策、决策是信访问题产生的大前提和背景;同时,信访反映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制度、政策、决策变化、调整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制度、政策和决策可以“解决”一大片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