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跨国纳税人都把在避税地设在离岸信托作为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走出国门,利用海外的一些避税地进行避税和投资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经营者的最大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谋求税负最小化和税后利润最大化。为此,跨国公司常常采用精通合理的避税方法和技术,其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影响颇深,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应该借鉴跨国公司的避税方法来保护我国跨国经营者的利益,增强跨国经营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正在经历着一场避税与反避税的无硝烟的战争,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场战争自然少不了中国,当前我国反避税面临着重重困境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主要在国际避税与中国反避税的框架下,对当前我国反避税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逆向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避税是指跨国公司从低税国向高税国转移所得,减少在低税国的所得税负的国际避税行为。它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采用的主要避税方式。外资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特殊的利益,但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打击跨国逃税、洗钱等压力之下,私人银行客户匿名制的历史正逐渐走向终结。随着各个“避税天堂”的先后沦陷,未来税务事项更加透明化将是全世界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围绕国际逆向避税的定义、特点、原因、手段、危害以及对策等问题进行探析。使读者对国际逆向避税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并希望对国内税法的修改和国际税收协定的鉴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理经济学原理,企业与税务局之间在地理上的接近,既可能便利企业通过寻租进行避税(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也可能便利税务局通过获取更多企业信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信息搜寻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与基层主管税务局之间距离越近,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假说,即:与税务局之间的距离越近,企业的寻租成本越低,越有能力通过寻租获取避税收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主管税务局为国家税务局或者样本公司为民营企业时,上述影响更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为地理经济学的"距离衰减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刘红英 《经营管理者》2009,(14):190-190
尽管税务当局对避税持反对态度,但从法律角度来讲避税不是违法的,本文就如何利用投资结构避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按避税实施的地域不同,避税可分为国际避税和国内避税两种类型。国际避税和反避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热门课题,而国内避税和反避税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但自1994年新税制以来,情况不同了,国内避税则成了"新宠儿",频频出现了各种培训班与讲义之中上,有人甚至提出了"向避税要效益",这究竟为什么呢?确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一所谓避税,一般国内解释为"纳税义务人以合法手段减轻或避免纳税义务人行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分析美国联邦税制时也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足合法地规避赋税,原因在于议会制定的法规有许多漏洞,听任大量的收入不上税或者以较低的税率上税。可见,避税的前提虽是遵守税法,但其结果,却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甚至会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税收公平方面的问题,并加剧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和征管困难。但为什么国家往往容忍这种避税行为呢?  相似文献   

10.
对于跨国公司的避税,国际上已经有相应的反避税对策,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避税问题的日益突出,借鉴国际反避税政策,加强我国涉外税收征管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约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的重要问题。主要解决办法就是跨国经营,尤其是通过资源型企业跨国投资获得海外资源,也就是利用跨国并购,实现国家资源“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国际贸易的方式对国际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文章以石油企业为例,对其跨国并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资本弱化作为一种国际避税方式,许多国家都有相应法规对其进行制约,在我国以资本弱化方式进行避税已成为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我国有必要根据国情,借鉴各国的经验,建立起完备的防止资本弱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13.
张欣  董竹 《管理科学》2022,(2):32-46
推动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探讨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避税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税收规划策略,一方面,基于价值观,避税可以节约企业内部现金流,从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代理观,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避税可能加剧管理层攫取私利的行为,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避税如何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以2009年至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避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检验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内外部监督力量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采用更换估计方法、变换关键变量的测量方法、考虑行业年份交互效应、剔除特殊行业以及使用自变量拆解法和安慰剂检验控制内生性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加,企业创新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变化;对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避税对融资约束和环境不确定性产生U形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并且,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仅存在于内外部监督力...  相似文献   

14.
跨国并购不仅可能受到董事会特征的直接影响,还可能受到行业环境的间接影响,以2004年至2012年进行跨国并购的168家中国企业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方法检验董事会异质性和董事会断裂带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利用其中96家制造行业的企业样本检验行业环境对董事会异质性和董事会断裂带与跨国并购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行业环境的情况下,董事会异质性、社会异质性和职业异质性与跨国并购没有显著相关性,董事会断裂带与跨国并购显著负相关;在考虑行业环境的情况下,环境包容性对董事会异质性、职业异质性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对职业异质性与跨国并购之间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与预期相反,环境动态性对社会异质性与跨国并购之间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有意于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如何构建董事会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本土咨询公司相比,跨国咨询公司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国际工程领域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它们在支持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时更是表现出几个突出优势,包括工作语言优势、跨国资源优势和从业经验优势。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国内企业应该正确理解并善于利用跨国咨询公司的优势和价值,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开拓项目的成功率和直接收益率,而且还可以获得提高企业自有人员能力的间接收益,最终将逐步增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与中国本土咨询公司相比,跨国咨询公司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国际工程领域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它们在支持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时更是表现出几个突出优势,包括工作语言优势、跨国资源优势和从业经验优势。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国内企业应该正确理解并善于利用跨国咨询公司的优势和价值,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开拓项目的成功率和直接收益率,而且还可以获得提高企业自有人员能力的间接收益,最终将逐步增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决策探索》2007,(15):23-24
一、外资企业避税严重并且手段繁多 所谓避税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低化,研究各国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策划个人或集团内部财务节税计划,以规避税收.虽然说避税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不仅会使国家税基受损,导致税款流失,减少财政收入,而且会影响资本的正常流动,破坏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但因其并不违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税之说.正因如此,很多外资企业采取各种花招,以达到其避税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问题     
中国已成跨国公司避税天堂截至2004年8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4025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50.29亿美元,外企总数达49万家,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亏损状态。有相当部分的跨国公司是为了避税而制造的人为亏损。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很多外企都向境外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通常采取的方式是“高进低出”,在从境外关联企业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时候,高价买进,再把成品低价卖给海外的关联企业,这样更多的利润流失到了境外,达到了避税的目的。第二种情况则是采取在国际避税地——比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反对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国际反贪呈现出新态势: 从理念走向务实。腐败是公共权力领域的公害,而且已经从地区性的公害泛滥为有组织、跨国化的相当规模的国际公害,因此反腐败也要像国际社会应对艾滋病、禽流感一样,加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是提高本土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拓展外商企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但国际合作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造成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的短期化。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及模拟仿真手段探索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机会主义行为治理机制,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及政府监管对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与市场状况和产业类别相匹配的政府监管强度均可有效遏制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使其向互惠主义策略演化,但对外直接投资因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弱,对其遏制作用效果甚微。同时,乐观的绿色创新国际合作市场前景将显著抑制国际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长期绿色创新合作关系的维持,而悲观的市场前景不利于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稳定性。最后,本文设计出最优机会主义行为治理机制,促进跨国绿色创新国际合作双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