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文章从"何为儿童早期的舞蹈教育"展开了话题,从而,阐述儿童的舞蹈教育及其思考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振兴祖国的生力军,而儿童早期的舞蹈教育及其思考可以从形体、性格、智能、社会交往等等各方面去塑造孩子。同时,文章还就如何实行儿童早期的舞蹈教育及思考方面上,提高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儿童早期的舞蹈教育及其思考的内容方面,实行了细腻的论述,包括儿童早期的舞蹈教育及思考的目标、内容、方法、指导、要求等等。文章还提出,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环境,从而让孩子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中,性别的教育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个体的人格发展。家庭和学校是个体最初接触的社会团体,家庭成员和学校老师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无意识中进行,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意识,更缺乏科学的指导。学校老师更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授课经验。如何在孩子性别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成人都能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认识性别的差异和价值,培养新的合乎时代要求的儿童,这样为他们健康的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个人终生心理的基础,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然而家庭教育的偏差严重地影响和困扰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的基础,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然而家庭教育的偏差严重地影响和困扰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是期望过高,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5.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个人终生心理的基础,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然而家庭教育的偏差严重地影响和困扰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动漫,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是儿童时代接触最多的东西,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儿童的道德情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漫在儿童的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因此,作为平时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家长和老师,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去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动漫。  相似文献   

7.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谈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看管,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我校现有475名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5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托管人,只注重其吃、穿、住、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情感交流与沟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同,大多数溺爱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务,或不会做家务。许多事情都是祖辈代劳,而孩子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尊老敬老,且缺乏爱心。还有一部分托管人,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留守儿童,使得这些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对学习极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每天总是贪玩好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夜不归家的现象,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隔代教养,亲朋好友搭帮教养,从而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水平滑坡,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家长在外务工,心中时常有孩子教育问题这一心病未了,不能安心工作。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来自县城周边农村或者偏远乡村,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942多名,占全校人数的48%,这些留守儿童中31%住在出租屋里,86%的孩子接受隔代监护,26%系单亲监护,2.3%系寄养监护。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通过代理家长等方式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但是,留守孩子中呈现出来的孤僻、自卑等消极情绪,对学习的被动、厌恶,甚至恐惧等心理,以及叛逆、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调查,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留守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达数千万,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结合本校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不及其他孩子,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学校教育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2.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养成习惯.绘画作为儿童玩耍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重视.有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那一定是家长的错.可见家长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更是重要.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幼儿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幼儿画,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画.  相似文献   

13.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十多年的教师来说,我感受颇深。现在的农村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心理都有一定的问题,他们有的性格怪异、孤僻,有的内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因而,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高涨,进而不愿完成学业就放弃了读书,走向社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相似文献   

15.
尹媛媛 《科学咨询》2009,(12):52-52
课程改革已在北碚区展开六年,由最初的轰轰烈烈至今的扎扎实实.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我,心灵也得到洗礼. 如今,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要在带领孩子走进新课程中,把钥匙交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上开启通往未来世界的人门.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牛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常上自由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口头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小学低段学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从说话的基本要求——表达的准确性、说话的功能——对思维的训练、说话的落脚点——儿童的视角三方面对说话进行阐述。语言表达的准确,是交流活动的必要前提;从思维的多元化、立意的层次对儿童的说话进行解读,让读者了解到说话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另外,本文也提醒大人们,要从儿童的视角看问题,让孩子大胆说出属于自己年龄段的话。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儿童易出现任性行为。而任性与执拗是意志薄弱、缺乏控制力的表现。如果儿童养成任性恶习,将会对他们身心发展产生严重障碍,难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成人要尽量帮助孩子克服任性的毛病。  相似文献   

18.
在品德教育中,情感和意志是两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要真正落实这两个环节就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把握最佳教育时机,注重孩子心理分析,启动自我教育。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将子女留在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空巢儿童".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