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善恶评价的标准与社会进步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恶评价的标准是判断道德行为或观念善恶的标准。社会进步的标准则既包含物的尺度,又包含人的尺度,不仅包含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含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善恶评价的标准与社会进步的标准并不存在二律背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并不否认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之间的分离,但这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一元理念与多元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74-176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新文化运动在文化立场上的专一与果敢和文化实践中的博大与气度 ,使它真正做到了一元文化理念的坚定性和多元文化生态的包容性最和谐的对立 ,它创造了真正具备现代化意义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善恶标准主要是判断行为或观念的善恶标准。尽管善恶标准从根本上说也是由实践总结概括而来 ,对善恶标准的正确性的认识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善恶标准中也要有真理性的成分。但由于善恶标准更具有目的性、理想性的特征 ,带有更多的人为确立和制订的因素 ,而且其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扬善祛恶的活动提供导向 ,因而 ,善恶标准主要是合理性的问题。合理性问题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之一 ,首先不是纯理论的问题 ,而是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突破传统真理观的视野 ,合理性问题就凸现出来。而实际上 ,真理性的发展正趋向合理性 ,而合…  相似文献   

4.
善恶评价是一定主体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性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认识的活动。善恶评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评价活动 ,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5.
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其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衰败、升华与堕落,都与善恶问题紧密相连。善寄托着人类社会和个体不断发展、升华、完善的理想,恶是善的对立面,是德行的背向,是对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损害,是对不道德行为和不良品质的一般的抽象的评定①。监狱所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从根本上说它是对人中间一类特殊的人群——罪犯进行改恶从善的实践过程。它与人类和个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实践过程是一致的。监狱如果背离了扬善祛恶的追求,甚至走向  相似文献   

6.
传统形而上学以"存在"为至思取向,以主观和客观为本位来建构人与世界的关系。随着主体哲学和价值哲学的兴起,颠覆了传统哲学采用主客观本位对世界的提问方式,而是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不断突破传统本位的属地,在绝对与相对的新关系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新领域,表明主体在各种不同的关系系统中进行合作,以及在矛盾相互交合中不断寻找新的结构,由此探询现代哲学的价值转向。主、客体化的结果是建构一个文化的世界,在客体化中寻找主体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原初本位的实在;绝对与相对更注重主体的态度和关系视角的研究,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局面正在形成,而且有逐渐国际化的趋势,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重新塑型,我国传统的政府一元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涵义进一步丰富,在调控方式、办学体制和模式、教育选择以及效率责任等方面呈现出多元特色。  相似文献   

8.
尽管各派现代西方哲学家都在力图反对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基础主义,但是在他们批判基础主义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新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哲学的多元基础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最为根本的挑战在于,以既往的传统形而上学基础主义的思维模式切入世界这个混沌,我们容易限于同一性的死亡哲学;而取消同一性的基础主义的哲学观听任多元、相对主义的哲学观实际上又容易使世界陷入混沌而使人无所适从。如何面对这种多元基础的事实,如何重新选择一种平面切入现实的混沌?我们在此以一种多元基础主义的哲学观,即文化的相对—哲学的绝对的哲学观,尝试作一回应。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测度为基础,比较了收入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标准测算结果的差异,收入主观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中等收入群体认同偏差的典型特征。研究发现,收入主观评价方法与客观标准测算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除了客观收入水平,收入主观评价结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等收入群体认同偏差的影响因素并未呈现普遍的规律,但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较高的个体,主观评价中都倾向于维持或降低自身经济地位的评价。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中等收入群体客观界定标准的选择存在多重难题,可以考虑将主观评价方法作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补充或替代,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反响。中国许多学者撰文对多元智力进行了介绍,并认为传统的智力是“一元”的,应该受到批判。事实上,传统智力理论自从产生那一天开始就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只不过没有“多元”这一概念而已。  相似文献   

11.
在考察陷阱抗辩是否成立时,学界一直存在主客观标准之争。前者主要关注"先前犯罪意图"的有无,而后者的视角在于警察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两种标准在程序上和标准本身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而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仅给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基础,也有机地将两者相互联系,跳出了传统的标准之争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的实现,会受到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的制约.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文章基于多元理论框架,阐述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学业评价能力素养,以帮助外语教师清晰地认识评价素养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评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现有评价体系对于学术期刊的客观评价乃至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评价框架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为进一步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需确立综合多维辩证的评价原则,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学术期刊。这些原则包括客观与主观结合、形式与内容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专家与读者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本归责原则。如何判断行为人有没有过错,有主观判断标准、客观判断标准和折中的判断标准三种主张。客观判断标准使过错的判断更加明确具体,适用方便简洁,符合《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立法目的,促使行为人更加谨慎地行为。因此,客观判断标准应该成为我国《侵权责任法》适用中判断行为有无过错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早期的正义理论在秉承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理想的同时,也承袭了启蒙运动价值一元论的绝对普遍主义内在冲动。鉴于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绝对普遍主义倾向之间的内在张力,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把社会正义理论从早期的绝对普遍主义转变为一种有节制的普遍主义,以继续捍卫启蒙理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二者关系,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理论界也有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适应与超越、一元与多元、法治与德治辩证关系的剖析,阐释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应当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体现出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2·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导向一元化并行不悖,在道德建设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与西方都建立过一系列二元或多元关系的文论话语范畴。中、西批评家与理论家不断言说与推演这些话语范畴,逐渐形成颇不相同的二元与多元话语的演进机制,即中国古代的二元互补与西方的二元对立,中国古代的多元分解与西方的多元共建。而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文论,则更多地亲近西方文论的演进机制,即以二元对立和多元共建的方式展开文论对话与理论建设,推衍着现代汉语文论话语。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 ,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二者关系 ,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 ,理论界也有不同意见。本文通过对适应与超越、一元与多元、法治与德治辩证关系的剖析 ,阐释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 ,并得出如下结论 :1·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应当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 ,体现出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2·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导向一元化并行不悖 ,在道德建设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 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曾莉 《东南学术》2013,(1):56-64
公众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是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两种基本模式,客观测量是其传统模式,而在民主行政的日益推进下,公众主观评价的地位和影响也日趋明显。但是,当公众主观评价模式被实务界大加采纳的同时,"公众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是否一致"却引起了学界反思,关于此问题在国外的激烈争论已有时日,至今尚无定论。为此,文章试图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以为国内学者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提供思考,也为推进该问题在中国语境的实证研究提供线索,进而为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供我们照搬,因而唯一的出路在于创新.但必须把握创新的绝对与相时统一尺度,才真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