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口安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意义和该目标的中国特色 ;人口安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及如何维护人口安全 ,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与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发展速度过快、数量增长过多,将减少人均GDP的占有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仍然是21世纪前半叶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人口》2006,23(3):2-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新时期改革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农村。“三农”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小康社会均衡建设、和谐发展以及全面建设进程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前提。本文结合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实践,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着重探讨社会性别平等构建与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之间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人口发展问题的论述,渗透在十七大报告的诸多章节,融入到报告的各个部分,凸显了人口发展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强调,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小康社会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  陈才 《人口学刊》2006,(5):13-17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吉林省基础条件较好,是全国较早解决温饱并进入小康生活的省份之一,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要由总体小康跨入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的调整,并根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条件,对人口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才能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实施人口控制、提高人口质量、解决人口分布结构等突出问题,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对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必须应该明确的是:做好新世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只有解  相似文献   

8.
吴帆  谭琳 《南方人口》2004,19(1):21-27
在家庭生活趋于多元化的前提下,实现家庭生活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所以,从家庭的视角,深入理解和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特征和任务,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意义重大,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口现代化和生育现代化是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实现生育的现代化,进而来推进人口的现代化。如果说人口现代化是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生育现代化就是计划生育事业的战略目标。从政策的角度探讨两大命题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三合一"工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需要我们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作为一项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事业,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深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朝鲜族人口现代化的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族在人口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不仅为中国 56个民族之冠 ,在有的重要指标上还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 ,朝鲜族已走上了“人口—教育—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轨道。朝鲜族的主要经验是 :“教育兴族 ,教育优先” ,“超前发展计划生育” ,特别强调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倡导现代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已建立的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内部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加快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加快中国人口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新加坡和苏州的案例探讨了“权力人口问题”。权力人口是指手握大小权利的人们构成的社会阶层或集团。在社会阶层结构中 ,权力人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现代社会的公平与效率。权力人口的素质和作为是追求卓越的基础。权力人口问题就是关键的少数人影响非关键的多数人的问题。在社会人口学的视野中 ,权力人口问题值得予以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广东人口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广东省“五普”资料,通过与当代发达国家的对比得出广东省各地区的人口现代化的发展指数。然后综合评价人口的总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得出了广东省以及各地区的人口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指出其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发展“激活”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展望 2 1世纪 ,更趋活跃、更具自发性和市场化的人口迁移 ,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6.
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口现代化,必须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并建立一套可供参照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对人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把握,在确定数据样本及基本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和逆人口现代化作为基本测度内容,以最能反映基本测度内容的指标群来构成考量人口现代化水平的通用指标体系。构建具有国际可比性或区域可比性、相对完善而更具指标体系特征和应用价值的人口现代化测度指标,为制定相应的人口发展战略、政策、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许常建 《西北人口》2002,(2):36-37,35
本文结合了有关衡量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的人口现代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S Ding 《人口研究》1983,(6):18-23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is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jor factor in determing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cial progres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cale and leve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influenced by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but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receive an education. In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upon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verlasting influence of education up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ocial mobility. Since 1949, because of a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has suffered severe damage and destruction. There have been an insufficient number of schools and a shortage of funds for education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has caused great pressure on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 in a modern society is a rather complicated problem. A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a backward education, China needs to develop its education and promote its population quality in order that favorable conditions may be created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探索新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部门和户籍地管理为主阶段,发展到90年代的"以块为主"和单位负责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展开,一种新的"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开始显现。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融合、资源整合;共同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这种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