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胡雪岩原本就是绩溪人杭州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高念华先生于2005年9月20日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胡雪岩籍贯浙江杭州人》一文。挑起了新一轮的胡雪岩籍贯之争。胡雪岩原本就是绩溪人,其直系后代也都是认同的。但是.史书对他的籍贯确有不同表述,所以史学界有过争论。胡雪岩究竟是绩溪人还是杭州人,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或者说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凭依新掌握的史料,发表新的看法,相互探讨,相互切磋,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高先生听到绩溪人胡维平的不同声音后。又偕同张倩、段虹二位先生于同年12月16日仍在《中国文物报》刊出《评析:误认胡雪岩为绩溪人的例证》,文章一开头就称:“近年来,为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各地大打名人牌,希望能以名人效应带动经济效应。胡雪岩也以其特有的商人魅力。  相似文献   

2.
7月31日,乡下一位朋友送来半张剪报,没有报头,他说是浙江余杭的堂哥寄来的。剪报上文章的标题“胡雪岩是杭州人不是安徽人又多一条论据”。还配有胡雪岩戴官帽、穿官服的半身像。我上网一查,原来是2009年7月22日的《杭州日报》。所谓“论据”,该文作者说:“从今天起,如果你去杭州胡雪岩故居,会看到一个新辟的‘胡雪岩杭州人生平陈列室’。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为祁门沙堤叶氏谱写序,该宗谱至今保存完好,曾氏文字历历在目,可谓一大发现。 近些日子,外地人说胡雪岩是杭州人,而且弄得热闹得很。章亚光说,胡雪岩的籍贯还用争么?——编者  相似文献   

4.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营销思想□吕震宁万永辉晚清中国经济社会里,到处闪现着绅商人物胡雪岩翎顶辉煌的身影。现在“胡雪岩热”的兴起和国人对胡雪岩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已故台湾作家高阳的《胡雪岩全传》得来。胡雪岩以钻营于腐朽的晚清官场及其采用鄙劣手段固不足取,但站...  相似文献   

5.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的长篇小说《胡雪岩全传》,先是为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界所倾倒,继而又受到中国大陆读者的热烈欢迎。作为成功的历史小说,它的创作经验应该很好地总结。写历史人物的长篇,若要做到雅俗共赏,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对这一人物的历史地位作准确的定位,写出该人物为历史提供的新东西。而且,这样的历史定位,这样的为历史提供的新东西,又是以往小说作者以至历史学家所不曾做过的,这也就是对该历史人物的新发现。高阳的《胡雪岩全传》正是这样。为胡雪岩(1823—1885)写小说,过去的作家不是没有人做过;对胡雪岩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根据规划,黄(山)杭(州)快速铁路计划于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线位目前尚未确定。仍在研究之中。民间有北线和南线两种方案,北线方案是指黄山-绩溪-临安-杭州线,南线方案是指黄山-绩溪-淳安-建德-桐庐-富阳-杭州线。笔者以为,黄杭快速铁路走北线为宜。  相似文献   

7.
多年前,一个15岁的男孩来到杭州胡庆余堂做学徒。在去胡庆余堂的路上,他的小脚老祖母颤巍巍地送他,一路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仪礼》研究的顶峰时期,名家辈出,著作众多。其中以绩溪胡培荤的《仪礼正义》影响甚远。文章试就作者生平及该书的成书过程进行略考,结合文章的成书阐述该书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绩溪湖里(胡里)胡雪岩,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生前为避免可能的“株连九族”,曾预先做过大量的“善后”工作,包括遣妾散子,割断亲属间及与老家胡里的联系,烧毁文字证据,隐藏家世、家庭和许多商业秘密等等,这也使得有关他个人历史,有关他家族情况,成为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人暖房。朝朝频颐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这是胡适写的《希望》诗,现在成了台湾著名校园歌曲《兰花草》的歌词。胡适从山中来.这山中就是皖南徽州绩溪的上庄。上庄位于绩溪县的西部。  相似文献   

11.
谱牒文化是徽州文化的内涵之一。今逢盛世,修谱之风吹遍绩溪翠岭南北,大小姓氏,已修成的新谱约有20余部,这为徽州谱牒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瀛洲村(又称油坑口、瀛川。仅指自然村)是绩溪的大村之一,1998年版《绩溪县志》上名列第七;章姓是绩溪的大姓,坊间称胡、汪、章或胡、汪、周、章。全县章姓子民,绝大多数又是瀛洲始迁祖章运的后裔。在我的“伸头”(绩溪方言,义近似牵头)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朋友手头收蘸有一件用土漆涂色且朱砂点彩的明代竹高浮雕笔筒(见附图片),在它的中下部刻写着“龙溪胡氏”四字。经稽考推定,它原是古徽州绩溪籍官住户部尚书的胡富所用的文房用具。根据杨廷福、杨同甫编著的《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第259页九画胡姓记载,属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龙川人胡富(1445—1522年)字永年,号龙溪,明代成化戊戌年(1478年)科进士,弘治初的1488年始住福建签事。  相似文献   

13.
两个“四同”的人 胡适与陶行知是徽州同乡。胡适出生于上海,故乡在绩溪上庄村,1895年2月随母从台湾回到家乡,受9年家乡私塾教育,直到1904年离开上庄去上海上学读书。陶行知出生于歙县城西黄潭源村,1906年入徽州崇一学堂,在家乡度过青少年时光,1908年17岁才离开家乡去浙江杭州入广济医学堂。歙县和绩溪县在清末均属徽州府,上庄村与黄潭源村相距不到50公里。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徽州的刻书和版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徽州地区,古称新安,明清称徽州府,领有今日安徽南部之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江西婺源六县。“徽之为郡在山岭山谷崎岖之中。”①山地和丘陵占地十分之九。黄山、白岳盘踞境内,新安江宛延其间,东下可达杭州,西由间江入都阳湖,北由绩溪可通江南地区。由于多山及气候温和,该区宜于种植杉、松等树木。纸、笔、墨、砚等文房四宝,都是徽州地区的特产。天时、地利奠定了徽州的版刻基础,又由于徽州历史文化的特点,尤其嘉、万以后徽商崛起,财雄势大,更直接推动了版刻业的发展。明人谢肇评曰:“宋时刻本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  相似文献   

15.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10,(5):51-51
由潘小平编剧,张惠中导演的36集电视连续剧《徽骆驼》四月中已在绩溪开始拍摄,本剧以绩溪徽菜师傅闯天下谱写徽州文化中之徽菜历史辉煌为主要内容。只是剧中将徽菜随意扩充为“安徽之菜”的不准确颇惹众议。  相似文献   

16.
胡仔     
胡仔(1110~1170年),字元任,绩溪人,寓居湖州苕溪,自号苕溪渔隐。 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居住泗上,从小就有强烈的求学热情,曾在王周士处见《张仲宗诗》一卷,借回来抄录下来;在南山见米芾诗和苏东坡《行香子》词碑刻,流露出对碑刻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7.
《徽州社会科学》2006,(9):33-33
高孝本,字大立,清朝浙江秀水人,由进士身份出任绩溪知县。  相似文献   

18.
也谈“徽州”名称的由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徽州地,秦朝属会稽郡,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称新安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改称歙州。以“徽”名州,据《宋书·地理志四》载,始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领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黟县。为什么叫“徽州”?传统的说法是因为绩溪县有徽岭,《太平广记》说绩溪有大徽村,所以改州为“徽”。也有的  相似文献   

19.
罗贯中找到了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辽 《齐鲁学刊》2000,(1):69-70
《三国演义》,妇孺皆知;其作者乃罗贯中,在学人中也无争议。但罗贯中究系何方人氏,诸说不同。一说罗贯中乃山西太原人;一说罗贯中是山东东原(东平)人;一说罗贯中为浙江钱塘(杭州)人;一说罗贯中是江西庐陵(吉安)人。其中以“罗乃太原人”一说接受的人较多,因...  相似文献   

20.
微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6,(7):32-32
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080处,被新列为国保的徽州文化遗产有:北京安徽会馆、歙县许村古建筑群、祁门古戏台、黟县南屏村古建筑群、旌德江村古建筑群、休宁溪头三槐堂、歙县郑村郑氏宗祠、歙县雄村竹山书院、婺源彩虹桥、婺源宗祠、婺源理坑村民居、河南二程故里、休宁齐云山石刻、杭州胡雪岩旧居,共十四项。(载2006、6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