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辨陈增芳“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这一句话,在关于所谓“百越民族”的研讨中,不少文章都提及或引用到它,并几乎一致地认为其意思是“将扬越改置桂林、南海、象郡”。这从表象看,是关于地方建制问题,可实质上却关系到民族问...  相似文献   

2.
象郡辩略(续)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三)与鄂卢梭氏引证的七类共34条村料相比,马司帛洛氏三类4条材料在数量上确是相形见拙,无怪乎冯承钧先生在《秦代初平南越考》的泽序中斥其为“几条孤证”。然而,冯氏之斥考虑欠周,是不公平的。常言说“三个木桩架起一壁...  相似文献   

3.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郁水”即今西江及其上游浔江、黔江和红水河;“须陵”即汉代的番禹(在今广州市)。 1914年,法国人马司帛洛(又译作马伯乐)在《象郡考》中为了论证秦汉象郡在今中国的桂西及湘西南和黔、滇东南交会地区,曾引证了这条材料。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马司帛洛还征引了同书的另一条材料:“沅水出象郡镡城西,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  相似文献   

5.
扬越即南越而非东越辨李勃陈增芳先生的(“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辨》一文(刊于(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下简称陈文)认为:(史纪·南越列传)所记秦“略定扬越”,与“置桂林、南海、象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因为“扬越是勾践的东越,桂林、南海...  相似文献   

6.
南越王国人殉试探蒋廷瑜(广西区博物馆)南越国是西汉初期我国岭南地区一个半独立的诸侯王国。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其丞相吕嘉叛汉而被汉王朝武力平定,其前后历五代九十三年。这个王国以今广州为政治中心,囊括了秦代的桂林、南海、象三郡,疆域包括了...  相似文献   

7.
越族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是我国岭南地区高凉郡人,约生于梁武帝普通初年,卒于隋文帝仁寿初年,历梁、陈、隋三朝。她的家族“世为南越首领,跨居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善于“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从青年时代起她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她常规劝亲族为善,以“信义结于本乡”,且  相似文献   

8.
一、岭南越族诸称关于岭南古代居民的族称,见于史载的,先秦及秦汉之际,有百越、扬越、外越、陆梁、西瓯、骆越、瓯骆等名称;东汉一代,又有乌浒、俚、僚等称谓。此等名称,其各自的含义如何,彼此间又有什么关系,诚为研究岭南地方史、民族史之一课题。 1、百越历史文献中,“百越”一名,颇多歧义。“秦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挽首系颈,委命下吏。”此百越所指,显系岭南越人。罗泌  相似文献   

9.
勇于探索 独树一帜《土族(蒙古尔)源流考》评介魏绛在我国56个民族中,很少有哪一个民族的族源象土族那样,引起过众多史家的兴趣,长时辩而不休、争而不决。李克郁教授的新著《土族(蒙古尔)源流考》新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探索土族族源问题的一部力作。该...  相似文献   

10.
汉代苍梧郡文化兴盛论王川(中山大学历史系)汉代苍梧郡,为秦桂林郡的一部分,汉初为南越王国苍梧秦王的封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置为苍梧郡,治所设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古音考及朝鲜半岛古文化吴安其商周时有朝鲜,秦时燕人卫满至朝鲜自立为王。汉武帝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公元前1世纪末朝鲜半岛南部为韩(马韩、辰韩、弁韩),半岛北部为汉乐浪郡,领有氵岁貉、沃沮,鸭绿江中、下游流域为玄菟郡,领有高句丽。...  相似文献   

12.
访掘南越王墓与泰子墓之发掘秦朝龙川令趁秦末中原大乱,诸侯无暇南顾以及汉初国力虚弱、鞭长莫及之机,“并桂林象郡,”“绝道聚兵自守”,“自立为南粤武王”。赵佗的南越国,传“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岭南古代居民为越人,他们虽曾有名为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落后于汉族地区,如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越人实行了“和辑百越”的政策。一、“和辑百越”政策的具体内容古越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早在商周时期,这里的越人部落就已与中原王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西汉建立后,为了处理好和周边少数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沙平 《民族论坛》2001,(2):39-39
鲜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养生家、道家、僧家,出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需要,就常以菊花伴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而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的称誉,鲜花入馔更是普遍。民谚有“云南十八怪”之说,其中“一怪”就是“鲜花当蔬菜”。地处滇西的大理白族地区,一年四季更是百花盛开,花枝不断,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人们以花卉为美食,从而创造出生活中一道绚丽的“风景”──食花文化。  大理地区可供食用的鲜花有白杜鹃、芋花、金雀花、苦刺花、…  相似文献   

15.
元朝的廷辩     
廷辩是元朝特殊的政治运作方式和决策形式。廷辩的举行、结果的认定和最后的处理,都由皇帝决定。故谓之廷辩。它采用当事人双方当面对质、对辩的形式,论争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是非功罪。廷辩多发生在忽必烈朝。由此追溯至蒙元之际佛道(全真教)三次大辩论,可以认为,廷辩是蒙古民族性在统治理念和方式上的体现。此后,成宗、武宗朝间或有之,后即未见,可知蒙古贵族的统治方法也显出逐渐汉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一、吐鲁番郡王家的变迁吐鲁番郡壬家以额敏和卓为始祖。额敏和卓的原文是 Imin Khwāja Bek(Bg),在18世纪中期的吐鲁番盆地,曾作为当地有势力的人物登场。他的祖父 azrt Mir abib-Allan Vali-Allan Sūfi Khwajam 及父 azrt Niyāz Khwajam Akhond 为世所知,而在清朝史料(《回疆通志》卷四)中也各以索丕(苏菲)和卓、尼雅斯和卓的名字出现。据说索丕和卓是哈拉(喀喇)和卓的阿訇、尼雅斯和卓是吐鲁番的大阿訇,而额敏和卓看来也是具有伊斯兰  相似文献   

17.
六朝时期处于漓江、西江交汇处的苍梧郡,由于五岭交通主要通道东移始兴郡(今广东韶关),虽然苍梧郡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也取得长足进步,人口增加,辖县增多,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东移广州番禺,苍梧郡治所广信仅维持交州北上通道所经,以及部分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的作用。航海技术提高以及广州中心城市等多种主客观原因使苍梧郡在陆海丝绸之路的地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在"六王毕,四海一"的形势下,秦始皇又北伐匈奴,南取百越,为中国的大一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就南平百越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南取百越的时间《史记·南越传》说:"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这是根据"王翦遂定荆江南北,降越君,置会稽郡"推算的.故《集解》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今江浙一带是越族活动地区,楚平越后,"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王翦定楚江南地,他们又投  相似文献   

19.
记载明代广西壮族地区地理的志书,最早为《大明志》,此志于洪武三年敕修,今已失传。尔后,陈循等人又于景泰七年(1456年)纂编成《寰宇通志》,凡119卷。志中卷107至110为广西部分,分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势、风俗、土产诸门,较全面地记载了壮族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至明英宗时,又命李贤等人修《大明一统志》。此书成于天顺五年(146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辖区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关于它的郡治地址,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自清代道光六年(1826)起,一直争论不休,已出现四种观点。有的说在今桂平市,有的说在旧贵县,有的说在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有的说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文章认为在今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有别于前四种,故曰第五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